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值海参变“高端” 大学生创业团队也能做社会服务大文章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浙江分站_浙江教育资讯】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陈姗姗)东海之滨,瓯江之畔,坐落于大罗山脚下的温州海洋科技创新园区一派繁忙景象。近日,温州畅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畅悦生物”)与浙大网新在此举行入驻签约仪式。未来,这里将成为畅悦生物团队的“大本营”和产品研制的“主阵地”。

畅悦生物团队立足生物科学领域,是一支由在校大学生组成的创业“生力军”,团队成员全部来自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温州依海而生,靠海吃海,渔业捕捞成为不少本地家庭创收的 “老饭碗”。畅悦生物团队负责人吴世栎一家便是如此,多年来以打鱼为生。吴世栎表示,自己小时候常常随父亲一同出海,深刻感受到渔民“摇摇晃晃水上漂”的辛劳。

低值海参也有高光时刻

进入温州大学,吴世栎就读生物技术专业,他通过调研了解到,不同于刺参等名贵海参,以东海乌参为代表的部分种类海参因其市场价格不振、开发利用率低,被称为“低值海参”。渔民每每收网后,总是习惯将网里的低值海参扔回大海,或是就地丢弃,造成资源浪费。

然而,吴世栎发现,低值海参储量大、繁衍速度快,仅在浙江沿海,目前预估的东海乌参储量就高达100万吨。同时,低值海参数量“只增不减”,给生物灾害防治造成一定压力。2015年,福建宁德核电站就曾因大量低值海参涌入冷却水入水口,导致反应堆停运。

他不禁思考,如何将“招人嫌”的低值海参变废为宝、物尽其用,在低质海参开发利用方面寻求新的突破口,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这一想法在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内得到同学们积极响应,以吴世栎为团队负责人的研究团队很快组建完成。

经过讨论,团队决定以东海乌参为抓手,在高端功能配料产业上下功夫。团队认真梳理当前功能配料领域面临的痛点难点,群策群力逐个攻关,取得一系列进展。

普通海参因含有丰富的多糖和多肽,常被用作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配料的原材料。团队经过实验,从东海乌参中检测到海参糖肽——一种由短糖链和短肽链连接而成的活性物质。相较于传统的海参多糖和海参多肽,海参糖肽水溶性更好、活性更高,是原材料选用的“更优解”。

传统工艺迎来惊艳改变

传统的配料提取工艺技术落后,产物纯度低,分子量大。团队在现有糖与肽数据库基础上,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开展106次组合酶解,在海参糖肽提取领域实现“一个突破、两个首创”。团队突破海参靶向低聚糖肽降解工艺,在降低30%能耗的同时,将得率维持在85%高位;首创重金属机械+酶解组合脱除技术,重金属脱除率达98.5%,彻底解决重金属超标难题;首创三级降膜分离提纯技术,做到“一步到位零废液”,产物平均分子量为1000道尔顿,更易被人体吸收。

这一系列进展来之不易,背后是团队众多成员日复一日的努力和坚守。其实,在团队成立之初,就曾有人认为,在海参和配料上做文章“吃力不讨好”,劝说已经加入的成员换条赛道,选择“高大上”的流行领域和课题,这样难度小、好上手,而且出成绩快、关注度也高。但有成员说,“我是渔民的儿子,小天地也能做社会服务的大文章。只要能为家乡、社会做些什么,虽苦,但也很酷。”

吴世栎表示,畅悦生物团队现有科研成果,将助力东海乌参实现从“招人嫌”到“惹人爱”的华丽转变。未来,团队将坚持弘扬“四千”精神,加速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奏响海洋强国“新乐章”。

入驻签约仪式现场,当聊到创业愿景和期待时,大家纷纷打开话匣子,你一言我一语地讲开了。大家谈到,希望通过充分利用低值海参资源,蹚出渔业致富新路径,用自己所学,向海洋要财富、要未来,让广大渔民从“摇摇晃晃讨生活”变成“稳稳当当过日子”。“我们希望渔民腰包鼓起来、海洋环境好起来、人民生活美起来。”

据悉,未来研究团队将通过优化配料提取工艺,让消费者用上更安全、更有效、更健康的产品,助力大健康产业发展。同时,团队将坚持校企合作、专创融合、协同育人,拓展实践基地、培养各类人才,让“四千”精神在新时代迸发出新的力量、绽放新的光芒。

(责任编辑 余新花 赵洪河)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