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发布创新伙伴计划实施方案 入选“创新伙伴”可获五大定制化服务

日前,通州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印发《通州区创新伙伴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通州区启动创新伙伴计划,入选“创新伙伴”的机构将可获得创新供应链资源匹配、科技政策扶持、应用场景供给、属地保障服务、扩大交流宣传推广等五大方面的定制化服务。

将面向创新伙伴定向征集科技创新项目

《实施方案》中提到,政府部门合力为创新伙伴计划合作主体开展定制化服务,服务内容包括五大方面。

在匹配创新供应链资源方面,通州区将围绕创新伙伴在重点产业领域技术需求点,通过专业成果转化机构、科技创新平台、行业协会组织,以技术需求发布、大赛路演、揭榜挂帅等形式,征集技术攻关方案,定向组织前沿技术对接。支持创新伙伴加强与相关领域核心科研机构、高校院所和上下游企业广泛对接合作,增强创新伙伴供应链资源供给能力。对研发过程中吸纳、培育的青年人才、优秀团队择优予以支持,在科学技术奖提名推荐、人才落户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在定制化科技政策扶持方面,通州区将积极推荐引导创新伙伴申报国家和市级相关专项资金支持,参与国家、市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区科委将面向创新伙伴定向征集科技创新项目,择优支持。

在丰富应用场景需求供给方面。支持创新伙伴优先参与行业主管部门、重点工程建设主体场景需求的挖掘谋划。利用场景派单机制,将企业技术能力和应用场景需求派发行业主管部门,优先在城市副中心为创新主体找市场。结合行业领域特点和创新伙伴特色,充分挖掘策划技术性、示范性强的应用场景,为创新伙伴提供技术应用展示空间,促进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在副中心验证、应用。

与创新伙伴探索定制化、突破性合作支持方式

在落实定制化属地保障服务方面,属地部门牵头,区科委和行业主管部门配合,帮助创新伙伴及时获取和掌握惠企政策,常态化推送“政策速报”。全面服务创新主体发展诉求,通过吹哨报到、部门会商等机制,优先研究解决创新伙伴的诉求。在实施通州区现有普惠性科技政策、产业政策、人才政策等基础上,与创新伙伴探索定制化、突破性合作支持方式。

在扩大交流宣传推广方面,通州区将优先组织创新伙伴参与副中心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关村论坛等大型品牌活动,作为城市副中心优质企业、机构代表,获得签约发布、展示交流的机会,多形式多渠道宣传报道创新伙伴典型案例、创新事迹、企业文化,积极推广创新伙伴创新产品和技术能力。

入选“创新伙伴”须具备4个要求

入选“创新伙伴”有哪些条件?《实施方案》中明确创新伙伴原则上应满足4个要求,即: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须在通州区行政区域内注册或设有分支机构,且具有开展科研和相关工作的能力;创新能力较强、创新业绩显著,核心技术或关键产品具备行业影响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整体技术创新水平在同行业居于领先地位;主营范围或创新方向在属地(或园区)特色产业领域技术应用和模式创新方面有突出贡献,对经济发展或科技创新有显著带动作用;近3年信用记录良好,且未发生重大环保、安全事故。

《实施方案》提出,通州区要建立以创新主体发展为根本、市场要素配置为依托、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新型合作关系。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领军企业、头部企业、创新平台等牵头面向重点产业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带动核心技术迭代创新,进一步提升创新主体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级。优先在6大产业领域和未来健康、未来信息、未来能源3大未来产业领域,引育一批具有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主体,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基础前沿技术,培育一批业内一流的创新型企业,完善产业链创新链,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优可靠性的产业协同创新生态。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