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促会上的特斯拉之声:入华十年,特斯拉与中国企业双向奔赴

5月13日,以“互信与合作:变局中的选择”为主题的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本次峰会吸引了66家世界500强企业代表共襄盛举。其中,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作为特斯拉公司的代表应邀出席。

陶琳在论坛中表示,“作为一个企业,特斯拉要做的就是每天踏踏实实在这里,利用好本土的环境、资源,以及政府创造的良好条件,去发展并实现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转变的使命。”

在当前中国新能源车市场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特斯拉在中国本土的快速增长已成为行业内的焦点。

据悉,4月28日,李强总理在北京会见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时,曾高度赞扬特斯拉在中国的发展,称之为“中美经贸合作的成功典范”。当天,马斯克还应邀与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进行会晤,就推动特斯拉自动驾驶在华落地等合作事宜进行深度交流。

入华十周年,本土化率高达95%,特斯拉和中国企业双向奔赴

今年4月,特斯拉迎来了“中国大陆首批车辆交付”的十周年。在这十年间,特斯拉中国车主数量从首批的15位增长到170多万,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也持续向全球输出“中国智造”。

自2019年正式投产以来,上海超级工厂依托中国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和一流的智造能力,零部件本土化率达到95%,率先实现了平均30多秒下线一辆整车的行业奇迹,成为特斯拉全球主要的出口中心,2023年累计交付量达到94.7万辆。

如马斯克所说: “在全球范围内,上海超级工厂不仅是效率最高的工厂,也是制造品质最优的工厂”。在实现极致效率的同时,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不仅引领着电动车生产制造技术加速发展,也直接带动着整个上海和周边地区汽车产业链的升级创新。

特斯拉成功降低了电动车的生产成本,从而推动了市场价格的下降,利好中国消费者。媒体称,中国电动车走向“平价时代”,离不开特斯拉“鲶鱼效应”对中国电动车行业发展所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

陶琳曾在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接受采访,表示:“特斯拉如今的这些成就离不开和特斯拉一起发展的中国本土供应链。一路走来,特斯拉与中国供应商共同进行技术创新,协同提高效率。中国供应商在积极响应特斯拉需求的同时,在技术上取得了众多巨大突破,在商业上也取得了成功。”

在持续创新、专利开放、本土化等方面,特斯拉将始终强调“同生共赢”的理念,不断引领行业发生新的革新和进步,推动电动车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深耕自研,资源持续投资于未来增长点

基于第一性原理,特斯拉一直坚持把资源花在最硬核的地方,无论是车辆安全还是智能化开发,都希望能做到最好。

数据显示,特斯拉的FSD完全自动驾驶能力自发布以来,已经实现了超过12.5亿英里的行驶。2024年第一季度自动驾驶相关人工智能训练计算提高了130%。

当前,技术和商业环境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特斯拉则是少有的持续投资于未来增长点的公司。马斯克近日在社交平台上宣布,特斯拉2024年将投资约100亿美元(约合725亿元人民币)在综合训练和推理人工智能上。未来不仅是电动车的时代,更是自动驾驶的时代,只有成百上千万规模的车辆及海量人工智能训练集群,才能实现大规模无人驾驶。

对于加强中美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陶琳表达了自己的展望:“过去多年来的中美两国友好的发展,让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得到了巨大改善,我相信未来持续的合作与发展将为下一代创造更多机遇。”

近年来,特斯拉坚持深耕下一代出行方式,对于推动自动驾驶及各领域应用创新和技术迭代,仍在持续进行。坚持“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的宏图愿景,让“旧金山愿景”成为“实景”,为中国市场乘用车行业发展添砖加瓦!

附 陶琳在2024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的发言(经编辑)

非常荣幸,我在聆听几位嘉宾的发言时,也有了相同的感想。回想小时候在电影里面看到的场景,特别是美国电影,很多场景在今天变成了现实。如今我在美国出差时,会发现中国与美国的生活差异并不显著,人们的生活习惯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些看似十分平常的生活场景,恰恰是是过去数十年间中美合作的重要成果。

在这个合作与发展的过程中,我深感包括我个人、特斯拉公司的所有同事以及整个公司,都是中美经贸合作的受益者。

特斯拉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步入第十个年头。回想起2014年,马斯克来到中国为首批消费者交付Model S时,我们只有15位客户,当时中国的街道上还没有一辆特斯拉电动车。

我们能够感受到第一批消费者,他们在没有实际驾驶过特斯拉的情况下就决定购买,这出于对特斯拉的信任,也出于对于新事物的热情,他们希望得到与全世界保持一致的科技体验。

到今天,特斯拉在中国已经历了十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有超过170万的特斯拉车主。人们能够明显感受到特斯拉车辆数量的快速增长。与此相应带来另外一个变化,不仅仅是特斯拉的车越来越多了,各式各样的新能源车也越来越多了。今年是特斯拉进入中国的第十个年头,中国的新能源车也已经连续第九年位居全球产销量第一。我相信特斯拉在中间也贡献了自己的绵薄之力。

这个过程当中,特斯拉在中国建立了首个海外超级工厂,有个数据很令我们骄傲,上海超级工厂在2023年的交付量已接超过特斯拉全球总交付量的50%。更值得我们骄傲的是,特斯拉在中国的员工超过99.99%都是中国人,且零部件本土化率已经超过95%。这意味着,如今在中国大街小巷上奔跑的特斯拉车辆,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制造”,摆脱了以往“中国制造”可能依赖外部资源的印象。

回顾特斯拉这十年的发展历程,从最初仅在中国销售进口车辆,到逐渐认识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我们做出了非常大胆的决定——在中国市场投入重要资源。

自2019年起,我们开始在中国进行生产,同时给到最大的资源,全力支持信任中国团队、供应链和合作伙伴。这个过程展现了中美之间良好的经贸合作是真的能够为中美两国的人民都带来更好的生活。

特斯拉的使命是“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作为一个企业,我们能做得就是依托于本土环境、资源和政府提供的优越条件,也感谢中国最勤劳的劳动者和优质消费群体,让我们能够将好的产品带给中国的消费者。与此同时,我们致力于与中国产业共同发展,通过实际行动促进中美关系的积极前景。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期待。

过去多年来的中美两国友好的发展,让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得到了巨大改善,我相信未来持续的合作与发展将为下一代创造更多机遇。谢谢!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