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传大爱,10年间全区涌现出14.4万户最美家庭

家风是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社会的价值缩影。 5月9日,“最美家风润万家”——广西最美家风故事分享活动在广西广播电视台演播室举行。10组来自全区各地的最美家庭代表站在聚光灯下,用一个个充满感动、令人钦佩的家风故事沁润人心。据介绍,广西自2014年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以来,全区已涌现出14.4万户最美家庭。

家,如同落在心里的一束光,总能带来不竭的勇气,让人无畏风雨,乘风破浪。当身着警服、坐在轮椅上的马霄被同样身着警服的儿子推上舞台时,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22年前的一场车祸,让我变成了一个残疾人。如果没有妻子的坚守和付出,就不会拥有现在的幸福生活。”马霄轻轻握着妻子何兰玲的手,动情回忆过往。

马霄是百色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民警。当年车祸发生时,其儿子马星尚且年幼,妻子何兰玲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全家的生活重担。然而,从一个奋战在禁毒一线的警察,到一个终日躺在床上高位截瘫的残疾人,残酷的现实让马霄一蹶不振,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马霄(右二)将获得的荣誉献给妻子,一家人深情相拥

最终,在妻子的开导和鼓励下,马霄将挚爱的禁毒事业搬到网上,利用网络宣传缉毒、戒毒知识,并在网上帮助和开导吸毒人员。如今,马霄被称为轮椅上的“禁毒英雄”,其微博“粉丝”量达355万,儿子马星也沿着父亲的足迹成为一名警察。马星动情地说:“选择警察这个职业和穿上这身警服,是因为父亲长期以来都是我的骄傲,他的事迹一直激励着我。”

曾受到蓝绍会(中)帮助的留守儿童黄智勤(左一)表达感激之情

蓝绍会一家生活在来宾市忻城县北更乡塘太村。虽然个头不足1.5米,但蓝绍会的身上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30多年来,蓝绍会心里不仅装着小家,还装着村里的“孤寡老人之家”和“留守儿童之家”。在丈夫的全力支持下,蓝绍会带领妇女脱贫、为困难群众服务、温暖留守儿童,用爱心书写了一篇助人为乐的“大文章”。

当天,曾受蓝绍会照顾,得以顺利完成大学学业的黄智勤也来到活动现场。“谢谢会妈妈对我的无私帮助和关爱,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也是你们的善举改变了我的命运,让我能追逐自己的梦想。”黄智勤始终牢记蓝绍会教育大家要做一个善良友爱的人,他承诺道,今后会尽己所能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蓝淋(右二)分享家风故事

家的单位很小,传承的力量却很大。来自南宁市马山县的蓝淋家庭是一个融合壮、汉、瑶、布依4个民族的大家庭。蓝氏家族祖上就有经营染布绣花及缝制日常衣物的传统,家中长辈更是制作壮族刺绣、壮族服饰的高手。从小的耳濡目染,让蓝氏兄妹萌发延续这门技艺的愿望,并一起成立了壮美坊壮绣手艺厂,让濒临失传的千年壮族刺绣技艺得以焕发新生。

蓝淋家庭在活动现场展示壮绣技艺

常言道,“家和万事兴”。和谐的家庭让蓝淋一家能够更加安心地传播民族骄傲,用一丝一线织就幸福的生活画卷。在活动现场,蓝淋一家现场展示了壮绣技艺,并带来了几幅代表性作品,包括象征民族团结的《石榴花开》,以及特别为活动最新创作的《最美家风》。未来,蓝淋一家将继续用精巧的双手,让更多的人认识壮族刺绣,爱上传统技艺之美。

来源 | 南宁晚报·南宁宝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蕾/文 宋延康/图

编辑 | 李雅晴

校对 | 李冬莉

审核 | 罗琼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