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太难了!一场“妖风”毁了农户的心血,网友:抓紧卖青储

一分耕耘,不一定有一分收获。

昨天晚上至今天凌晨,河南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打的所有人措手不及。

视频加载中...

郑州最大风力达到13级,大树被拦腰刮断,地铁站的卷帘门也被吹变形了。

来源:都市报道

河南镇平一路灯被风吹倒,砸中一个正在骑车的路人,当事人不幸遇难。

来源:新京报

更严重的是,小麦马上成熟,由于正处于关键的灌浆期,成片成片的麦田被风吹倒会给农民带来较大的损失。

一望无际的麦田变得一片平坦,去年是连日暴雨,今年又来一场大风,农民的出路在哪里?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我相信就算是丢几千块钱,这位大哥也不会流泪,这是农民对土地爱的深沉。

来源:大象洛阳

就在前一天,央视网文旅还在为河南宣传,“坐高铁一进入河南,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麦田令人心旷神怡。”

但是河南人看了并不觉得心旷神怡,觉得这是背上去不掉的大山,麦田治愈了你们,高考什么时候治愈河南?

要写河南的麦田就不能只写治愈,要写凌晨守在地头水井的人。

要写一斤小麦买不了一瓶矿泉水,更要写脊背上汗水打湿的衣服,还有划过脸庞鼻尖落下的汗珠。

一望无际的麦田是河南学子无法逾越的大山。

作为河南人,麦田对我来说一点都不觉得治愈,在我的记忆里只有,晒不完的太阳,打不完的农药,浇不完的地。

记得小时候都是人工收玉米,钻进比自己高很多的玉米地,一个个掰下来再拾到农用三轮车上。

玉米须沾到身上特别容易痒,汗水和灰尘揉捏到一块别提多难受了。

拉回家后还要一个个撕开,挂到墙上等着晾干,待来年把玉米颗粒打下来在路边晒干才能去卖。

土地种的是无尽的希望,同样也是绝望,因为一通忙碌下来,一斤粮食还换不了一瓶水。

来源:新华财经

“如果种地能赚钱,那么农民将无地可种”这句话在网上广为流传,同样董宇辉也说过“谷贱伤农”,可是到头来农民到手的收入并没有上涨。

今年五一小编哪都没有去玩,因为外公家要打去年的玉米,再装上三轮车卖到收购站。

五千斤玉米只卖了五千块钱,一块零几厘一斤,一瓶农夫山泉还要两块钱。

只看到卖水的公司上市且当过中国首富,没见过哪个公司种地能种上市。

再来算一下种地的成本,因为以前家里还在种地的时候没有特别关心过成本,所以就找了一位农业公司的博主的视频数据仅做参考。

成本大头是化肥和种子,一亩用化肥大概是一百五到两百左右,种子也差不多要一百块钱(密度会有所浮动)。

化肥自己撒的人力成本暂且不算进去,但播种和收割需要机械使用费一百,不过她们农业公司自己的机械,和个人使用别人的机械价格是不一样的。

农药30左右,起码要打2—3遍也就是90,浇地我们这边采用灌溉,印象中一亩只需要十几块钱的电费,还有犁地,一亩地投入人力、物力成本在大概在五百块钱左右。

而产量好的时候一亩能收获一千二百斤左右粮食,卖1300—1500左右,实际收入也就在800—1000左右。

这还仅是需要真金白银付出的成本,没加上农忙时期自己家人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我们这边一般是每户没人能分到一亩地,有些嫁过来的媳妇是没有分到地的。

这样一算付出和收获明显不成正比,所以挺多人选择把地承包出去,这样农忙时期在外打工的就不用回来了。

所以河南这次“妖风”,吹碎了无数靠种地吃饭农民的心,小麦大面积倒伏极其容易减产,影响的是半年的辛苦和一家的生活。

来源:蓬勃新闻

一些网友可能有点病急乱投医,建议农户趁小麦没有完全成熟赶紧青储,这样既不受影响又能卖更高价格。

但是必须要保证一定的国家储备粮,粮食只有掌握在自己国家手里才是最安全的,所以即便是受到影响也不能随意青储。

好在农业局已经派出专家到受灾地进行专业指导,只希望不要让农民的心寒了又寒,他们生存挺不容易的。

信息来源:

抖音都市报道2024.5.15关于“最大13级台风突袭郑州”的报道

抖音中原网2024.5.15关于“的报道

抖音博主“湖北农发种业河南分公司”的视频

抖音巨流视频2024.5.15“河南鹤壁,一场大风过后小麦倒伏,农民吐槽种地”的报道

新华财经2024.5.15关于“2024年新麦零星上市 小麦价格或窄幅下行”的报道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