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回乡创业搞特色养殖,她用新思路让鲟鱼“游出”家乡

近年来,石家庄市井陉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冷水鱼养殖,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在县域特色产业的发展中,一些当地青年也投身其中,为家乡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上坡头村的退伍女兵赵梓萌就是其中一位。从2009年开始,赵梓萌走上了养殖鲟鱼的创业之路,她开直播做电商不断拓展销路,注册绿色标识提升品牌价值……让井陉的鲟鱼出现在我省各地乃至全国老百姓的餐桌,打响了家乡渔业品牌的知名度。

——创业——

由于技术欠缺,首次孵化鱼苗遭遇失败

今年38岁的赵梓萌,是井陉县威州镇上坡头村人,大学毕业后,她先是经营了一家服装店,随后参军入伍,退伍后又跟着亲戚做起了煤炭生意,经常亲自跟车送货,在河北山西之间往返。

“那会儿都没个小姑娘的样儿,爸妈都心疼我。”赵梓萌说,担心自己过于劳累,父母便给出了转战水产养殖的建议。于是,鲟鱼养殖成为了赵梓萌的创业项目。

威州镇坡头、上坡头村一带,泉眼密布,水资源充沛,冷水鱼养殖条件得天独厚。不过,聊起十几年的创业过程,赵梓萌说得最多的就是“不容易”。

2009年3月份,赵梓萌从北京引进鲟鱼卵孵化鱼苗。为了精心照顾第一批鱼苗,赵梓萌和母亲轮流值班投喂饵料,其间没睡过一个安稳觉。然而,由于技术欠缺,两个月的时间第一批鱼苗相继死亡,投入的几十万元也打了水漂。

要强的赵梓萌顶住压力,购进了第二批鱼卵,并向其他专业养殖户请教。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努力,第二批鱼卵终于孵化成功。“一开始确实不容易,后来慢慢好起来了,成活率能达到80%,现在想想,那时候最有成就感了。”赵梓萌感慨地说。

——发展——

为了扩展销路,她赴京津等地介绍鲟鱼

随着赵梓萌养殖鲟鱼成功,也带动周边不少村民开始走上鲟鱼养殖的道路。

然而,伴随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鲟鱼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滞销。看到心急如焚的村民,面对滞销的窘境,赵梓萌带着全村人的希望,走上了扩展销路的艰辛之路。

她奔赴石家庄、北京、天津、山西等地,走访水产批发市场,到处发放资料,介绍井陉鲟鱼的优点,说的嘴上长泡了仍在坚持。赵梓萌的执着终于感动了北京市几家水产批发市场负责人。随后,几位负责人在她的带领下,来到村里实地查看鲟鱼养殖情况并给予了肯定,从此与赵梓萌展开了长期合作。

几年间,随着销路的不断扩展,赵梓萌及村里其他养殖户精心饲养的鲟鱼,逐渐有了名气。来自井陉县、石家庄市区乃至山西阳泉等地的居民专门驱车前来品尝鲟鱼。与此同时,办事靠谱、为人实在的赵梓萌,也通过逐渐壮大的朋友圈,将鲟鱼销往了石家庄市乃至河北省的众多大型商超。

开直播做电商,提升家乡渔业品牌影响

赵梓萌告诉记者,在自己的创业过程中,她亲历和见证了家乡水产养殖业的变化与发展。

2023年,井陉县投资5000余万元,整合27家养殖户及周边旅游资源,建成了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农文旅融合项目“鲟味坡头”。借此机遇,赵梓萌筹备建立了自己的商城,还开始了直播,成功打通“电商+商超+直供”立体销售渠道,让井陉的鲟鱼出现在全省乃至全国老百姓的餐桌上,打响家乡渔业品牌知名度。

记者见到赵梓萌的时候,她正在鲟鱼产业园里的直播基地进行工作。“我们现在每天直播,上下午各一场,销量还不错。”赵梓萌带记者参观了直播间,脸上洋溢着自豪感。

“这些年随着县里打造绵蔓河湿地经济带,井陉渔业产业迎来了新机遇,我觉得回村创业是个正确选择。”赵梓萌告诉记者,“不仅如此,县里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大家回乡发展,这无疑给我们这些回乡创业者吃下一颗‘定心丸’。”

——未来——

挖掘乡土资源,延伸产业链推高端产品

今年春节期间,在威州镇坡头村的鲟味巷举办了特色民俗活动,热闹的场景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打卡。而这只是当地发展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井陉县通过孵化文旅项目、壮大文旅产业、开拓文旅市场、招揽文旅人才,不断探索“生态为本、文化为魂、农旅融合、产业赋能”的乡村振兴路径。

随着越来越多的优惠措施推出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赵梓萌也在思考着如何让鲟鱼品牌走出去,“后期要围绕鲟鱼产业园挖掘乡土资源、放大特色价值,拓展打造餐饮、研学、旅游、休闲娱乐等项目。”

目前赵梓萌已经注册了自己的商标,实现了一鱼一码可溯源标识,注册了国家渔业部门的“水生野生动物”绿色标识,在带动销量的同时,逐步实现了品牌价值。

“我还计划向高端延伸全产业链,推出鱼子酱、鱼胶粥等高端产品,深挖产业发展之路,让鲟鱼产业脱胎换骨。”赵梓萌信心十足地说,她还希望通过自己的能量,在让乡亲们致富有更好保障的同时,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记者手记

用新理念新技术,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在和赵梓萌聊天的过程中,给记者留下的最大的感受就是她那种不服输的干劲和洋溢在脸上的自信。她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在鲟鱼养殖的道路上赵梓萌一步一个脚印地踏步前行。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需要更多的青年人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技术促进乡村发展。

对于广大青年而言,乡村正是一条创业发展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新赛道。抓住机会,拿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拼劲儿、闯劲儿、干劲儿,奋勇向前、争当先锋。正如赵梓萌说的“我做得还不够,还需要继续加油”,广大青年要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上,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干出好成绩。

》》青年名片

本期“筑梦新时代 共绘新图景·奋斗吧青年”的主人公是一名“85后”女生。

赵梓萌,1986年出生。河北千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从军营到回乡创业,从门外汉到养鱼人,从小鱼塘到产业化,靠的就是不服输的胆识和气魄。

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她一步一个脚印奋勇向前,用行动展示着军人的责任和担当,用汗水呈现不一样的青春和使命,为农民增收致富拓宽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县域名片

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井陉县坡头村鲟鱼养殖场从最初的3家发展成27家,再到后来建成了占地530余亩、养殖塘3.5万平方米,年产冷水鱼100万斤、年创经济效益达1500余万元的鲟鱼产业园,极大地推进了规模养殖、规范养殖,使得产业园更加规范化。

2023年,坡头村利用鲟鱼产业园改造提升契机,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并依托优美风光将“产地变景区”,提升了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能力。接下来,威州镇将继续依托鲟鱼产业园,深入挖掘乡土资源、放大特色价值、延伸产业链条,将旅游休闲、民宿等项目落地,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高效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乡村产业。

■文/河北青年报记者韩会欣、韩兵

■摄/河北青年报记者韩会欣

■供图/赵梓萌

■编辑/刘军

版权归河北河青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