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妻子受辱悬梁自尽,县太爷说,他是罪有应得

在一个偏远的小镇,有个手艺出众的木匠,名叫张大川。他的妻子柳氏,温婉贤淑,是镇上有名的美人。夫妻二人感情深厚,相敬如宾,生活虽不富裕,却也和和美美。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这个平静的小镇,因为一个外乡人的到来,掀起了轩然大波。

这个外乡人名叫李二狗,是个游手好闲的无赖。他初到镇上时,就听闻了柳氏的美貌,心生邪念。李二狗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很快就在镇上混得风生水起,与地痞流氓打成了一片。

一日,张大川到邻村做工,李二狗觉得机会来了。他纠集了一帮狐朋狗友,在夜色中潜入了张大川的家中。柳氏听到动静,惊恐万分,但无奈家中只有她一人,无力抵抗。

李二狗肆无忌惮地打量着柳氏,邪笑着逼近。柳氏步步后退,直至被逼到墙角。那一刻,她的心中充满了绝望。

“你们这群无赖,快离开我家!”柳氏鼓起勇气,厉声喝道。

李二狗却不为所动,反而更加嚣张地逼近,“小娘子,何必这么生气呢?你老公不在家,我们陪你玩玩不好么?”

说完,他伸出手想要触碰柳氏的脸颊。柳氏厌恶地别过头去,心中万分悲愤。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李二狗和他的同伙被吓了一跳,以为是张大川回来了,慌忙四处逃窜。

柳氏趁机跑到门外,却发现敲门的是镇上的小乞丐小豆子。小豆子一脸焦急地说:“柳姐姐,快跑!我刚才看到李二狗他们往你家来了,我不放心,就跟过来看看。”

柳氏心中一暖,但想到李二狗他们可能还没走远,她不敢久留,于是拉着小豆子匆匆离开了家。

那一夜,柳氏和小豆子躲在了镇上的庙宇中。她抱着双膝,默默地流泪,心中充满了对丈夫的思念和对那些无赖的憎恨。

第二天,张大川回到家中,发现家中一片狼藉,却不见柳氏的身影。他焦急地四处寻找,最终在庙宇中找到了瑟瑟发抖的柳氏。

听完柳氏的哭诉,张大川怒火中烧。他决定去找李二狗算账,却被柳氏紧紧拉住,“大川,算了。我们惹不起他们,只要你平安,我受点委屈没什么。”

张大川看着妻子脸上的泪痕,心中的怒火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愧疚和自责。

几天后,镇上传来了消息:李二狗和他的同伙因为偷盗被县太爷抓了起来。张大川和柳氏听到这个消息,都松了一口气。他们以为噩梦终于结束了,却没想到,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李二狗虽然被抓,但他对柳氏的美貌依旧念念不忘。他在狱中买通了狱卒,传出了威胁信,扬言等他出狱后,一定会让柳氏好看。

柳氏收到信后,整日提心吊胆,生怕李二狗真的来报复。而张大川也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他觉得自己无法保护妻子,让她受到了这样的惊吓和威胁。

一日夜深人静时,柳氏独自一人在房间中默默流泪。她想到了自己的遭遇,想到了丈夫的无助和自责,更想到了未来可能面临的更大威胁。她觉得自己已经成为了丈夫的累赘,决定以一死来解脱这一切。

于是,她找来了绳索,悬梁自尽了。

第二天清晨,张大川发现妻子的遗体时,悲痛欲绝。他抱着柳氏的遗体放声痛哭,心中充满了悔恨和自责。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小镇,人们都为柳氏的死感到惋惜。而李二狗在狱中得知此事后,却冷笑不已。他认为自己的威胁奏效了,柳氏的死让他感到了一种扭曲的满足感。

然而,他没想到的是,这件事也引起了县太爷的注意。县太爷派人暗中调查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后,决定公开审理此案。

在公堂上,李二狗依旧嚣张跋扈,对柳氏的死毫无悔意。然而,当县太爷将一桩桩证据摆在他面前时,他的嚣张气焰逐渐消失。

最终,县太爷判李二狗和他的同伙重刑, 并当众宣布:“李二狗等人欺压良善,逼死无辜民妇,实属罪大恶极。今日判他们重刑,以儆效尤!”

