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一场误会一世情,我最讨厌的那个鼻涕虫最终成了我丈夫

(本文为今日头条原创首发内容,七十二内请勿转载!特此声明)

我和姚文成是同学,从小学到初中,我俩都在一个学校且在同一个班级,他还和我同桌过一段时间。

姚文成是那种高智商低情商的人,平时不太注意细节,更不讲卫生,刚上小学时,他天天用手抹鼻涕,同学们给他起了一个绰号——鼻涕虫。到了小学毕业,姚文成才不淌鼻涕了。

初中毕业后,正赶上了如火如荼的上山下乡运动,我们学校的初中毕业生就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踊跃报名到广阔天地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图片来源网络

1969年3月中旬,我和同学们一起乘坐知青专列离开天津,来到了河北省邯郸,下了火车又乘坐汽车,最终我们河西区爱国道中学的同学们来到了永年县,我们十二名同学(六名男生六名女生)被分派在李固大队第八生产小队插队落户,大家临时分散开借住在老乡家,也在老乡家搭伙吃饭,鼻涕虫姚文成和我们分在了同一个生产小队。

春耕春播生产结束后,李广顺队长带领几名社员把队部的那三间厢房拾掇出来,房间里搭建了土炕和灶台,买来了锅碗瓢盆等一应生活用品,我们十二名知青都搬到队部院子里居住,队部大院成了我们天津知青的家。

十二名知青在一起吃饭,做饭却成了难题,我们都是十六七岁的孩子,在家没做过饭,谁都不会做饭。李队长就安排一位大嫂来教我们学习做饭,并要求我们要尽快学会做饭,因为马上就要麦收了,麦收可是一年中最忙碌的季节,因为麦收要趁着天气好抢收,收割完麦子还要抢种,不抓紧时间,就要错过农时。

我们十二名知青基本都是同班同学,大家也都跟姚文成熟悉,因为大家都知道他的外号,大家都叫他鼻涕虫,没人喊他姚文成。姚文成也不计较,他说名字就是一个代号,喊啥都行,无所谓的。别看鼻涕虫年龄最小,可他很聪明,第一个就学会了和面蒸窝头,也会贴饼子熬菜汤、熬糊糊,可因为他的这个外号,大家都不愿意吃他做的饭,都说一想到他的名字,就没有食欲了。

姚文成是个知趣的人,他知道大家是嫌弃他。既然大家嫌弃,姚文成就不参与做饭了,但他也不闲着,别人做饭,他就负责挑水劈柴,有时也帮着烧火。

其实,每天做饭的时候,姚文成都要洗好几遍手,和面的时候,还要用毛巾包上头,生怕头发掉进面盆里。后来看姚文成不参与做饭了,大家反倒不好意思了,毕竟姚文成不是三岁的孩子了,他也有自尊心,大家怕伤了他的自尊心。

大家虽然都在一个院子里居住,都在一起吃饭,可我们女生却很少和男生说话,晚饭后各回各屋,除非有什么事情需要男生帮忙,我们才会喊他们的名字。

记得是麦收后的一天晚饭后,我在院子里洗衣服,姚文成突然来到我身边,小声说:“春玲姐(我的名字叫孙春玲),你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能借我看看吗?”“以后叫我春玲同学,别叫姐,好像我比你大多少似的,咱俩不都属小龙(蛇)吗?”我不太高兴地说道。

姚文成用手挠了挠头皮,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好吧,我记下了,你的书能借我看看吗?”“可以呀,你先帮我去挑一趟水,回头给你看。”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姚文成二话没说,挑起水桶就帮我挑水去了。

从那以后,只要看到我要洗衣服,姚文成挑起水桶就帮我去挑水,其他女生洗衣服,姚文成也帮着挑水。我们知青点十几个人的用水问题,姚文成一个人承包了。渐渐地,大家都改变了对姚文成的看法,很少有人再喊他的外号。

1973年2月末,我们从天津过完春节回邯郸,火车快到邯郸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自己的车票不见了,列车员说我逃票,弄的我是百口莫辩。就在这时,姚文成突然来到我面前,递给我一张车票说:“我捡了一张车票,你看是不是你的。”我接过车票一看,正是天津至邯郸的车票,就递给了列车员。

图片来源网络

列车员看了看我的车票,把车票还给我,却一把抓住了姚文成,让姚文成出示车票。姚文成翻遍了他的口袋,却没找到他的车票。无奈,列车员拽着他去了列车办公席,让她补了一张天津至邯郸的车票。因为是知青,列车长没让他交补票费。

到了邯郸,在汽车站买票时,我才发现自己挎包里的钱连同那个塑封日记本都不见了,这个时候,我心里犯开了嘀咕:我的车票和钱都在挎包里装着,车票咋跑到姚文成手里去了?我怀疑是他把我的钱和日记本也偷走了。

看我没钱买邯郸到永年县的车票,姚文成就帮我买了一张车票。可我心里一点都不感激他,甚至对他恨之入骨,恨他不该偷我的钱。同学们得知我的钱被偷了,都责骂那个该死的扒手,一个女同学还附在我耳边说:“春玲,你的钱不会是被姚文成偷走了吧,要不然你的车票咋在他手里……”

