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FSD入华提速,或将受TikTok事件影响!

假期之前,美股特斯拉股价大涨15.31%!一夜之间市值猛增5947亿人民币。

今日有消息称,特斯拉无人驾驶出租车或将在国内道路实测。特斯拉作为一家美国企业,在国内的待遇空前!

马斯克4月底出访大陆,收获颇丰。

首先,中国总理李强接见了马斯克,称特斯拉上海工厂是中美合作的典范。联系到之前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大领导的讲话中对于中美关系的表述,“两国应该做伙伴,而不是当对手”,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俨然已经成为中美关系的形象工程。

其次,特斯拉在国内的数据安全受到官方的盖章。在马斯克抵达北京的4月28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发布《关于汽车数据处理4项安全要求检测情况的通报(第一批)》,特斯拉赫然在列也是唯一外资车企,特斯拉上海生产的Model3、Model Y也都符合汽车数据安全的要求。此前中美关系紧张时很多地方的政府、国企和事业单位以国家安全为理由,担心特斯拉摄像头乱拍摄并将影像传回美国,禁止让特斯拉停放,现在没有了担心的理由。

最后,特斯拉完全自动驾驶在中国落地进程加速。马斯克29日刚飞走,就有消息人士称,特斯拉在大陆的完全自动驾驶FSD将采用百度提供的高级辅助驾驶地图。这意味着特斯拉在为完全自动驾驶入华做更充分的准备,入华进程或将提速。

虽然在会晤李强总理后的官方新闻中没有提及这项内容,但是和百度合作的新闻显然和特斯拉完全自动驾驶落地有脱不开的干系。国内商用的地图数据都是境内公司采集和发布,特斯拉完全自动驾驶在国内无法用谷歌地图,必须得选一家大陆地图数据供应商。这意味着,特斯拉正在为在大陆推出完全自动驾驶做实质性准备。

同时,在4月29日,特斯拉用户APP显示,特斯拉中国官方的FSD购买页面描述由“稍后推出”改为“即将推出”。

特斯拉目前的完全自动驾驶技术的路测水准是独一档的。国内用户还用不到,我们可以看国外路人上传的视频,视频里汽车本身的操作非常流畅细腻。

借用评论区已经收到免费试用并体验过的网友的一句话,上下班通勤可以完全不用介入。这个评价已经非常高了,因为完全自动驾驶跑在高速上是最简单的,初级的版本就很流畅,很多车企目前都能做到,但是车流量大相对缓慢的城市通勤路况才是真正考验技术并且能给车主节省精力的使用场景。买一台车,每个月花700多块钱雇一个AI司机,这就是目前特斯拉正在极力营造的用户体验。

特斯拉在2月份推出了V12.1.2 Beta的端到端FSD,采用全栈神经网络实现。这个方案和以往完全自动驾驶方案最大的不同在于,它能够不断学习视频资料自我迭代。以往的方案是分模块的,感知、规划、控制一步步来,软件采取人工编码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形式,且人工编码存在较高的占比,尤其是规控环节,大部分车企还依赖规则驱动、传统算法和手工编码。以往方案严重依赖于人工干预。现在的方案相当于一个输入端口,中间是一个黑箱,另一边直接输出。这个方案本质上和大语言模型类似,都是系统在学习了海量的内容资料之后,直接生成一个模型认为适合当下场景的方案。

特斯拉完全自动驾驶正在北美大力推广,接下来将是欧洲、中国和澳洲。虽然特斯拉完全自动驾驶目前看起来非常具有吸引力,但价格也不便宜,而且吸引新用户也不是光靠嘴说就能让人下单。近期特斯拉在北美加大营销力度。首先将买断价格从12000美元下调至8000美元,其次把包月价格从199美元下调至99美元。最后,直接给所有用户送了一个月免费体验卡。

欧洲大约是2025年上线。X 平台博主 @Florian Minderop 表示,欧盟已经在刚刚举行的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WP.29)上通过了新规,确认特斯拉 FSD 欧洲版将于 2025 年登陆欧洲市场,这一消息还得到了 @Teslascope 的证实。@Teslascope 还补充道,特斯拉 FSD Beta 测试版可能会从今年 10 已开始在欧盟部分地区进行测试。

特斯拉在大陆暂定的完全自动驾驶推出时间节点是今年夏天。

个人认为速度不会这么快,要到秋冬季节甚至更晚才有落地可能。因为需要用中国区的数据重新对系统进行训练。即使现在监管放行,接下来的时间安排也很紧张。此前特斯拉的方案是将国内数据传到国外进行训练,毫无疑问没法通过。为了配合数据安全的监管,特斯拉从2021年开始用户行驶数据就已经存放于上海特斯拉数据中心。而且在国内训练需要更多的高端AI芯片做算力支撑,特斯拉能否将大量高端AI芯片带入国内也是个问题。

