她,获得全国表彰!

马岚,女,中共党员,芜湖市针灸学会副理事长,安徽省针灸学会理事,芜湖市中医医院针灸科主治中医师。2023年被评为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2002-2005就读于安徽中医药大学推拿学专业;2005-2008就读于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升本)专业(辅导员:颜贵明),获本科学士学位;2008-2011就读于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张庆萍、黄学勇),获医学硕士学位。2022年8月15日,作为中国红十字会第5批援布基纳法索医疗队中医针灸医师,赴布基纳法索首都瓦加杜古,唐加多戈医院从事中医针灸工作,连续在布工作1年有余,累计接诊3600余人次。充分发挥中医针灸独特优势,让中医针灸疗法在远离祖国的非洲大地上“圈粉”了众多患者。2023年12月6日回国。






自2022年8月赴布以来,作为中国红十字会第五批援布基纳法索医疗队中医针灸医师,马岚连续在布工作一年有余。她累计接诊3600余次,充分发挥中医针灸独特优势,结合布国实际,梳理10多种常见病种,采用中医适宜技术,为患者缓解各种病痛,获得了当地民众的认可和信赖,中医针灸疗法在远离祖国的非洲大地上“圈粉”了众多患者。俄罗斯驻布总领事特意就中医诊疗服务发来感谢信。


坚定中医文化传播初心

2021年5月,马岚作为芜湖市中医医院第二批援藏医疗队队员赶赴平均海拔4200米的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错那县,援助西藏错那县藏医院,她克服了“高原反应”带来的各种不适,积极投身工作中去,用中医“闪闪的银针”搭建起皖藏友谊桥梁,让中医之花绚烂地绽放在雪域高原。她参与了以“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为主题的巡回义诊,先后来到错那县觉拉乡6组、德吉村,曲卓木乡14组、15组开展为群众办好事、慰问贴边群众、宣传疫情防控健康知识、巡诊送医送药服务,为农牧民助微薄之力。

2022年8月,马岚作为第五批援布医疗队中唯一的中医医师,承担着康复理疗科中医门诊的工作。这都源自马岚与外国中医爱好者之间不解的中医缘分。来布基纳法索之前,马岚就是她所在的芜湖市中医医院的“外教老师”,凭借着出众的英语水平,她先后带教过意大利、瑞士、德国等国家的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国际交流合作经验。在刚刚结束医院援助西藏错那县藏医院的工作之后,她克服了生理心理上的各种困难,在选拔之时就坚定初心,笃定前行,踊跃报名参加了中国红十字会第五批援布基纳法索医疗队选拔工作。但布基纳法索通用的是法语,英语出众的她为了此次援外工作,从零开始了法语的学习。凭借了惊人的毅力和努力,获得优异成绩后,马岚踏上了“西非之旅”。

传统中医之术应对资源短缺挑战

来布基纳法索之前,马岚就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来应对当地的条件短缺问题。可到了布基纳法索,马岚才真的意识到了条件的困苦。在这里,随时的断电问题,让她擅长的电针、热疗灯治疗没了用武之地。马岚重新查起资料,请教国内的名师,用传统针灸、艾灸、刮痧疗法综合运用到患者身上。确切的疗效和一个个简单的击掌,让马岚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银针医生”,也改变了当地人对神秘银针的恐惧,有效地缓解了当地流行的疟疾、登革热带来的低烧等症状。电力短缺可以用传统中医疗法克服,可缺水只能靠医者强大的毅力支撑了。

刚到布基纳法索的时候,队内还要执行严格的疫情防控,作为有暴露风险的岗位,马岚需要严格执行院感政策,以保障自身和队友的防控安全。在缺水的情况下,加上病人较多,一天下来,手完全被手套里的汗水浸透,每天都是白白皱皱的。一天不上厕所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一旦来水了,马岚就要抢着时间,把用过的火罐全部清洗干净并消毒,以便为患者争取安全卫生的诊疗条件。

中医银针搭建中布友谊桥梁

马岚所在的队伍已经是中国红十字会第五次选派中医针灸医生参与援布工作了,因此当地百姓对中医针灸并不陌生,但真正使用的患者并不是特别多。马岚所在的科室是康复理疗科,中医门诊只是其中一部分。刚到布基纳法索,马岚每天的病人大多是当地的华人和之前已经接触过针灸的当地人,诊疗人次并不是特别多。可热爱中医药事业的马岚总是通过专业的针灸技艺和与患者热情的沟通,赢得更多当地居民的赞誉。

马岚的第一名病人是一位80岁高龄的高位截瘫的老人,在权衡了手术和康复疗法之后,他的家人选择来马岚所在的中医门诊“试试”。通过一次次的治疗,马岚用上针灸、拔罐、电针、艾灸、耳穴等“十八般武艺”,更重要的是,马岚总是用蹩脚的法语去鼓励老人,从最开始的完全轮椅行动到后来可以辅助工具缓慢行走,中国针灸神奇的疗效,让老人有了新生的希望。老人告诉马岚,有机会他一定要让他的孩子、孙子去中国学习,去学习和马医生一样的“神奇中医”,学习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学习中国人骨子里世界大同的“大国情怀”。说到这里时,马岚忍不住泪流满面,这也许就是一代代援外医疗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中医之花绚烂绽放非洲大地

除了日常的诊疗工作,马岚还要负责她非常喜欢的带教工作。在布基纳法索,她有两名当地大学二年级的学生,跟着她学习中医针灸。马岚从中医最基本的知识开始,一点一滴地传授给她的学生们,遇到典型的案例,会耐心地跟他们讲解。针对一些基本的中医操作,马岚就是他们的“教学模型”和“第一患者”。马岚认为,扎在她身上,她才能更直观地感受到他们掌握到了哪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两个努力的学生在感激马岚的精心教导之外,也对有着悠久文化的中国心之向往,希望能够来到中国进行更加深入系统的学习,用神奇的中医药服务布基纳法索的患者们。


时光荏苒,一转眼,马岚和中国红十字会第五批援助布基纳法索医疗队的13名队员已经离开祖国一年多了。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用精湛的医术一次次挽救着生命,用新技术新疗法帮助当地医疗技术水平提升,用他们的医者仁心诠释了广大医务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而马岚只是他们中的一份子,是千千万万奋战在“一带一路”交流合作之路上的一份子,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身体力行传承中医药文化的一份子。点点星光,汇聚大爱,马岚愿成为中布友谊、中医药文化传播的一扇窗,为国际医疗援助事业增添中医助力!

来源:安徽中医药大学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