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循环生金!畜禽粪污种养循环技术应用培训班在海丰县举办

日前,“畜禽粪污种养循环技术应用”培训班在海丰县成功举办。本次培训班旨在进一步提升海丰县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促进粪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减少化肥使用,推动县域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培训班由海丰县农业农村局、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联合举办,海丰县各乡镇(场)生猪养殖户70余人参与培训。

“海丰县是农业大县,畜禽养殖规模稳步提升,导致种养业发展不平衡,养殖规模与土地承载力难以匹配,成为海丰县进一步打通种养循环堵点,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实现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的契机。”海丰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周奋羽在培训班上指出。

本次专项培训会由省农科院资环所副研究员卢钰升、博士石超宏担任授课嘉宾,分别从畜禽废弃物高效资源化利用与高值化产品开发、农业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多种现行主流的畜禽粪污处理工艺技术如槽式发酵、膜发酵、昆虫转化等,并详细介绍了最新发展动态和高值化利用方向,展示了多个种养循环利用的典型案例。

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是一件利国利民利长远的大好事。据了解,广东省既是养殖大省,也是种畜禽场最多的省份,畜禽规模化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发展,畜禽粪污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越发突出,已成为农村及城郊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其无害化与资源化压力巨大,是阻碍畜禽养殖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因素。

海丰县是汕尾市畜禽产品的重要产区,养殖量占汕尾市总量近30%,然而海丰县县域范围内还未建成规模化和现代化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中心,当前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相对落后,导致粪污循环效益不高。海丰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彭新才讲道:“本次畜禽粪污种养循环技术应用培训班的顺利召开,为我县畜禽养殖行业提供了因地制宜和切实可行的粪污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指导,有助于提升我县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水平,为畜禽养殖业及种养循环高质量发展‘添绿’,助力我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水平,促进乡村振兴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南方+记者 郭杨阳

【作者】 郭杨阳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