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给我准备房和车,第一次去男友家,我却因为一盘盐水虾分手了

1

没想到,我一个城市独生女,第一次跟男友回农村老家见未来婆婆,就被活生生地嫌弃了。

最搞笑的是,竟然是因为一盘盐水虾。

我喜欢吃虾,但不想剥得手上都是汁水。男友胡斌就剥好了喂我。

我一口还没吃到嘴里,胡斌妈“啪”的一下就把筷子拍在了桌上,吓得我一哆嗦。

再看胡斌妈,她脸拉得老长,眼光从我脸上移向胡斌:“进屋,我有话跟你说!”

我不明白,不就是剥个虾吗?情侣之间多正常啊!至于这样吗?

现在想想,从进门后不久,胡斌妈就开始对我没有好脸色。就连菜也才做了4个,其中还有两个凉拌菜。

前几天刚下过雪,他们家连暖气都没有,隔着门窗都感觉冷风嗖嗖。夹个凉拌黄瓜到嘴里,从牙根儿冰到心里。

真应了我爸妈说的,想要跟胡斌结婚,就得做好吃苦头的准备。

只是,那时候,我还不明白,爸妈说的“苦头”到底是什么。

2

我叫刘甜甜,26岁,是城市独生女。

我和胡斌恋爱1年,觉得我们三观吻合,想要好好发展,都是奔着结婚去的。

不出意外的,爸妈听说胡斌是农村长大的,并且单亲,坚决反对。

我爸妈都有稳定的工作,从小就把最好的给我,他们就连陪嫁的车和房也早就给我准备好了。

爸妈想帮我找个家境、学历、工作相当的,说我们不想着高攀,也别自降身价。

可感情的事,如果一开始都算的那么清楚,那还叫感情吗?

在我的软磨硬泡,和胡斌的良好表现下,我爸妈终于松口,让我们先处着。

搞定了我爸妈,接下来就要跟胡斌回家见他妈。说实话,我还是有些紧张的。

胡斌说,他妈早就盼着见我这个未来儿媳呢!还问我爱吃什么,她好早早准备。

我以为,凭我的条件,这一趟会妥妥地顺利。就选了条羊绒围巾,和两盒阿胶,跟胡斌回了他老家。

3

刚见面,胡斌妈还挺热情的。还说我人来就好了,还带什么礼品。把我让进屋,又是让喝茶,又是让嗑瓜子的。

我的紧张消除了不少。

可接下来,胡斌妈就开始盘问我在哪儿工作,家是哪儿的,有几口人,查户口似的。

我疑惑地看向胡斌,他说跟他妈说得保密,他妈见了准喜欢。

在我实话实说之后,胡斌妈收起了笑脸:“哟,城里的,独生女?你爸妈应该很宠你吧?”

这话怎么听着怪怪的,虽然不明所以,但是我还是点点头。

胡斌妈也没说什么,起身去给我们做饭。期间,她拿了蒜让我们剥,拿了青菜让我们摘。

等她来拿的时候,看到只有胡斌一个人在剥蒜,脸色又下沉了几分,看向我。

胡斌说我不会干这些活儿,又刚做的美甲,他来做就好。

他妈冷着脸,眼光瞟向我正在嗑瓜子的手,“嚯”的抽走胡斌手边的蒜碗说:“中看不中用。”

厨房里叮铃桄榔一阵响,胡斌妈端出来四个菜。

接着就发生了胡斌帮我剥虾,他妈甩脸子把胡斌叫屋里的事。

4

胡斌妈妈的声音,透过劣质的房门传来:“你说你找的是媳妇儿还是祖宗?没有一点儿眼色,不帮忙干活就罢了,你还要剥虾喂她,她是没长手吗?”

“妈,现在谈恋爱不都这样。我不对甜甜好,就我们家这条件,人甜甜能愿意嫁我吗?”

“我们家什么条件?我还看不上她呢!说好听了是城市独生女,不好听了,就是肩不能抗手不能提,跟个二废物差不多。”

“妈,你小声点儿,人甜甜有工作。”

“什么工作也不能让男人伺候她,在我们家,只有女人伺候男人的份儿……”

胡斌妈妈的话,一下下击打在我心上。脸上,像被当面打了两巴掌,火辣辣的疼。

原来,在她眼里是这么看我的。

我才第一次来他家,还不是她家媳妇,她就这样对我。

我刘甜甜,什么时候受到过这样的羞辱?

我站起身,朝里面喊:“胡斌,我先走了!”

门咣当一声被拉开,在我走出他家门前,胡斌拉住我,说别听他妈瞎说,他最爱我。

胡斌妈跟着窜出来:“你们赶紧分手,我们家不养千金小姐。”

我从胡斌手中用力抽出胳膊,走了,任他们在后面鸡飞狗跳。

5

回城之后,胡斌又来找我,向我表态。

无论他妈妈怎么反对,他都要跟我在一起。还把他这几年的积蓄10万块钱拿给我,说让我保管。

我拒绝了他,说得好好想想。

可还没等我想明白,胡斌妈就找上了门,说我心机重,要拐跑他儿子。细问之下,才知道胡斌现在不接她电话,她就打听着找到我公司来了。

正好,我问她:“就因为我不做家务,伺候你儿子,你就看不上我吗?”

胡斌妈从鼻子里“切”了一声:“当个女的,等男人喂,像什么样子?”

“那你可知道,胡斌要是我结婚,房子车子都是现成的,不说少奋斗一辈子,起码能少奋斗10年。”

“有几个钱了不起,我儿子可不给人当上门女婿,让人当驴使,过那没尊严的日子。”

“你要是再缠着我儿子,我就去找你公司领导,让你全公司的人都知道,你死皮赖脸巴住我儿子。”

听了这话,我当着她的面给胡斌打电话,向他提出分手。并且说了他妈来公司找我,威胁我的话。

尽管胡斌不同意,我也决定不再跟他来往。

胡斌再好,可他有个这样奉男尊女卑为准则的妈。即使勉强在一起,我们的日子也太平不了。

这可真应了老一辈说的话,婚姻还是得门当户对。不仅是经济上的,更有观念上的。

望各位姐妹,都能在婚前明白,少走弯路。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