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披露中菲录音记录后,菲律宾信誉已破产,马科斯对华口风变了

随着中菲在南海问题上展开的博弈持续升级,越来越多的信息得到了公开。只不过,目前所披露的消息,无一不指向马科斯政府背信弃义。据《环球时报》援引美媒彭博社7号发布的报道,该媒体对外披露了一段据称是中菲两国高级官员,围绕着仁爱礁菲方坐滩军舰运补问题进行磋商的通话录音记录。在这段记录当中,明确记录了我国当初向菲律宾提出的君子协定,以及同马科斯政府就运补问题达成的“新模式”。

根据记录内容显示,当时负责磋商的菲律宾西部军区司令卡洛斯,同意用“新模式”处理菲律宾军方对坐滩船只的补给行动。卡洛斯还提到,菲律宾国安顾问、防长以及总参谋长,都对中方提出的“新模式”表示认可。这段记录的出现,无疑是对此前马科斯政府公然否认“君子协定”以及“新模式”存在的有力回击。翌日,《环球时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美媒报道中披露的内容是真实的。

而且就是发生在今年1月3号,我国官员与菲律宾西部军区负责人的通话。美媒负责曝光,中媒负责证实,这套出乎意料的“组合拳”,打得马科斯政府猝不及防。面对国际媒体的连番追问,菲律宾国防部只能对外宣称,“通话事件”当事人卡洛斯“正在休假”。与此同时,菲律宾军方对美媒曝出的通话记录内容矢口否认,一口咬定这段录音是“经过伪造的”。不过根据菲媒《马尼拉时报》援引该国外交部9号发布的最新声明,马科斯政府口风有变,他为自己找出了一套新的诡辩之词。

菲律宾外交部在声明中宣称,外国驻菲外交官应当遵守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尤其是“不干涉东道国内政”。除此之外,身处漩涡中心的菲防长特奥多罗还倒打一耙,诬称我国驻菲大使馆违反了《反窃听法》。乍一看马科斯政府的最新回应,似乎事情已经演变成一场“窃听风云”般的闹剧。

但是从对方近乎歇斯底里般的回应中可以看出,马科斯政府已间接证明中方的证据是可信的。只不过菲方找不出更好的理由为自己辩解,只能用胡搅蛮缠的转移关注点去混淆视听。首先,仁爱礁问题属于两个主权国家的领土争端,无论哪个角度都不能被视为菲律宾的内政。其次,在正式外交场合下进行会议记录,是国际外交的通用规则,尤其是在双方没有达成书面协议的情况下,会议记录可以保障双方的利益,不会因为一面之词而蒙受损失,所谓的“窃听”根本无从谈起。现实情况是,面对确凿可信的事实记录,菲律宾既不愿意承认曾经说过的话,也找不出别的办法转移话题。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我国同菲律宾在包括仁爱礁在内的一系列涉海争端,不是光靠讲道理、摆事实、拿证据就能解决的。因为这场博弈的底层逻辑,是美国要利用自己的军事霸权,限制中国在南海的活动范围,削弱南海作为我国“堡垒海域”的能力。

换言之,今天中国向全世界展现出来的这些内容,是为了今后采取实质性反制做铺垫。届时,菲律宾将切身体会到,完全站在一个大国的对立面会面临怎样的压力。更关键的是,此次菲律宾在全球面前失信的做法将对自身的国家信誉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