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青岛的N个理由 | 历史老街区的“内涵式”更新


漫步于青岛老城区,焕新的上街里、大鲍岛、银鱼巷,众多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和景观令人流连忘返,仿佛能在历史的缝隙中找寻时光的记忆,藏于市井间的烟火气更是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生活图景。

中山路焕然一新。盛军/摄

如果你来到青岛,不妨在清晨来老城区逛一逛,呼吸着独属于青岛老城的市井气息,能让人的心不由自主地沉静下来,你会爱上这样的青岛。不宽的单行道上车流不慌不忙地穿梭,街道两旁的早市、小吃摊、水果店陆续上客,好不热闹。喧嚣叫卖声中早餐摊里冒出的腾腾热气和诱人的香味,再伴着阳光中的鸟鸣和花香,老城区街道韵味悠然、生动鲜活,这里的生活质朴无华而又情真意切。

城市更新让青岛老城区旧貌换新颜。

中山路曾经是青岛的荣光,从前的中山路繁华热闹、人声鼎沸,可一度却因东部商圈的兴起变得冷冷清清,老青岛地标劈柴院也门庭冷落,店铺纷纷关门结业。而这个“五一”假期,劈柴院却吸引了大批游客,“大火”并非偶然,背后是精心打磨的秘密武器——城市更新。2023年1月,由以打造民俗体验、乡村旅游而闻名的陕西袁家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和市南区属国有企业青岛瀚海星空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合资企业——青岛海源里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运营,劈柴院重新开门迎客,运营方以美食餐饮为核心,结合劈柴院固有特色,通过挖掘本地美食赋能市井生活。

游人在老城区拍照打卡。盛军/摄


游人在老城区拍照打卡。盛军/

城市更新不仅是 “修复城市”的过程,同时也是 “修复经济”的过程。青岛海源里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线上推广总监戴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劈柴院在建筑及硬件设施改造方面按照‘修旧如故’方式保护修缮,为扭转‘宰客’的不佳口碑,我们实施食材统一采购、明码标价、统一收银,以管理监管质量,商户也理解并接受了这种商业模式。虽然目前劈柴院在全国同类型的历史街区中竞争力不算突出,但是改造是为了后续发展做铺垫。”

劈柴院改造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


更新不光是表面翻新,更是实实在在的内涵式更新。在吸引老味道回归和汇聚本土特色美食的同时,劈柴院还承继文化娱乐聚集地的历史本色,引入文化创意、时尚潮流、时尚演艺等多种业态,形成以传统美食、国潮零售、民俗演艺、非遗文化体验为主导业态的老字号文化深度体验区。“作为青岛人,我们对劈柴院有着特殊的感情,我们想做的是让外地人都来劈柴院,让青岛人回到劈柴院 。”戴阳说。


改造后的劈柴院保留了老青岛的风貌,深受欢迎。


产业的不断创新是历史街区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如何激活旧有城市空间,实现老街区功能的升级换代?在中山路,越来越多的新业态鳞次栉比地出现。

“五一”期间,位于中山路139号的全国首家海洋主题巧克力博物馆——巧克巧蔻巧克力博物馆正处于试运营阶段,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崭新的业态、新奇的展品、互动的体验让巧克力博物馆客流量“喷涌”,每天营业额达十几万元。记者看到,在位于博物馆一楼的沉入深海的海盗藏宝船、翻腾跃起的鲸鱼、遗失的梦幻海底城堡等巧克力制成的巨型雕塑前聚集了许多游客。

“巧克力博物馆受到了广大市民游客的欢迎。”巧克巧蔻巧克力博物馆店长孙立亮介绍, “青岛浪漫的城市气质与巧克力的甜蜜完美契合,近年来青岛是国内排名靠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因此我们看好青岛的市场。”除门票收入外,超过七成的游客会选择进行二次消费。巧克力博物馆还提供休闲饮品及DIY活动工坊专区,打造集体验、互动、观赏、科普、零售于一体的巧克力主题沉浸式乐园。除打卡巧克力雕塑展品、购买巧克力产品外,这些项目也成为研学和亲子活动的首选。

许多外地游客体验青岛散装啤酒。盛军/摄

青岛老城区作为城市记忆与市民情感的中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自2022年历史城区保护更新三年行动以来,三年推进历史街区建筑保护更新建筑面积约92万平方米。目前,在中山路等历史街区引入波螺油子、青岛小馆等特色业态,四方路等历史街区内的海泊路、高密路、济宁支路等相继开街运营,太兴里、平康东里等重点里院开业运营,共引入312家重点业态,运营面积19.7万平方米。旧街区改造恢复了老城肌理格局和传统风貌,提升了空间环境品质,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不仅实现了老城的记忆传递,也以文化创新、业态更迭的新方式促进了区域产业的发展。如今,在许多当地人看来,通过城市更新,青岛老城区更美了,居民的满意度也上来了。


城市更新不仅要有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更要体现文化内涵,而这正是历史城区的天然优势。历史城区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禀赋,成为城市更新开发的着力点。


记者:张碧琪

编辑:崔现香


青岛财经网

微信号 :kkcaijing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