回到知青点后,我把挎包里的东西都倒在了炕上,翻找我的日记本,可挎包里根本就没有那本日记本。这个时候,我突然想起来了,在天津检票上车后,我把车票夹在日记本塞进了挎包,可觉得不安全,又把日记本连同车票装在了棉袄里面的衣兜里,还用别针别住了衣兜上口。

想到这,我赶紧解开棉袄扣子,取下别在衣兜上的别针,掏出那个日记本,车票和钱都在里面。那一刻,我心里有感动更有愧疚,姚文成帮了我,我竟然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吃过晚饭,我把火车票钱和汽车票钱一并还给了姚文成,很亲切说了一句:“文成弟弟,谢谢你。”

经历了这场误会,我突然发现姚文成是一个勤劳善良又有爱心的人,他从天津带来的糖果都分给了乡亲们,还买来了不少铅笔和橡皮,也都送给了在学校读书的孩子们。

那年的麦收时节,一天收工回家时,我们三名女生又爬上了拉麦子的那辆马车,坐在了高高的麦垛上面。快到场院的时候,车轮轧在一块石头上,我没抓牢捆绑麦子的绳子,一下子从上面摔了下来,躺在地上不敢动弹了。

图片来源网络

我在地上躺了足有五分钟,才勉强坐起来,可腰部酸痛,不敢站立,也无法行走。姚文成看我不能行走,就小声问我:“春玲姐,要不我背你回去?”无奈,我只好让姚文成背我回到了知青点。

回到知青点,姚文成赶忙叫来了老中医张大爷,张大爷按了按我的腰和臀部,然后让我活动了一下四肢,他说应该没啥大事,躺一晚看看,不行的话就到县医院拍个片。

躺了一晚,我奇迹般地站了起来,虽然还觉得腰部酸痛,但能走路也能弯腰,应该是没啥大事。在家歇了两天,第三天我就上工劳动了。那次事故以后,队长就发话了,以后不允许任何人再坐拉麦子的马车。就算队长不发话,我再也不敢坐拉麦子的马车了。

那年秋后,邯郸棉纺厂招工,我们三名女知青去棉纺厂当了纺纱工人。离开李固大队那天,我把我的初中课本和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还有一些其他书籍都一并送给了姚文成,我知道姚文成喜欢看书,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他,就把我心爱的课本和小说送给姚文成留作纪念。

两年后,姚文成突然出现在了我面前,他到棉纺厂找我来了。原来他们几名男生也招工进城了,姚文成到邯钢当了一名炼钢工人。棉纺厂距离钢厂虽然很远,姚文成隔一个月就来看望我一次,每次来都给我带一盒点心或好吃的东西,他说感谢我送给了他那么多书,那些书陪伴他度过了很多寂寥的日子。

恢复高考后,我和姚文成一起参加了考试,结果他考上了邯郸师范(那时叫省立师范学校),我落榜了。遭遇了落榜的挫折,我没气馁,第二年再考,结果又没考上。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我也就放弃了。

一晃就到了1980年,看其他同学都处对象了,我也着急了,最关键的是我父母总催促我,让我感到压力很大。

姚文成师范毕业后在一所中学当了数学老师,他任教的学校离我们棉纺厂不是太远,每到星期天,他就到厂里来找我。

那年暑假的一天,姚文成来看我,赶上我休班,他就对我说:“春玲姐,咱回李固看看李队长和乡亲们吧,离开好几年了,一次也没回去过呢。”“好呀,我也有这个想法。”我确实也有这样的想法。姚文成给李队长买了两瓶酒,买了点心糖果,还买了一条香烟,回去的车票也是他买的。

在回李固的路上,我对姚文成说:“文成弟弟,你也不小了,也该找个对象了,我们纺纱车间都是漂亮姑娘,你说你想找什么样的,我给你介绍一个。”“春玲姐,我就想找一个你这样的对象……”姚文成话没说完,脸就红了。

就这样,我和当年的“鼻涕虫”坠入了爱河,很快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1999年春天,单位减员,我成了下岗工人。当时我的心情特别差,把自己关在屋里哭了半天。姚文成安慰我说:“下岗的又不是你一个,好赖我的工作稳定,不会下岗,就算你啥也不干,我的工资也能供孩子读书也能养家,比起夫妻俩双双下岗的,咱这算幸运的。”

在姚文成的劝说下,我休息了几天,买了一辆三轮车,到菜市场当起了菜贩子,一天也有一二十块钱的收入。2009春天,我办理了退休手续,又在菜市场干了五年,等姚文成退休后,我俩一起回到了天津。我们的女儿在南开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天津,我们退休后回天津生活,是早就计划好的。

图片来源网络

我的知青往事和情感生活经历就跟大家分享完了,感谢第二故乡的乡亲们当年给了我们很多关爱和照顾,也感谢我的爱人姚文成,他让我的生活充满了美好和快乐,他给了我一个温暖幸福的家。

作者:草根作家(根据孙春玲女士讲述整理成文)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