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城堡”是救援神器!国家消防局湖南机动队水域救援演练有哪些“黑科技”?

“砰”的一声,抛射弹被发射,迅速将目标物品送到了“被困人员”手中;外形像儿童乐园充气城堡的自扶正救援艇在强劲马达的驱动下,在湍急的水面行驶自如,要看似乎会侧翻却很快稳住。

5月11日,国家消防救援局湖南机动队伍水域救援演练在长沙兴马洲渡口举行,60名成员进行了翻船自救、舟艇队列、无人机抛投救援等多个科目的演练。

演练现场,这支队伍带来了哪些黑科技?

60名成员在湘江流域长沙段带来8个科目的水域救援演练

5月11日,长沙兴马洲渡口。上午10点,60名成员集结完毕,他们来自国家消防救援局湖南机动队伍特勤分队、长沙分队、衡阳分队。当天上午,成员们要参与国家消防救援局湖南机动队伍2024年水域救援演练。

记者了解到,此次实战综合演练现场模拟“湘江流域长沙段发生洪水险情,兴马洲被洪水围困,洲上人民群众受到极大威胁”的场景,国家消防救援局湖南机动队伍携带专业救援装备马上赴现场将洲上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并搭建帐篷进行临时安置。

演练主要开展远距离抛投器、自扶正激流救生舟、气垫运输船、无人机抛投救援、水上机器人救援、无动力翻船自救、“O”型环绕及编队行进等8个科目演练。现场,这支队伍还带来了一些“黑科技”。

△自扶正救援艇

外形像充气城堡的自扶正救援艇有很强的稳定性

“这里有人落水!”接到命令后,救援成员们兵分两路,其中一组成员用无人机找准落水者位置并抛投救生圈,不一会儿,救生圈就准确地投给了“落水者”,对方被成功救上岸。另一组成员则操作着小巧且能快速移动的水上机器人,整个救援过程迅速且顺利。

如果遭遇大风大雨等极端天气,造成水流湍急的局面,普通的救生艇估计无法胜任救援任务,这时就需要自扶正激流救生舟出场了。自扶正激流救生舟又叫自扶正救援艇,适用于极端恶劣条件和高难度环境下运送人员物资,前往普通船只无法到达的激流、海中巨浪和滚水坝等地方实施救援。

现场这艘自扶正救援艇为红色艇身,充气后的横截面呈三角形,远看像一个儿童乐园里的充气城堡。但千万别被它柔弱的外表所欺骗了。正如它的名字一样,自扶正救援艇在运行时,如果遭遇船身倾倒,会自动迅速回正并能再次轻松点火。

为什么自扶正救援艇具有这么强的性能?国家消防救援局湖南机动队伍长沙分队副中队长张博远介绍,相对于皮划艇,自扶正救援艇的底座比较宽;加上整体构造呈三角形,使其更具有稳定性;此外艇身多部位配备充气气囊,也配备了动力强劲的船外机,能使它“又快又稳”。

△抛投器

抛投器的抛射弹被发射后,能精准向被困人员投送物品

4名救援队员登上橡皮艇,准备前往救援地域转移“被困人员”到安全地带。转移过程中,因突发巨浪,将橡皮艇打翻,训练有素的队员们利用专业技能,一起对侧翻的橡皮艇实施复位,并将橡皮艇转移到了岸边。这是“翻船自救”的演练场面。随后,队员们还利用气垫运输船转移了更多的“被困人员”。

随着运输“被困人员”的气垫运输船靠岸,下一个“黑科技”出场了。岸边放着的四个机器装有“炮弹”,与地面呈45度角,外形像天文望远镜。它和天文望远镜的用途完全不同:它的名称叫抛投器,用于向被困人员抛投绳索、救生圈等物资。

队员们操作一番,抛投器发出响声,抛射弹被发射了出去。“抛投器依靠的是高压气体驱动,平时使用只需要充气成本,没有火花火焰,可以在危险的易燃易爆场所安全使用。”张博远介绍,现场使用的抛投器抛射距离为90至130米。

那么,如何对抛投器的发射实现精准定位?“这主要是气体驱动强度和与地面夹角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气体驱动强度越强,发射距离越远。”张博远说,经过反复实验,抛投器的抛射弹与地面的夹角呈45度时,发射距离最远,而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夹角越大距离越远”或者“夹角越小距离越远”。

潇湘晨报记者满延坤 摄影记者肖天健 通讯员谭立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帮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