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斥资6700亿建造,相当于三个纽约市,如今雏形初次显现

文|卡门的提琴

编辑|卡门的提琴

作为新中国最大城市建设项目,雄安新区耗资约6700亿元,面积相当三个纽约市。

这座被寄予厚望的新城,肩负着党中央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一体化的重大战略。

距离2017年雄安新区建设至今,已经有六年的时间,雄安新区也已经展现出它新的面貌。

雄安新区的建设

雄安新区建设的确定过程,是一个谨慎而不简单的决策,这一重大决策的背后,是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考量。

长期以来,北京和天津作为中国的首都和直辖市,人口和产业的持续集中给这两座城市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数据显示,到2017年,北京常住人口已高达2170万,外加800万流动人口;天津常住人口1400万,外加500万流动人口。

两地总人口达惊人的5000万,而其总面积却不足3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之高给生活资源的承载力带来了极大挑战。

住房短缺、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城市病困扰着北京和天津的发展,迫切需要腾出空间引进新兴产业。

同时,将部分非核心功能和可转移产业迁出也成为当务之急。

然而,如何妥善安置这些产业和功能,是一个长期困扰两地城市规划的难题,这种矛盾的存在,阻碍了北京和天津乃至整个环渤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就在这一背景下,中央政府经过审慎研究,决定在河北雄县、容城县和安新县交界处规划建设一座新的卫星城市——雄安新区

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开始反复思考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问题。

北京城市病叠加,作为国家首都的独特地位也面临挑战,这不仅直接影响京津冀地区发展,也关乎国家战略布局。

2015年,在河北省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战略构想,要求科学布局京津冀地区协调发展格局。

随后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也将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作为重点部署。

河北雄县附近地区被列入调研范围,种种迹象表明,中央正谋划一个庞大而长远的国家战略,数月后,北京市政府建言,建议选址河北雄县一带建设新区。

直到2017年4月1日,中央深思熟虑后正式宣布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成为千年大计。

新区定位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模式,支撑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

从决策层面,新区方案获批前先后反复酝酿5年多,经历数轮密集论证和实地调研,直到条件成熟,中央才审时度势,审慎作出重大决策。

而雄安新区的建设,为实现协调发展贡献新路径,汇聚全国智慧,必将开创中华民族城市文明新高地,这是新时代中国城镇化进程中极为关键的一幕。

那么,国家为什么要选择雄县来建造新区呢?别的地方不行吗?

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

从地理位置来看,雄安新区选址位于河北雄县、容城县和安新县交界处,距离北京105公里,距离天津110公里,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这样一个邻近北京和天津的区位,给雄安新区带来了独特的区位优势。

随着京雄城际高铁的开通,从雄安到北京、天津的通勤时间将缩短到二三十分钟,也就是说,未来很多人可以在雄安新区工作,但是可以住在北京或天津,每天来回通勤。

反过来,北京和天津的一些企业和人口,也可以很方便地迁移到雄安新区发展。

除了与北京、天津的联系极为便捷外,雄安新区还将成为武汉至北京高铁线路上的一个大型枢纽站,这将进一步提升它的交通区位优势。

未来,雄安新区与全国各地的联系都将变得更加顺畅无阻。

正是凭借如此优越的地理区位,雄安新区被赋予了成为环渤海地区新兴产业集聚发展高地的重要使命。

可以设想,未来在这里必将聚集无数高新技术企业和人才,成为华北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所以,雄安新区虽然现在还是一座新兴城市,但凭借其特殊的区位优势,加上国家的战略规划和支持,它未来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有理由相信,它终将成长为北京和天津两座超大城市身边的一个充满活力的卫星城市。

那么,六年过去,现在的雄安新区如何了?

雄安新区初见雏形

自2017年4月1日新区正式设立以来,雄安新区建设进展迅速。目前,商业、教育、医疗等生活配套设施陆续建成投用,新区框架逐步成型。

值得一提的是,为解决地上管线杂乱无序的问题,雄安新区建设了47.6公里长的地下综合管廊,集电力、通信、供热、供水等市政设施于一体,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

政府机构和企业入驻也在加速推进。

据统计,目前已有140多家央企部分机构和部门转入雄安,包括中国星网、中国中化、中国华能在内的多家央企总部均已落户,此外,不少高校也在新区设立了分校。

人口方面,截至目前,新区已拥有130万常住人口,加上大量流动人口,人口规模将突破200万。

按照最初规划,雄安新区被定位为一座200万人口规模的城市。

但从目前来看,常住人口加上大量流动人口,新区的实际人口规模可能会远远超出这一预期,给城市发展和运转带来一定压力。

规模超出预期,意味着未来将需要调整人口密度、加大公共资源供给力度、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等,否则可能面临城市病等发展隐患。

届时是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扩大规模,值得重点关注。

总结

总的来看,在建设短短六年时间里,雄安新区已初步呈现出一座现代化新城市的雏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作为北京和天津的卫星城市,雄安将助力两地非核心功能疏解,为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在内的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助推京津冀乃至环渤海地区经济转型升级。

展望未来,雄安新区是否会面临实际人口规模超出预期导致的发展隐患,我们有必要保持高度关注。

无论如何,新区建设的成败将直接关系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局。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最高决策层的战略指引下,雄安新区必将成为北方经济新的发展引擎,为华北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