听完判决后,张大川泪流满面。他为妻子的死感到悲痛,但也为县太爷的公正判决感到欣慰。他知道,妻子在天之灵也可以安息了。

尽管县太爷的判决让张大川稍感宽慰,但他心中的悲痛却难以消弭。失去妻子的他,仿佛失去了整个世界的光彩,整个人变得沉默寡言,每日只是机械地重复着手中的木匠活计。

小镇上的人们都知道张大川的遭遇,纷纷向他伸出援手。有人送来米面,有人帮忙料理家务,但无论大家如何安慰,张大川的心始终笼罩在阴霾之中。

日子一天天过去,张大川的手艺却愈发精湛。他用木头雕刻出各种栩栩如生的物件,每一件都仿佛蕴含着他的心事和哀思。镇上的人们都说,张大川的木雕中,有他妻子的影子。

一日,县太爷来到小镇视察民情,特地来到张大川的家中。他看到那些精美的木雕,不禁赞叹不已。当他得知这些木雕都是张大川为纪念妻子而创作时,更是动容。

“张大川,你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县太爷说道,“你的妻子虽然不在了,但她的精神会永远活在你的木雕中。你要坚强,不能让自己沉沦在悲痛之中。”

张大川听后,默默地点了点头。他知道县太爷说得对,自己不能一直这样消沉下去。于是,他开始尝试走出家门,与镇上的人们交流,重新找回生活的乐趣。

渐渐地,张大川的笑容多了起来,他的木雕也变得更加生动传神。人们都说,张大川又活过来了。

然而,就在张大川渐渐走出阴影的时候,李二狗却在狱中因病去世。这个消息传来,小镇上的人们都感到惊讶。有人说这是报应,有人说这是天意。

张大川听到这个消息后,却并没有太多的反应。他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善恶到头终有报,他这是罪有应得。”

自此以后,张大川更加专注于自己的木雕事业。他用木头雕刻出各种美好的事物,希望借此传递出生活的希望和美好。而他的木雕也逐渐传遍了整个县城,甚至有人远道而来,只为求购一件他的作品。

时光荏苒,张大川的名声越来越响,他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但他始终没有忘记那个曾经陪伴他走过风雨的妻子,每当夜深人静时,他都会拿出那件雕刻着妻子模样的木雕,静静地凝视着,仿佛在与她诉说着心中的思念和感慨。

时光如流水般悄然逝去,张大川的木雕技艺越发精湛,名扬四海。他的作品不仅仅是简单的木头雕刻,更承载着他深深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天,一个陌生的客人来到小镇,他自称是一位来自京城的富商,对张大川的木雕作品情有独钟。他提出要购买张大川的所有作品,并开出了一笔令人咋舌的高价。

镇上的人们都议论纷纷,认为这是张大川改变命运的好机会。然而,张大川却婉言拒绝了富商的好意。他微笑着解释道:“我的木雕,每一件都承载着我对妻子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它们对我来说,是无价的珍宝。我不能为了金钱而出卖它们。”

富商听后,对张大川的深情和坚持表示敬佩,他转而提出想要请张大川到京城去开设一间木雕工作室,让更多的人欣赏到他的作品。

这次,张大川犹豫了。他深知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让他走出小镇,见识更广阔的世界。但同时,他也放不下这里的一切,包括那些曾经给予他帮助和支持的乡亲们。

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张大川决定接受富商的邀请,但他有一个条件:每年都要回到小镇一次,与乡亲们团聚,并分享他在京城的所见所闻。

富商欣然答应了这个条件,于是张大川便收拾行囊,离开了这个他生活了多年的小镇。

在京城的日子里,张大川的木雕工作室很快就声名鹊起。他的作品不仅受到了京城贵族的喜爱,还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观摩。张大川的名声越来越响,他也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然而,无论生活多么繁华,张大川的心中始终牵挂着那个遥远的小镇。每年一次的回乡之旅,成了他最期待的时光。他会带着自己的新作品回到小镇,与乡亲们分享他在京城的经历和见闻。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大川在京城的事业越做越大,他也逐渐成为了京城木雕界的佼佼者。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和根源,他知道自己的一切成就都离不开那个曾经养育他、陪伴他走过风雨的小镇。

而小镇上的人们也始终以张大川为荣,他们为有这样一位出色的乡亲而感到自豪。每当张大川回乡时,小镇都会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庆祝他的归来。

岁月流转,张大川逐渐老去,但他的木雕技艺却越发炉火纯青。他的作品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更融入了现代审美理念,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张大川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躺在自己的工作室里,手中紧紧握着那件雕刻着妻子模样的木雕。他的脸上洋溢着安详和满足的笑容,仿佛在与妻子诉说着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

而小镇上的人们也永远铭记着这位伟大的木匠和他的传奇故事。他们相信,张大川的精神和作品将永远传承下去,成为小镇上一道永不褪色的风景线。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