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兴林富民的生态名片 —— 我市高质量推进国储林建设纪实

30余亩中山杉似一道坚实屏障,挡住黄河滩扑面而来的风沙;似一块巨幅绿绸,为单调的平原增添了流动起伏的风景。位于濮阳县海通乡甘称湾村,成片的中山杉中,一座书有“河南第一林”字样的石碑,骄傲地昭示着自己的荣耀身份。

“河南是最早启动国家储备林建设的省份之一,濮阳则是河南第一个开建国储林的地区,这里是濮阳首个种植国储林的地块,所以叫‘河南第一林’。”市林业调查规划队队长、高级工程师何多丰说。

“河南第一林”,只是我市其中一个国储林地块。自2017年我市国储林项目在全省率先落地以来,林业部门充分利用国家为国储林项目制定的优惠政策,大力实施林业生态重点工程,累计实施项目规划面积75697.69亩,不仅成为全市稳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碳库,而且用林业经济“掘进”21亿余元,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

绿起来:绿色工程筑就濮阳生态屏障


“中山杉不仅挺拔高耸,而且树形柔美,有种独特的气质,同时对环境的适应性也好。”站在濮阳县渠村乡渠村大闸前,何多丰向记者介绍着中山杉的好处。记者看到,在水渠沉沙池旁的公路边,整齐地栽植着几排中山杉,青翠枝叶笔直挺立,给人挺拔伟岸之美。

渠村大闸不远处,就是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引水口。顺着引水口沿渠一直走到清丰县,两旁成排成排的树林,不仅起到美化作用,更以可贵的生态效益保证把一池清水送往雄安。

市林业局二级调研员王少鹏介绍,国储林是指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对优质木材的需要,在自然条件适宜地区,通过人工林集约栽培、现有林改培、抚育及补植补造等措施,营造和培育的工业原料林、乡土树种、珍稀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等多功能森林。国储林建设,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理念的生动诠释,对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底,省林业厅把濮阳作为全省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的试点市,我市国储林建设由此拉开序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国储林建设作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大事和生态濮阳战略的重要基础工程来抓。为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我市成立了国储林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各县(区)成立相应工作机构,明确责任主体,细化项目台账,层层压实责任。同时,我市还相继出台了《濮阳市国家储备林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濮阳市国家储备林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等方案、办法,强化项目管理,保证工程进度,确保林木质量,促进了国储林建设的稳步推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市积极适应国家政策变化,厘清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尝试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担保贷款、PPP等国储林项目融资模式,保证了全市国储林项目不因国家政策变化而停滞。

自国储林项目实施以来,我市一手抓进度,一手抓质量效益,力争将项目建设成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示范性工程,让国储林基地成为濮阳人民的幸福资产、各级政府的优良资产。优选乡土珍贵树种和高价值树种、常绿树种,筑牢国储林项目高价值基础;科学合理搭配,实行混交与复合种植、林苗一体等高效模式,提高项目用地使用效率;坚持高质量造林,所用苗木必须有“一签两证”,且全部采用良种壮苗,坚持全冠造林;加强后期管护,确保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此外,我市还秉持生态储备、综合求效发展思路,基地造林优选适生性好、价值高和碳汇能力强的乡土树种、珍贵树种作为项目主栽树种。目前,全市已累计完成项目营造林近6万余亩,造林树种50余个,涉及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范县、台前县及经开区等。“在国储林建设的助推下,目前我市林木种质资源和森林景观资源丰富,资源可利用规模与价值空间潜力巨大,为濮阳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种质基础,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多更优质的生态产品。”王少鹏说。

富起来: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上面是成片成片的香椿、杜仲、皂角、刺槐等高大树木,下面则种植着射干、板蓝根等中药材,间或还能看到鸡、鸭、鹅、羊等,这是记者在经开区国储林基地新习片区看到的场景。

