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医学院扩招,数千名医生集体交辞职信,韩国医疗系统危机升至最高级

当一个城市里,有5家医院的医生同时决定递交辞职信,会发生什么?

最近,韩国政府计划在2025学年扩大医学院招生规模,引发了医疗圈的抗议。为了反对扩招,来自韩国首尔的2700多名实习医生与住院医师决定集体递交辞职信,于20日上午6时开始停止工作。

韩国媒体报道,如果这些医生集体离岗,一些医院恐无法正常运转,韩国医疗系统危机将升至最高级。

总统尹锡悦昨天强硬表示,现届政府不会像前届政府那样放任医疗界的集体行动。他强调,医疗事关国民生命与健康,与国防、治安同等重要。

【抗议】

医疗系统危机升至最高级

数百名韩国医生在青瓦台外游行抗议。

“这几天我感到心如刀绞,2月6日(指扩招改革宣布)对韩国医疗保健体系来说是死刑。”韩国医学会江原道分会会长金泽宇在一场抗议政府扩招医学生的集会上表示。

在这次集会上,120多名医生抗议者打着各种各样的标语。

在此期间,韩国各地的医学会都在举行着类似的抗议活动。针对纷杂的演讲主题,有韩国媒体总结了抗议会的发言,认为医生的说法大多都在驳斥韩国政府提出的扩招逻辑。

这次大规模的集体罢工,源于一份医学教育改革计划。

2月6日,韩国政府宣布,将针对医学教育采取的改革性计划:在2025学年扩大医学院招生规模,从现行3058人增至5058名学生,最终在2035年使韩国增加15000名医生。

据韩国媒体统计,抗议的医生均来自于首尔最知名的五大医院(峨山医疗中心、三星医疗中心、延世大学医院、首尔大学医院和首尔圣玛丽医院)。罢工规模占韩国医院医生总数的37%。此外,这些医生也是目前医院急诊一线的核心。

韩国政府这次的表现似乎极其强硬,表示这一次的医学生扩招将“不可逆转”,而如果医生真的这么做了(指集体辞职),将遭到严厉惩罚,包括吊销医师执照等。

韩国医界对此的回应则是:医学生也加入到抗议活动中宣布罢课。据韩国医学院协会(KAMC)表示,在上周五举行的紧急委员会特别大会上,韩国40所医学院中的35所学生代表,批准了大规模罢课。

这股“辞职潮”同时蔓延至韩国其他城市。韩国媒体预计,全国将有数千名医生涉及其中。

截至19日下午,仁川、大田、釜山等地多家医院已有上千名医生提出辞职。此外,韩国40所医科大学的学生宣布将于20日起集体休学。

鉴于这些医生是急诊科和治疗危重病患的主力军,外界担忧韩国医疗一线恐陷入混乱。本月早些时候,医疗界出现集体辞职迹象时,韩国保健福祉部将医疗系统危机级别上调至第二高的“警惕”。按韩联社说法,如果这些医生20日集体停工,医疗系统危机级别将进一步提升至最高级“严重”。

一些医院19日已出现运转困难。延世大学附属世福兰斯医院的实习医生当天集体离岗后,该医院宣布进入紧急模式,手术数量减半,大量病患不得不延期接受治疗。另一些医院也通知病患,手术日程可能调整。不少病患和家属在网络上发帖对此表示担忧或抱怨。

韩国国防部19日说,如果实习医生和住院医生集体辞职罢工,国防部将开放军队医院,为民间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警察厅表示,将严查医生集体行动的挑动者,考虑对这些人采取法律措施。此外,警方还将在各家医院周围派遣机动人员以应对突发情况。

【政府】

只有扩招才能拯救韩国医疗

韩国保健福祉部副部长朴敏守(右)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

双方剑拔弩张背后,是18年如一日的招生计划。

韩国政府的一名外宣人员对媒体表示,政府之所以想要推动医学生扩招,是想要以充足的医生劳动力,扭转目前医生短缺的局面,“韩国的医学生招生人数已经18年没有变化了,每年都保持在3058名学生的水平”。

据2021年官方资料显示,韩国每1000人拥有医生数量为2.6人,低于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平均3.7人的水平。同年,我国《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2021年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为3.04 人。

