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经典智慧:公职人员应该是民众的朋友,而不是民众的上司

公职人员应该是怎样的人?这是整个社会都需要考虑的问题。在我们这个社会,公职人员必须是人民的公仆,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榜样。而这样理念的建立又是如何而来的呢?它是我们遵照教员的要求不断探索得出来的重要结论。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教员就《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对此有非常精彩的阐述。他说:公职人员“在政府工作中,应该是十分廉洁、不用私人、多做工作、少取报酬的模范。”“在民众运动中,应该是民众的朋友,而不是民众的上司,是诲人不倦的教师,而不是官僚主义的政客。”

教员在这篇文章中所说的这段名言,深刻揭示了公职人员在政府工作和民众运动中的应有态度和行为。作为公职人员,廉洁是重中之重的准则,要以身作则,不为私利,多做工作、少取报酬,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这种廉洁自律的品质不仅代表了个人的道德水准,更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教员这一名言教导我们,在各项工作中,公职人员不能高高在上,而应成为民众的朋友和诲人不倦的教师,而不是权威的上司或官僚主义的政客。作为民众的朋友,公职人员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帮助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真正和人民群众站在民众一起,切实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与人民群众心连心、手拉手,同呼吸、共命运。

教员这一名言谆谆告诫我们,在推进社会发展进步进程中,公职人员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时刻保持谦逊公正和无私奉献的态度和精神,时刻警醒自己不忘初心,牢记宗旨,努力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只有树立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才能真正推进社会的发展进步。在这方面,教员等老一辈给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从人类历史长河来看,发展是永恒的主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每个公职人员的孜孜追求。愿每一位公职人员都能铭记教员的这一名言,牢记宗旨、勤政为民,心怀感恩、矢志奉献,以百折不挠的精神担当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不负人民的期望,为实现更加美好的明天而不懈努力。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