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档案:孙晓峰】麻醉让医疗“舒适化”,带您告别手术恐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医疗技术的进步,患者就医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患者从原本解除病痛的基本需求,转变为追求舒适化医疗的更高层次需求。舒适化医疗除了消除疾病本身带来的疼痛和不适、减少或消除诊疗过程中的疼痛和生理不适,还将给予患者人文或心理安慰和舒适,缓解患者的恐惧、忧虑或绝望。


舒适化医疗是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变革的产物,是一种先进的医疗理念和医疗发展模式,是通过追求医疗的舒适化、人性化,使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达到心理和生理上的愉悦感、无痛苦、无恐惧感。舒适化医疗正是伴随着先进的麻醉技术、理想的麻醉药物以及全新的麻醉服务理念发展壮大起来的,因此麻醉医生必然是主导其发展的主力军,无痛胃肠镜、无痛人流、无痛宫腔镜、无痛膀胱镜、无痛取卵、无痛支气管镜、分娩镇痛等等,都让患者感受到来自麻醉科“舒适化医疗”的温暖。

舒适化诊疗一般是指在专业监护下,由麻醉医生通过静脉使用镇静、镇痛等药物,让患者在无意识状态下完成侵入性检查和治疗,也可在清醒状态下椎管内使用麻醉药物完成诊疗,如分娩镇痛等。绝大多数的无痛诊疗相当于患者“睡一觉”就完成了检查和治疗,可显著缓解诊疗前的焦虑、紧张,减少诊疗过程中的痛苦和不适,避免因紧张、痛苦而引起的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循环波动及由此带来的风险。对于施行诊疗操作的医生而言,由于患者处于麻醉状态,无肢体自主活动,可以更从容、细致、精准地观察或处理病变部位。

依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18年【关于印发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意见的通知】和2019年【麻醉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指南(试行)】的目标要求,麻醉学科将在保障手术麻醉的基础上,作为实施舒适化医疗的主导学科,持续提升麻醉医疗服务能力,大力推广舒适化医疗工作,从而推动麻醉学科的向前发展,努力满足广大患者对舒适化就医体验的新需求,为健康中国目标贡献力量。

专家简介

孙晓峰,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沈阳医学院麻醉学学科带头人,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麻醉学教研室主任,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国家级麻醉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主任,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麻醉科主任。现任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区域麻醉学组委员。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1项、院校级课题5项,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5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4篇),出版专著4部,荣获省科技奖励“二等奖”及市科技奖励“三等奖”各1项,市重大技术难题攻关项目优秀奖1项。擅长急危重症、高龄及小儿患者的临床麻醉。研究方向:围术期器官保护性研究。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