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集体协商为和谐劳动关系“护航”

本报讯 (记者 周美玉) 大力推进集体协商、法律援助及时有效、妥善处理12351热线派单……一直以来,昌平区总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更优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集体协商能够有效护航和谐劳动关系。”昌平区总工会经济民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集体协商过程中,除了职工福利费及教育经费使用、劳动保护标准、高技能人才待遇、带薪休假四个方面必谈外,只要是职工关心关注的问题,也纳入协商范畴。

值得一提的是,昌平区指导企业重点围绕技术工人薪酬激励机制开展集体协商,引导企业建立健全技术工人薪酬激励机制,实现技能与待遇“双提升”。这一举措走在全市前列。早在2022年,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就在昌平区总工会的指导下,签订了“技能人才薪酬专项集体合同”。合同中对技能人才的岗位薪酬、每年薪酬调整幅度、表彰制度等方面都做了详细规定。“帮助企业打造过硬的人才团队,能够为企业持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该负责人介绍,目前,昌平区总工会已推动区内3家企业签订技能人才薪酬专项集体合同。明确的薪酬激励机制让技能人才愿意来、甘心留、踏实干。“在福田康明斯工作,良好的企业文化以及可预见的技能、薪酬福利提升空间,成为我留在企业的‘最强吸引力’。”福田康明斯制造部大修操作工、首席技师郭栋梁说。

近年来,昌平区集体协商动态建制率、工资专项集体协商动态建制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比例。国有和集体企事业单位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建制率、事业单位事务公开率均保持100%。

同时,昌平区持续完善“工会+仲裁”“工会+法院”多元调解机制,为职工撑起权益“保护伞”。2023年7月25日,北京某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未及时足额支付职工刘某香(化名)工资引发争议,双方多次协商未果。昌平区劳动争议调解中心了解到相关情况后,从政策、法律角度对劳资双方进行指导建议,最终确定了调解方案,就此解决了双方劳动争议。“有工会指导我们调解,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帮助企业维护稳定的经营管理秩序。”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职工与用人单位间因沟通不畅,造成双方信任感缺失,通过调解方式解决劳动争议纠纷案件有利于化解双方矛盾,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昌平区职工服务中心主任杨国栋说。五年来,昌平区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2万件,调解成功案件954件;提供法律援助213人、法律咨询1600余人次。

为了更加快速有效地排除劳动关系领域的隐患与矛盾,昌平工会及时优化12351热线机制,出台《昌平区总工会12351职工服务热线“接诉即办”工作方案》。五年来,妥善处理12351热线派单728件。此外,通过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实地调查等形式,深入走访企业,全面摸清职工队伍稳定情况底数,排查企业478家、快递站点17个,涉及职工1.5万人,及时将各类矛盾纠纷预防在源头、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

北京市工会十五大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紧扣“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针对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权益维护薄弱的重点群体,坚定履行工会基本职责,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不断提升职工生活品质。“今后,我们将深入贯彻北京市工会十五大各项部署,着力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继续总结经验、形成机制,确保区域内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切实增强广大职工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为昌平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工会力量。”昌平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冰表示。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