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擅自开发藏南,在中国“家门口”修色拉隧道,究竟有何目的?

印度总理近日突然出现在藏南地区,并亲自出席了色拉隧道的揭幕仪式,这也意味着,这条修建在中国“家门口”的隧道,已经正式完工,这条隧道建在4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耗费了印度5年的心血,那么,印度为何一定要修建这条边境隧道?对我国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印度成功打通色拉隧道

据外媒消息称,印度总理在本月9日,乘直升机高调现身藏南地区,进行了所谓历史性访问,其此行的最大目的便是出席色拉隧道项目的揭幕仪式,色拉隧道建于中印边境色拉山口,该山口距离达旺地区不到30公里,我国将其称之为西山口,该山口海拔超4100米,山高坡陡,冻土广布,一年中,至少有半年的时间属于大雪封山状态,环境极其恶劣,而印度却在这样的恶劣条件下,硬是要修建一条隧道,印度方面还声称,这条隧道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双车道隧道。


2019年初,这一隧道便正式动工建设,根据计划,色拉隧道项目主要包括T1和T2两部分组成,其中T1隧道属于单管隧道,长约980米,T2隧道则属于双管隧道,长度可达1555米,另外项目中还包括一条用于紧急撤离的应急辅路,长度约8公里左右,据悉,印度方面为该项目共投资了70亿卢比,折合人民币近7亿,早在今年年初,便有消息传出,这一色拉隧道即将建成,2月初,印度方面还曾对外宣布,色拉隧道已经对参与工程施工的车辆进行开放,接下来只需再经第三方机构,进行物理环境等方面的安全审核后,便能正式启用,紧接着,3月9日,印度总理便亲自抵达藏南,参与了色拉隧道项目的竣工揭幕仪式,相关人士分析称,这一隧道只剩最后的收尾和准备工作,估计用不了多久,便能正式通车。


印度修建色拉隧道究竟有何目的

世人皆知,藏南是中国固有领土,该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板块的东北挤角处,面积超9万平方公里,原本并无藏南这一区域概念,按照中印的传统习惯线,两国东段界线应以喜马拉雅山南麓,邻近印度阿萨姆平原为界,该线以北至喜马拉雅山脊之间的门隅、察隅、珞瑜三部分地区均属于我国领土,但英属印度时期,英国殖民者在1914年中英希拉姆会议期间,却在中方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炮制了一条伪边界线,该界线,西以中不边界为起点,向东直至独龙江流域的伊索拉希山口,从喜马拉雅山脊分水岭上绵延1700公里,将中印边界从阿萨姆平原向北推移了150公里,导致原本属于我国的9万平方公里领土被英属印度非法占领。


西姆拉会议无疑是一次失败的会议,中方也从未在条约上签字,但印度独立后,仍坚持继承这条伪造的麦克马洪线,私自占领我国喜马拉雅山南麓大片领土。其中达旺地区便是位于伪麦克马洪线与喜马拉雅山山脊线中间,属于藏南门隅地区的核心要地,面积约为2,17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约为3500公里,根据行政划分,达旺地区属于我国西藏山南错那市,但目前这里被印度非法占领,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印度在藏南地区进行战略规划和布局的重要支点,且达旺地区在喜马拉雅山脊分水岭至色拉山口一线,因此,色拉山口则成为南侧德让宗、邦迪拉以及打陇宗等地区进出达旺最便捷的通道,印度此前,在这一沿线,经阿拉山口至达旺以北,曾修建了一条BCT公路,该公路从西北至东南横穿藏南西南侧,可连接阿萨姆邦公路抵达提斯浦尔等地区,但由于色拉山口地势险峻,环境恶劣,每年冬季至少有两个月无法正常通车,导致印军在该地区的部署能力难以提升。


但色拉隧道建成后,印军抵达达旺的时间将大大缩短,印度此前冬季在这一地区无法通行的问题也能得以解决,且色拉隧道采用的是双车道通行模式,这也就意味着,印军可借此向边境地区输送坦克等大型军事装备。印度军方此前就曾声称,色拉隧道能够为达旺地区提供全天候的通行能力,助力强化该地区的军事备战水平,促进边境地区经济发展。

藏南地区虽然属于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高达4170米,但这里因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迎风坡,水热条件优越,非常适合亚热带作物生长,森林覆盖率超90%,是内陆高原地区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且这里由于高差悬殊,江河密布,又是我国水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尤其是流经这里的雅鲁藏布江,水能蕴藏量仅次于长江,单位河长的水能蕴藏量更是位居全国各大江河之首,其巨大的开发潜力和经济效益,也是印度觊觎这片领土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为了坐实对我国藏南地区的管控,印度1987年,在此宣布成立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并对该地区实施大量移民政策,加强当地基础建设,和军事管理能力,而色拉隧道便是印度在中印边境的又一大重要战略部署,更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方面此次还向伪阿鲁那恰尔邦提供了4100亿卢比的项目建设资金,折合人民币也就是355亿,可见,印度方面对藏南的重视程度。但印度此举无疑会导致边境问题更加复杂化。

印度在藏南修隧道,会影响我国的战略部署吗

印度在中印边境修建隧道,很快引起了部分网友的担心,且印度在中印边境部署的兵力一直非常高,据悉至少包括10个军,此前,还有消息称,印度又再次向边境调配增派了约1万人的兵力,这不禁引起了外界对边境局势的担忧。


实际上,印度虽然在边境部署的兵力非常多,近年来,在边境的基础建设也从未停止,但对比边境两侧,印度方面的设施还是稍显落后,相关人士分析称,此次印度修建的这条色拉隧道,大概率也只能满足冬季通行不间断而已,反观中国一侧,架桥修路只是基础,建新村、新基地目前也在有序进行,我国在喜马拉雅山南侧的墨脱、察隅、错那等城市基本都实现的公路全线通达,狮泉河镇、珞瓦新村等新城镇也在陆续落成,这些都是我国在边境试试战略部署的重要支点,论综合实力,明显我们更有优势,更占主动地位,在此情况下,印度要想在藏南继续推行所谓的“东进政策”将毫无价值。


另外,也有人提出了其他质疑,比如,印度在高海拔冻土层挖隧道,自然需要大型先进盾构机,但以印度的能力,真的能在短时间内研制出凿穿山体的利器吗?既然难以做到,那么,此次印度修建色拉隧道的建设装备又是从何而来呢?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