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锐评∣一街道几十家店铺招牌被毁坏,店铺招牌岂能说砸就砸?

极目新闻评论员 文清蔓

5月10日,网友爆料称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鸿昌街道团结路数十家商铺招牌遭人破坏。多名商铺老板称,此前曾被社区要求统一商铺招牌形式,但部分商铺并未同意。10日晚,博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政府部门已介入调查。“目前已经安排鸿昌街道办事处的人进行处理,我们也会全程了解跟进。”(据5月11日新京报报道)

店铺招牌被毁(图源:网络)

招牌是商铺的脸面,也是吸客的关键,重要性非同小可。拒绝统一样式的招牌,就要被“统一”破坏,这是什么逻辑?一来一回,当地的形象到底是提升了还是被抹黑了?公道自在人心。

相关报道指出,一条街几十家店铺招牌被毁坏,被砸出大洞,有目击者表示这是两三个不明身份的人所为。新京报记者联系到商铺所属的九街社区,有工作人员表示不是强拆,五一假期前已通知到各商铺,并进行签字,“项目要求5月底就要完成,他们签完字又不同意换,我们也没办法。”多位商铺老板表示,曾登记过招牌颜色、文字等内容,但自己并未和社区签订任何合同。可见,社区与商铺方协商过,但未达成统一意见。

近年来,由统一店铺招牌形式延伸出的争议,并不鲜见。在上海、西安、成都等地,曾出现类似闹剧。有的被统一换成白字黑底“墓碑风格”,被指“丑得整整齐齐”;有的被统一换成“拼音招牌”,招牌上的店名改成拼音大字,连做何生意都让人云里雾里。千篇一律、千店一面,完全置商家品牌于不顾。

是劳民伤财的瞎折腾,还是确有提升整体美观的必要?是否统一店铺招牌的形式,事关市容市貌,事关地方形象。一般来说,统一店铺招牌形式的原因主要是,净化、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特别是一些“老街”“古城”常常要求整改。

对于商铺来说,一般会根据自己的经营特色去设计相应的招牌,形成特色风格,易于顾客记忆,而且越独特越个性的设计,相应的成本会更高。对于街道整体风貌来说,为了达到整齐划一的视觉效果,有的会要求临街店铺招牌都换成同样的颜色和款式,甚至摆放方式也要求一致。有的人觉得整齐才会少些视觉污染,才能形成规范;也有人认为,统一的风格,会让人觉得少了烟火气、少了生机活力,只要店铺招牌没有特别出格的内容,合法合规,就应该包容它们多姿多彩、形态各异。

小小一块店铺招牌,承载着设计的力量和价值,也反映出一个地方营商环境。统一换招牌,有没有征求商户的意见?有没有征求辖区群众的意见?是否形成了共识?体现了一个地方做决策是真的从实际出发还是走过场的形式主义。

作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店铺招牌的改造与提升确实有必要与时俱进,但是否统一改、设计成哪种风格、相应的经济成本谁来承担等一系列问题都应该相互商量着办。简单粗暴地“一刀切”,看上去似乎“高效”,但如果大家不买账,类似于这种吃力不讨好、费心又费力的事情,到头来谁会念这份“好”呢?谁还敢来这样的环境投资呢?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