这次马斯克中国行让特斯拉获得中国官方背书的数据安全认证,那么特斯拉国内完全自动驾驶落地国内的方案大概率在本地训练,即特斯拉用存放于上海的用户驾驶数据在当地进行模型训练。现在已经4月底,从特斯拉完全自动驾驶模型引入中国到完成足够的数据训练,再到实际测试,最后上线, 9月份之前做完以上工作内容,时间似乎有些不太够用。

在特斯拉完全自动驾驶加速落地的同时,国内企业也在发力布局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单一汽车市场,未来的行业趋势是电动化和智能化,而自动驾驶是未来竞争的焦点所在,国内企业奋勇争先。

现在国内自动驾驶的竞争者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车企躬身入局、互联网公司如百度和滴滴、自动驾驶创业公司如即将上市号称估值85亿美元的小马智行等等。这里我们主要关注车企的动态。

国内车企在聚焦城市NOA,相对复杂但使用频率最高的场景。城市NOA是衡量汽车智能驾驶水平试金石已经形成业界共识。

华为去年底在问界M9搭载HUAWEI 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今年4月又推出乾崑ADS 3.0。2.0版本配置如下:192线激光雷达,通过GOD(通用障碍物检测)网络2.0和RCR(道路拓扑推理网络)网络2.0,可精准识别车辆、行人、交通设施与标识、桩筒等。余承东号称,不依赖高精地图,全国都能开。乾崑ADS 3.0,采用GOD网络负责感知,PDP网络负责预决策规划,东风、长安、赛力斯、江淮等都有合作潜力。

小米汽车SU7的发布会上,雷军也官宣城市领航NOA推进方案。5月开城计划: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苏州、南京、成都、西安、武汉。另外,今年8月全国主要城市都将开通城市NOA。将在今年底开通100个城市领航NOA。

奔驰、蔚来、小鹏、理想、阿维塔等主机厂,以及供应商领域的毫末智行、英伟达等,也纷纷拿出了城市NOA的规划。

在行业规则方面,国内自动驾驶准入标准正在快速建立。11月17日工信部等四部委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对L3/L4准入和上路试点项目的申报方式、测试要求、责任界定等内容进行规范后,已有十余个汽车品牌获得了“L3级自动驾驶测试牌照”,其中包括奔驰、宝马、问界、比亚迪及路特斯等。

目前为止自动驾驶普及率还非常低,一片蓝海。Canalys报告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全球配备L2+辅助驾驶功能(ADAS)的轻型车销量达到63万辆,搭载率达3.1%,2024年有望达到5.5%。中国市场L2+渗透率连续三个季度全球第一,在2023年三季度达到5.7%。

昨天下班突然发现在社交媒体上的特斯拉完全自动驾驶实测视频推送量大增,平台连续给我推荐了好几个这样的视频。背后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此前马斯克访华特斯拉得到中国官方的数据安全盖章后,在特斯拉在国内外互联网上已经不是敌对势力的范围,相应的传播限制会少很多,平台推流权重更高了;其次,特斯拉完全自动驾驶入华之前也需要加大营销力度,或许是特斯拉自己正在进行更多的广告投放。

特斯拉完全自动驾驶入华或许会受到TikTok在美国的境遇影响。此前美国已经通过法案,让TikTok美国业务要么在一年内关闭,要么出售给其他人。现在TikTok在联邦法院起诉《保护美国人免受外国对手控制应用程序法》违宪。美国拜登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扼杀一家中国企业在美国的生存空间,我们这边如果给特斯拉大开绿灯,虽然格局上略胜一筹,但是无法让美国拜登当局有所忌惮。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讲,特斯拉完全自动驾驶入华加速,但也没有那么快。

比较靠谱的一个方案是,先放开其在国内的道路实测和数据训练,时机成熟再让其推送给用户。马斯克之前曾宣称要在8月份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或许在国内也将做相应的道路测试,但在国内放开一时半会不太可能,因为无人驾驶出租车和传统出租车司机抢饭碗,即使年内技术上具备很大可行性,出于保就业的原因,暂时也没有在国内放开的可能性。但是对于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国内持开放和鼓励态度,所以特斯拉在国内做运营测试或许会被放行。之前特斯拉完全自动驾驶没有入华,现在有了入华契机,给国内车企带来竞争压力,客观上也会促进国内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

无论如何,特斯拉完全自动驾驶离在国内落地越来越近,无人驾驶时代已经触手可及。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