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谈判前夕,毛主席做了一个什么决定,取得了谈判胜利

众所周知,毛主席他老人家不但用兵如神,且遇事不乱,处变不惊。不管面对多么强大的敌人,内心始终能保持出奇的淡定。比如:1947年3月,胡宗南率25万大军进攻延安,毛主席一直坐镇延安指挥战斗,直到敌人的枪炮声就在眼前,毛主席才最后撤离。

伟人也是人,不是神,不可能做到事事都能胜券在握。在他的一生中,也有过焦虑的时候。伟人一生中最焦虑的时刻当数重庆谈判前夕,毛主席做的一个重大决定。

阎锡山开始搞事情

1945年8月,自称山西王的阎锡山借我党高级将领都在延安开会的间隙,频频向我晋冀鲁豫根据地挑起事端。

当时正是国共两党合作期间,阎锡山为什么开始搞事情呢?这就和当时发生的一件大事有关: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

这么一说,大家就会明白,阎锡山这是为了抢占抗战胜利的硕果,开始急眼了。

当时晋冀鲁豫军区的最高军事长官刘伯承和邓小平都在延安开会,军区可以说是群龙无首,前线一旦打起来吃亏的必定是我们。

但,延安离晋冀鲁豫最近的根据地少说也有上千里路程,光要翻过黄土高原就要50多天时间,中间还隔着一道黄河天险。那时候,我方没有汽车,首长们赶路全靠骑马,刘邓要想立即归队谈何容易?

不单单是刘邓的晋冀鲁豫军区,其他军区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比如陈毅要迅速赶回山东,林帅要迅速回到东北......

如何把这些干部及时送回去呢?

毛主席做了个重大决定

阎锡山这边为了抢占抗战胜利的硕果都开始急眼了,那么蒋介石那边呢?

当然,蒋介石也在调兵遣将。

由于蒋介石的主力部队大都远在西南地区,要一时间全部部署开来也是需要一定时间。为了拖延时间,蒋介石就假情假意向我党提出了“重庆谈判”的邀请。

接到邀请,毛主席决定冒险赴重庆谈判。

为什么说要冒险呢?先不说当时的重庆是险象环生,遍地特务,各种不测事件时有发生。大家还有一个担心,蒋介石会不会借谈判之机扣押毛主席。

这些危险毛主席都想到了,临出发前他做好了工作安排。他甚至想好了,蒋介石要是扣留他,他就在蒋介石的监狱里好好读几本书。看来,毛主席是做好了随时牺牲准备的。

在去重庆谈判之前,毛主席还做出了一个更重大的决定:借用美国观察组的飞机把我党的这些高级干部从延安送出去。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重大决定呢?

且不说他们乘坐的是一架陈旧得连门都关不严的美军C47运输机,但就这一段路程中,飞机要经过不稳定气流,还要经过日占区,这些都是风险。乘机的这二十多位高级首长可都是我党优秀中的优秀,精英中的精英。万一出了事故,延安就等于塌了天。毛主席这么做,等于是要和老天来一场“豪赌”,赌赢了,早日迎来胜利,那万一输了呢?

后果不敢想象。

拍板决定前,毛主席也曾迟疑过。

惊心动魄的4小时

1945年8月25日上午,飞机从延安机场起飞。

飞机起飞前,大家在飞机前合了个影,当摄影师按下快门的那一刻,陈毅开了句玩笑话:“要是万一出了事,给我们开追悼会就用这张照片。”

看似轻松的玩笑,每个人心里并不轻松。

飞机起飞后,毛主席坐在窑洞里,既没心情看书,也没心情写文章,而是一棵接一棵的抽烟,周总理则在屋子里来回独步,叶剑英在心里默念:“希望马克思在天之灵保佑......”

飞机这边也是一阵紧张,刚上飞机时大家还说说笑笑的,飞机刚起飞一下子集体沉默了,大家有的低头沉思,有的望向窗外......

忽然,驾驶室里传来一声大喊,把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请大家坐稳,飞机要向上爬行了。”

“飞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向上爬行?”有人不解地问。

“我们要经过日占区了,他们有高射炮,我们以防不测吧。”驾驶员用并不流利的中文回答。

过了日占区,飞机又慢慢回落......

4个小时后,飞机终于降落在长宁机场。

当警卫员第一时间把这一消息报告毛主席的时候,警卫员发现,毛主席的烟灰缸塞满了烟蒂。可见,毛主席这四个小时是在焦虑和紧张中度过的。

4天后,毛主席飞抵重庆参加谈判,由于大家陆续回到了自己的防区,尤其刘邓大军在上党一举歼灭了阎锡山部3.5万余人,俘虏3.1万人,给重庆谈判增加了筹码。

后来,随着战场上节节胜利,毛主席在重庆的谈判桌上有了更多的底气,最终,取得了谈判胜利。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