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区法院“全链条”式精准服务 守护企业“稳稳的幸福”

重庆之声5月8日讯 环境如水,企业如鱼;水凝冰则鱼沉,冰融水则鱼悦。

近年来,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九龙坡区人民法院聚焦“诉前、诉中、诉后”影响企业发展的司法堵点、难点和痛点,全链条、多维度破解辖区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为辖区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如鱼得水”的暖企环境。

诉前鉴定+诉前调解,营造企业发展“暖环境”

“感谢法院和律师调解工作室,没想到拖了3年多的货款,仅用1个月就促成我们达成调解协议,悬着的心也终于有了着落。”某商贸公司负责人在九龙坡区法院驻所律师调解工作室内由衷地感谢道。

不开庭就能快速化解矛盾纠纷,得益于九龙坡法院联合区司法局、区律工委首创的“双轨制”律师调解工作制,即分别在法院和辖区8家律所设立律师调解工作室作为多元解纷平台,灵活高效解决矛盾纠纷。

此前,重庆某建筑公司在建设项目中陆续向重庆某商贸公司购买五金件材料。然而,商贸公司持续供货,建筑公司却拖欠货款高达34万余元。尽管后续支付了部分款项,但仍有27万余元尚未结清,建筑公司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九龙坡区人民法院受理该案后,立即对案情进行研判。分析认为,双方存在未签订书面供货合同、供货周期跨度长、未进行有效对账等诸多问题,总体法律关系比较复杂,如果诉讼,不仅耗时长,诉讼成本高,还有证据不足被驳回的风险。

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立案庭充分运用“双轨制”多元解纷机制,将该案委派给重庆远沐律师事务所律师调解工作室进行调解。

经过耐心细致调解和反复沟通协商,最终双方达成一致,仅耗时1个月,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案件以调解方式终结后将予以司法确认,不仅能为双方当事人节省大量诉讼和代理成本,也能确保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和及时履行。”九龙坡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冯遮霜介绍说。

对于一些需要司法鉴定的可调解案件,法院还提供诉前鉴定服务,为尽快确定原告损失为案件处理提供专业参考意见。

着眼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建立“双轨制”律师调解工作室以来,律师调解工作室共调解案件2306件,调解成功638件,调解成功率27.67%。

繁简分流+云端庭审,推动快审快判“加速度”

“群众打官司,首先要求的是公正,同时也希望越快越好,”九龙坡区人民法院速裁庭庭长朱春霖说。

对于调解无果或不适宜调解的案件,法院建立专业团队推动民商事案件的繁简分流和速裁快审,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快立快审快结,实现涉企案件审理提速。

去年,九龙坡区人民法院快速审理了段某某等诉四川某保安服务有限公司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案。

考虑到该案案情简单、权利义务关系明确,案件很快在立案时提前分流至速裁团队。

由于双方分别位于成渝两地,承办法官积极与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协调,实现跨域在线庭审。

在两地法院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对成都当事人的诉讼引导和证据审核,并组织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耗时不到一个月,快速追回段某某等15人被拖欠工资。

“优化营商环境,一头是企业,一头是劳动者,通过法治依法规范企业用工行为,推动企业守法经营,是我们法院的重要职责。”审管办干警李静介绍,目前商事类案件类型多,涉诉主体广泛,但多数集中于金融借款、信用卡、买卖合同等,约占了立案庭商事总收案量的44.89%。针对部分共性案件,法院将选取个案作为示范案件进行公开庭审,形成示范性裁判,确定类案裁判参考标准,推动案件快速化解。

如果判决后,却一直拒不执行,怎么办?九龙坡区人民法院多部门协作建立联动机制,并搭建网上查控系统,实现一键网上查询、网上查封。

同时,在确保办案质量和效果的基础上,法院还将速裁类案件的审理质效纳入干警绩效考核中,激发干警办案热情。

精准判决+以案释法,擦亮司法为民“新名片”

重庆,是火锅之城,然而,随着火锅产业的蓬勃发展,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

在一起涉及火锅公司股东知情权的纠纷案中,该火锅食品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周某在卸任法定代表人和董事后,多次以股东身份要求查阅公司的三会记录、财会报告等重要资料。在被公司拒绝后,周某一怒将公司告上法庭。

公司方抗辩称,周某因被免职而心怀不满,试图通过查账干扰公司运营。而周某则主张公司现任法定代表人存在违法行为,拒绝股东查账,损害了股东和公司的利益。

在案件陷入僵局时,办案法官王超审理发现,周某不仅是被告公司的股东,还经营着一家与该公司业务高度重合的餐饮公司,主营业务存在实质上的竞争关系。周某要求查阅公司核心经营数据的财会账簿,有可能使其获知被告的商业信息,进而使得被告公司在业务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损害被告公司的合法利益,其目的存在不正当性。基于这一发现,法官王超依法支持了周某查阅财务会计报告等基础资料的请求,但驳回了其查阅财会账簿的请求。这一判决既保障了股东的知情权,又避免了股东滥用权利损害公司利益,保护了名营企业合法利益。此案例因其典型性,入选了重庆法院商事审判的十大典型案例。

“股东权益、公司类纠纷案件普遍存在法律关系定性难、审理周期长、上诉率高的难题。”民二庭副庭长郑兴隆介绍,针对此类案件,九龙坡区人民法院以专业化为导向,组建“1名副庭长+2名审判经验丰富的员额法官+2名法官助理”的专门审判团队,增强专业化审判效能。

大企业的案件要办,涉及小微企业的疑难纠纷同样也要办。九龙坡区人民法院在办理涉中小微企业案件时,始终坚持“如我在诉”为民情怀,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贯彻依法平等保护原则,努力让案件当事人感受到公平正义。

去年年底,九龙坡区人民法院法官钟雨锋收到了两面特殊的锦旗。该案原告系机电市场一商户,从2020年起就向被告供货,但一直未能收齐货款,遂起诉至法院。

承办法官钟雨锋考虑到双方均系民营企业,为起到“审理一件、普法一片”效果,将“车载便民法庭”开到机电市场,现场审理该案,为今后类似纠纷的妥善处理提供参考。同时,应双方当事人申请,承办法官就双方另一起买卖合同纠纷,进行一并处理,最终原告被告双方对处理结果纷纷点赞。

来自原、被告双方的两面锦旗,承载的不仅是老百姓对法官的认可和鼓励,也是对法院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切身体会,更是九龙坡法院全力优化营商环境的缩影。

司法为民,服务大局。九龙坡区人民法院多维度破解辖区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全面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环境,守护企业“稳稳的幸福”。

重庆之声记者康桥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