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做实做细做好-政法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研讨班重要精神解读

5月7日至11日,政法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研讨班举行。这次研讨班主题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定是良法善治、法治昌明,必定是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研讨班从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当前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面临的突出风险、全面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水平三个方面,对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防范风险、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提出明确要求,作出专门部署。

见知于早,抓之于实

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以宏阔的全球视野、深邃的历史眼光、鲜明的法治思维,围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

政法机关应如何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论述?研讨班条分缕析地将需要重点把握的10个方面予以明确——

坚持把党的绝对领导作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根本保证;坚持把增强忧患意识作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责任担当;坚持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作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根本方式;坚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追求;坚持把维护党的执政安全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安全作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首要任务;坚持把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作为防控风险的重中之重;坚持把从源头上防范化解社会领域重大风险作为治本之策;坚持把互联网作为防范化解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的主战场、主阵地、最前沿;坚持把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素质作为必修课;坚持把发扬斗争精神作为重大原则。

见知于早,抓之于实。纵观上述一项项部署,既重点突出,又十分务实。

如何切实做到既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对此,研讨班明确指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做实做细做好。要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健全风险研判机制、决策风险评估机制、风险防控协同机制、风险防控责任机制,主动加强协调配合,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如何强化风险意识,科学预见形势发展走势和隐藏其中的风险挑战,做到未雨绸缪?“要在全面领会、学深悟透上下功夫,深刻理解其丰富内涵、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定自觉贯彻落实。”研讨班对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论述提出要求。

前路光明,主动作为

党的二十大报告用两个专章部署全面依法治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规律性认识的深化。

踏上新征程,如何准确把握当前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定位?“前进道路一片光明,但并不是一马平川,我们必须做好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充分准备。”前瞻性思考在研讨班上俯拾皆是。

如何既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又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主动战?研讨班从政治安全风险、经济金融风险、社会治安风险、网络安全风险四方面作出部署。

“政治安全是最高的国家安全,对其他领域安全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其他领域安全问题处理不好往往会转化为政治安全问题。”研讨班强调了准确把握政治安全的重要性,同时还指出,“首都安全是政治安全的重中之重”。

在国家总体安全中,经济安全是基础。“当前,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前进路上,我们要有充分的信心。”中国经济光明论的观点,始终贯穿于研讨班。

在护航经济金融安全的前进路上,政法机关如何进一步优化防范化解风险的方法?“要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主动作为、不等不靠,依法处置、有力化解。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对违法犯罪行为依法打击,对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依法保护,切实依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研讨班作出明确部署。

记者从研讨班上了解到,进入新时代,我国成为世界上刑事犯罪率最低、命案发案率最低、枪爆犯罪案件最少的国家之一,群众安全感连续4年保持在98%以上。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违法犯罪的网络化职业化趋势更加明显、产业化国际化特征更加突出,犯罪群体更加多元。

“在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的大背景下,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重新犯罪、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仍需高度关注。”对此,研讨班作出进一步部署:“对于青少年违法犯罪,要坚持依法办案、依法管理,防止‘一放了之’。”“要健全完善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源头防范机制,落实好‘以奖代补’政策,压实监护人责任。确有肇事肇祸倾向的,要依法落实强制医疗措施。”

如今,自媒体、短视频、网络直播等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但随之而来的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网络水军“三大网络乱象”彼此交叉影响,热点发酵大大提速。

“要守牢守好互联网这个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筑牢网络空间法治防线。要依法打击整治网络政治谣言和有害信息,切实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安全。要深入开展‘净网’行动,依法严管自媒体、短视频等平台,守住政治红线、法律底线。”研讨班对防范化解网络安全风险提出要求。

善除患者,理于未生

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指出:“我们党一步步走过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

善除患者,理于未生。政法机关应如何“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更好履行为民解难的政治责任,全面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水平?

“要扭住政法机关职责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研讨班指出,法院要充分发挥司法审判功能,一审重在解决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二审重在解决事实法律争议,再审重在解决依法纠错,能依法改判的不再发回重审,最大限度实现定分止争、服判息诉;检察机关要加强法律监督工作,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坚决防止以罚代刑、当罚不罚;公安机关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等。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加强法治建设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根本途径。”研讨班从加强法治建设的四个维度对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部署:“坚持先立后破,善于通过科学立法解决新问题;坚持惩防并举,善于通过严格执法解决现实问题;坚持宽严相济,善于通过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标本兼治,善于通过法律关系的确定维护社会的稳定。”

公正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随着犯罪形势的变化,政法机关如何做到公正司法,促进社会内生稳定?“要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准确把握‘宽’和‘严’的辩证关系,该宽则宽、该严则严,既要防止片面从严,也要避免一味从宽,做到宽中有严、严中有宽、宽严有据、宽严适度。”研讨班进一步强调,从严和从宽、从轻和从重,都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不枉不纵。

“领导干部依法办事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关键所在。”研讨班对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出要求:“遇到问题特别是突发事件,不管有多复杂、影响有多大,都要坚持依法办事。一要了解事情真相,二要判断事情性质,三要掌握法律法规的要求,四要由有权机关按照法定程序依法处置,五要举一反三、改进工作。”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政法队伍如何在忠诚干净担当上下功夫,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供有力保障?“着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着力提升专业能力;着力推进全面从严治警。”研讨班最后强调,政法干警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时时放心不下”的政治责任感,及时发现、准确识别、有效防控、果断处置各种风险,忠诚履职、担当作为,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