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字库派出“字体猎人”维权:保护版权还是盈利手段? | 刚调查

字体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在短视频、电商产品展示等商业宣传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近日,一网店店主在社交媒体上发文透露,自己的店铺意外遭到方正字库的侵权投诉,被指存在未经授权的字体使用行为。该店主表示,自己并未特意选择方正字体,且对侵权的发生感到困惑,同时对方正字库依靠“字体猎人”的维权方式提出疑问。

在回应新黄河记者的采访时,方正字库的相关工作人员没有正面回应网友质疑的“以维权促销售”的问题,而是表示,首先要确定用户在非授权情况下有商用的行为,他们才会开展维权。对于所谓“误用”方正字库字体的用户,需要支付赔偿或者补充授权,这些工作均由专门的维权部门负责。

对此,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董世盼律师在接受新黄河记者采访时表示,字库企业应提供更为明确和便捷的著作权等权利提示,以充分履行其告知义务,使用户在使用字体时能够明确知悉相关版权信息。现实中未经授权即使用的情况,企业出于人力等原因不一定及时发现,一旦被投诉侵权,双方尽量协商解决更为妥当。

网店店主突遭方正字库维权

近日,网友小淼(化名)在社交平台上透露,她收到方正字库的通知,指出其网店详情页中使用了未授权的方正字体,构成侵权,需要购买授权,否则要在96小时内删除所有未授权字体,如若不然将按4500元定价追认授权。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让小淼措手不及。

小淼表示,她和设计师“一直坚持使用仿宋字体或普通的黑色字体”,从未特意选择方正字体,因此对于“侵权”一事感到十分困惑。更令她头疼的是,方正字库的投诉中并未具体指出哪些链接或部分使用了其字体,导致她想进行排查也无处下手。如果因为不明确的“侵权”指控,就将店铺20个链接全部下架,这不仅会影响他们的生意,也会给顾客带来不好的体验。

此外,从事设计工作的王女士也向新黄河记者反映了类似情况。她表示,自己所在的公司曾接到过方正字库的投诉,但对方同样未明确指出具体侵权字体。在小淼发文的评论区,不少网店店主也表示遇到了类似问题,他们在选用字体时并未看到任何版权提醒,遭到投诉后也难以确定侵权部分。

不少网友表示,字体版权问题应该得到重视,但版权方在维权时也应提供更明确的信息和指导,避免给使用者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小淼表示,方正字库采用被一些网友戏称为“字体猎人”的方式向店主施压,被质疑是在借此手段赚取利润。

字库公司法律诉讼频发,有的索赔高达几十万元

“他们的人天天盯着有没有人用他们的字。”资深设计师刘雨(化名)告诉记者,近年来,字库公司对版权保护日益加强,用户即便成功获得了字体的使用授权,也必须对授权范围等法律条款进行仔细审查,以免不慎卷入字体侵权的纷争。用户一旦被发现字体侵权,如果协商不成,可能会面临诉讼,所涉及的赔偿金额往往相当高昂。据她了解,有些规模不大的公司仅在这方面面临的索赔款就高达60万元-90万元。

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不少企业及网店经营者也发声,称遭遇过方正字库的侵权投诉。他们表示,在选择字体时,通常是通过网络搜索或设计软件内置的字体库进行挑选,整个过程中并未收到任何关于方正字库版权的提示。因此,当面临方正字库的维权行动时,他们感到既无助又困惑。

有店主表示,在接到方正字库的提醒后,曾积极尝试与对方沟通以寻求解决方案。部分店主甚至表示愿意支付一定的费用以获得字体使用权,然而,由于双方在字体授权价格上存在较大分歧,往往难以达成共识。

公开信息显示,方正字库隶属于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起源于北京大学王选教授主持的 “汉字信息处理系统748工程”。在国内有近90%的报社、出版社、印刷厂每天使用方正字库排印大量的报纸、书籍、杂志、教材、文件等,方正字库还在网站、移动设备、包装、广告设计、游戏、动漫、办公领域广泛使用,成为市场上使用最多的中文字库产品。

根据天眼查信息显示,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涉及的法律诉讼案件高达1181条,其中在94.8%的案件中该公司以原告身份出现,案由主要集中在“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等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在2023年10月至12月期间公开的13条裁判文书中,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均以原告身份提起诉讼,但最终均以撤诉告终。

新黄河记者检索发现,方正字库在招聘信息中明确提到,销售岗位要通过维权的形式对方正字体进行维护和销售谈判,促成与企业的合作与签约。

方正字库:不排除用户有误用的情况

对此,董世盼律师在分析时表示,网友反映的字体版权问题实际上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许多个人和公司在字体使用时缺乏必要的版权意识,导致侵权事件屡屡发生;二是字体版权方的维权手段也引发了一定的社会讨论。

目前,对于字库方在字体下载过程中未明确告知版权信息的行为,尚未发现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字库方应承担起更为明确的告知义务,提供更为清晰、便捷的著作权等权利提示。在处理“误用”字体事件时,字库方要首先出示著作权人的所有权或使用权证明。同时,用户在将字体用于商业发布之前,应进行详细的查询和确认,以确保使用的字体具有合法的商业使用授权。

刘雨则认为,很多字体下载资源会出现在各种交流网站上,但只限于免费自用,不能免费商用,这类提醒往往会在非常不明显的位置,要格外注意,将字体用于商业发布之前要进行查询确认。目前市面上能够免费商用的字体有限,很难满足专业设计的要求,在获得字库的官方授权时,用户要对授权范围仔细确认,避免由于理解上的差异陷入纠纷。据她了解,方正字库的工作人员在市场上会“盯着”字体的使用情况,发现未经授权的使用行为就会维权。

方正字库的工作人员向新黄河记者表示,有些字体下载渠道存在没有版权提示的情况,不排除用户会有误用的可能。网店店主出现侵权情况,维权工作人员一般会要求侵权方在96小时内删除相关字体,否则要么走诉讼赔偿,要么“补授权”。该工作人员还以“微软雅黑”为例,特别提醒用户,部分字体属于平台或者第三方公司的定制字体,个人用户在使用时通常不会有版权提示,但其他公司若用于商业目的,则需购买相应的授权。

董世盼进一步指出,法律的发展往往滞后于社会的发展,这种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针对本案例所暴露出的问题,需要通过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来更好地保护字体版权,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新黄河记者:王立奎

编辑:俞丹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