从数据上看,韩国每千人口医生的数量并没有达到极度短缺的地步。然而,前韩国妇产科医生姜元道博士(化名)表示,韩国医生真正的问题是分布极度不均,“如果我和三星掌门平均算收入,我也是亿万富豪”。

不均体现在两个维度:地区差异、专科差异。

韩国健康保险审查评价院2020年的统计显示,韩国各区、郡的医生分配情况相差极为悬殊,排名垫底的江原道高城郡每千人口医生数仅为0.45人,排名第一的首尔市钟路区每千人口医生数却多达16.29人。

在全韩国250个区、郡中,像高城郡这样每千人口医生数不足1人的地区就有45个,占比18%;每千人口医生数低于平均水平的地区,更是多达192个,占比高达76.8%。

此外,韩国的城市与农村在高级医疗资源的分布上也非常不均衡。有研究提出,韩国所有学科都呈现出专科医生集中于人口密集的大城市的现象,一个人口密度低、经济不发达郡的专科医生数量甚至不如首尔的一个居民社区的专科医师数量。

“另一个问题,是需要医生的领域与实际劳动力的不匹配。”姜博士表示,因丰厚的商业前景和更好的社会地位,皮肤科、眼科、整形外科、骨科等医学学科是所有韩国医生的必卷之地。而相比之下,儿科、心胸外科、普通外科、妇产科等在韩国被称为“基本医疗”的学科,却长期缺乏医生。

面对这一系列问题,韩国政府认为扩招是改善医疗必须迈过的“门槛”。

本次改革中,韩国卫生部门指出,到2035年将需要增加1.5万名医生,以满足该国人口迅速老龄化和其他因素带来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并在地区差距日益扩大的情况下确保更多医生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迫切需要。

但是,在同一问题上,韩国医生们的想法几乎完全相反。

【医生】

扩招会毁掉整个韩国医疗

2月19日在韩国光州一家医院的医疗工作者。新华社发

韩国健康和社会事务研究所估计,到2035年,韩国将面临27000名医生的短缺。但韩国医学会(KMA)指出,虽然目前韩国每千人口医生数低于平均水平,但是呈现出尤为快速的增长,韩国并不缺少医生。一项针对27000名韩国医学会会员的调查显示,95%的医生反对韩国缺乏医生这种观点。

比如韩国春川医学协会分会会长说,即使不提高招生上限,韩国也会伴随着人口负增长以及快速老龄化,出现医生过剩的情况,“不知道每年增加2000名医学生入学,想要实现什么目的”。

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上,韩国医疗界也有自己的逻辑,他们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医疗财政支出不足:韩国实行全民医保,国民仅负担较低比例的医疗费用。但韩国医保大部分财政来源于国民缴纳的保险费,政府补助占比不足20%,且一直处于连续多年亏损的状态。

姜博士分析,这是一种市场调节的必然结果。韩国的公立医院仅占韩国医院的10%,90%的医院是由医生或资本方运营的,“私立医院天然就会追求盈利性,这是无法避免的。在医保连年亏损且补助不足的情况下,韩国的医疗资源就会天然趋向经济发达、消费能力强的大城市,回避妇产科等盈利性小的学科”。

相比政府觉得多招人就会有人去农村、去妇儿胸外,韩国医生的想法则是,只要钱到位了,医生自己就会分流去农村、去妇儿胸外。

不过,针对医生协会的看法,有学者觉得并非如其所述大公无私。一位发达国家卫生经济学博士高鹏先(化名)评价,韩国医生的抗议行为多少有维护自身精英地位与对应利益之嫌。

毕竟,有数据显示,韩国医生是韩国绝对的精英阶层,平均收入是韩国国内工薪劳动者的6.8倍。“如果医生群体扩大,既得利益者的蛋糕就会变小。”

站在利益的不同面,医改的各方各有心思,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这场唇枪舌战中,最关乎切身利益的患者,似乎却被迫“隐身”了。

其实,把视角放在民众端,大家是赞成扩招的。据相关机构发布的民调结果显示,76%的受访者对政府扩招医学生政策给出积极评价。在韩国互联网上,民众对 2023年连续出现的医疗事故表现出难以容忍的声音。

姜博士说道,他希望这次韩国医改能够取得一些成果。但是被问及“你觉得哪些成果会对患者带来益处”,他想了想说:“我也不知道。”

(来源:综合新华社专特稿、央视、丁香园、医学界报道)

【编辑:张靖】

【来源:新华社】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