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强势回归,再度荣登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第一宝座

智能手机行业正处于转型关键期,单一硬件创新已难以为继。厂商应顺应技术发展趋势,加大原始创新投入,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通过跨界融合拓展产品边界,在新赛道上确立领先优势

智能手机行业在2023年上半年继低迷,新品发布节奏放缓,创新力度不足。面对激烈竞争,手机厂商应转型升级,通过技术创新建立新的竞争壁垒

手机行业现状

智能手机市场已经饱和,早已由过往的增量市场变为存量市场。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23年1-10月国内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4.8%,仅为9.06亿台。全球范围内,多家市场研究机构的报告也显示,全球手机市场正在回暖,但仍处于低迷状态。

消费者换机需求降低是导致行业低迷的主因。2023年我国手机普及率已达103%,人均拥有手机超过1部,换机动力不足。新技术和新产品创新乏力,也让消费者对换机失去热情。

行业低迷导致厂商业绩承压。2023年上半年,主流手机厂商营收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以小米为例,2023年第二季度营收同比下滑20.9%,智能手机收入同比下滑28.6%

技术创新乏力

近年来,手机厂商在创新方面力度不足,主要表现为:厂商侧重影像竞争,创新点同质化;自研芯片进程受阻,芯片部门解散;折叠屏等新技术尚未带来革命性变化。

影像方面,主流厂商新品往往只是在镜头数量、硬件规格上进行简单迭代,缺乏实质性突破。以vivo X90 Pro+为例,其后置三摄像头的规格为1英寸索尼IMX989传感器+50mm人像镜头+64MP长焦镜头,与前代产品相比变化不大。

芯片自研方面,除了苹果、三星和高通,其他厂商的自研芯片都未能取得实质突破。华为曾经的自研好景不再,海思被迫裁员;小米虽自研了高通定制版澎湃芯片,但性能同样无出众之处。

新技术方面,折叠屏手机从问世至今已有4年,但整体渗透率仍很低。2023年国内折叠屏手机的市场份额仅占2.6%。业内人士,折叠屏技术存在"不可能三角",难以兼顾轻薄、性能和影像表现。

突破之路

面对困境,手机厂商正在寻求新的突破路径:

以技术主导业务转型,培育新赛道。小米、魅族等手机厂商相继跨界汽车产业,希望在智能座舱、车载系统等领域实现新突破。

加大原始创新和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华为发布了面向行业的"盘古大模型3.0",并将其接入鸿蒙系统,希望在AI领域实现弯道超车。vivo也在大力推进自研AI大模型"蓝心"的手机端应用。

利用手机制造优势,开拓新领域。传统手机厂商依托供应链、品牌和技术积累,有望在可穿戴、物联网等新兴赛道占据一席之地。

跨界融合创新,拓展产品边界。手机厂商与汽车企业加速融合,推动"手车互联"成为新趋势。双方希望通过融合实现多终端智能化体验

智能手机行业正处于转型关键期,单一硬件创新已难以为继。厂商应顺应技术发展趋势,加大原始创新投入,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通过跨界融合拓展产品边界,在新赛道上确立领先优势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