羊肚菌种植户张一迪,在这里承包了300亩国储林,在林下种植羊肚菌。80余座羊肚菌温室大棚内,一朵朵羊肚菌破土而出,菌盖饱满肥厚、菌柄光滑如玉,阵阵菌香沁人心脾。“我的羊肚菌都卖到四川,亩产值可达3万元到4万元。”张一迪说。

经开区森茂林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志伟介绍,新习片区共有国储林3700亩,整个经开区共有国储林8000余亩。近年来,经开区积极探索国储林经营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效果可观。

经开区是我市国储林林下经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科学利用国储林林荫空间,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有效推进林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走出了一条“不砍树也致富”的绿富共赢之路。

市林业技术工作站站长成濮生介绍,我市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省林业局关于林下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结合濮阳森林资源分布现状,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林下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发展模式和保障措施,引领全市林下经济科学发展。

市林业局组建由县级干部带队的林下经济专班,通过理思路、选模式、定方案、强服务等举措,着力推进林下经济高效发展。各县(区)成立相应工作专班,按照全市工作部署,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全面推进工作落实。

在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市以国储林基地为抓手,注重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围绕各县(区)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明晰不同区域林下经济发展重点,结合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大力发展林药、林菌、林蚓、林禽等林下种养模式。南乐县、范县、经开区充分利用国储林林下空间发展中药材种植,台前县、范县在黄河大堤淤背区集中连片发展林下蚯蚓养殖,均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在各县(区)不断探索特色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市林业局组织开展市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评选活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培育选树一批产业规模大、资源利用率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通过命名授牌、观摩交流和宣传推介,辐射带动林下经济发展。同时,市林业部门加大服务力度,定期举办全市林下经济技术培训班,采取现场观摩学习和室内专家授课的方式,对重点示范基地和林企林农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林下经济从业人员发展能力。组建专家服务团队,深入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将林下经济先进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助力产业发展。

林下经济的发展,既有效扩宽了群众的就业门路,又增加了群众的经济收入,成为推动林农增收与生态稳固共赢的重要途径。全市林下经济综合产值达21亿元,让群众身边的“绿水青山”有效转化为“金山银山”。

美起来:林景相宜扮靓大美濮阳


5月,正是濮阳最美时;5月,也是濮阳国储林风光最旖旎时。

行走在濮阳县国家储备林基地,中山杉、七叶树、白蜡等树种通直粗壮、根根挺立,郁郁葱葱、直刺云霄。阳光透过这些高大的树木洒落林间,昆虫窸窣、鸟鸣啾啾,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生机盎然的世界。

行走在范县黄河大堤,目光所及之处,一排排树木繁花,将黄河大堤装扮成一道亮丽风景。国储林建设中,范县致力于打造黄河大堤生态廊道样板,强化“造林即造景、绿化即美化”工作理念,高标准设计、严要求施工,打造绿化精品,把黄河大堤生态涵养带打造成一条多树种、景观美、功能强、效益高的生态廊道,绘就出一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画卷。

我市注重将国储林建设和绿化美化相结合,打造别样的生态美景。与森林濮阳建设有机结合,极大提高了全市森林覆盖率,为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提供有力保障;与乡村振兴战略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大力推进森林乡村建设,切实提升了乡村绿化美化水平,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与“四水同治”有机结合,统筹林网、水网建设,扩大了湿地面积,打造了林水相依、水清岸绿的生态景观;与“四好农村路”建设相结合,在公路两侧实施绿化美化工程,成功打造一批“一条大道、两路风景、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常年舒美”的多彩长廊。像濮安河两侧濮开清沿线约80公里高标准生态长廊、濮阳县河南第一林中山杉片林、清丰县G341楸树林带、南乐县G342杜仲林带、范县王楼水美乡村片林、台前栖凤森林公园、经开区新习香椿五角枫等一批林业示范工程,均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

“濮阳国储林建设,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生态储备、助农致富,不断探索创新,走出了平原地区高效益、高质量、可持续的林业生态产业发展之路,交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濮阳实践的亮丽答卷。”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晁自强的话,概括了几年来濮阳国储林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彰显了国储林建设对濮阳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

来源:《濮阳日版》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