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了!这种武汉本地菜上市三个月身价不降反升

极目新闻记者 曹磊

通讯员 周小平

武汉的天气逐渐炎热起来,餐桌上的时令叶类菜也成为消费量更大的品种。

连日来,记者走访多级市场发现,作为武汉人最爱的春夏时令菜之一的红苋菜,如今已上市三个月,但整体价格却不降反升,成为当前蔬菜市场上价格领先的本地菜之一,而且仍保持着上扬趋势。

按照规律,农产品随着上市时间变长,出货量慢慢变多,市场价也会逐步下降。不过,由于红苋菜在本地的种植期较长,而且最多可以采收四到五茬,每一茬出产的“换茬期”里可能形成上市量回落的情况,带来了市场价的升高。随着接下来进入当茬的盛产期,红苋菜价格又会慢慢回落。

红苋菜上市三个月身价不跌反升

5月14日上午,在汉口中一路惠品果蔬店面外,一排排蔬菜筐子里摆放着时下最时令的几种叶类菜。其中,堆起来的红苋菜看上去货量最多,现场挑选的市民也最多。

“现在的红苋菜还要5块钱一斤?这个价有点贵咧!”拿着一大把红苋菜的市民桑女士向身边正在整理蔬菜的导购员说:“这个菜已经出来蛮久了,价钱怎么还变贵了?”

导购员听到这话,向桑女士解释:“我们也是根据进价来定价的啊,批发价涨了,我们就只能跟着涨。”在他们的身前,另一位选菜的市民也称,今年3月红苋菜刚上市的时候卖过5元到6元一斤,现在已经卖了三个月,价格不但没降,还涨了一点。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多个集贸市场里。在菜价普遍比较便宜的汉口江大路至于三眼桥路的街边蔬菜店里,红苋菜每斤价格从4元到5.5元不等。有店主表示,这种本地菜最高卖过6元一斤,最低卖过3.5元一斤,最近天气热起来以后,红苋菜的价格又涨到了5元左右。

多茬采收模式会在“换茬期”涨价

“蔬菜跟肉、蛋不一样,出产的季节比较长,一茬一茬地出产,不是说上市时间长,价格就肯定会下降。”记者联系上在长江新区阳逻街经营一座生态家庭农场的农户陶国民时,他正在连片种植的蔬菜田地里忙着采收红苋菜。

在陶国民的家庭农场里,一栋栋设施蔬菜大棚整齐有致,田间道路沟壑分明。田间采收的村民正对着鲜嫩的苋菜喜笑颜开。“红苋菜是我们农场的主打菜,现在已经是今年的第二茬了。”陶国民介绍,今年农场里种植了100亩左右的红苋菜,因为有了设施技术种菜,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旱,整个种植就比较方便,并且能让苋菜巧打季节差,实现月月有苋菜上市,现在第二茬的批发价卖到3.3元到3.7元一斤,行情还蛮不错。

蔡甸区张湾街乡里康家庭农场负责人郭彩红也告诉记者,今年村里及周边种植的红苋菜面积1000亩左右,从长势和销售情况看,今年红苋菜又是丰收年。“现在是第二茬上市,每天都有周边省份的批发商提早上门收购。”在现场,一位来自安徽的菜商一次定下了20吨红苋菜。

本地6万亩汉产苋菜实现四季种植

武汉现代农业教育中心蔬菜专家介绍,红苋菜属于快生菜的一种,每年早春2月份播种,生长速度比较快,最快20天就可以采摘,所以第一茬红苋菜会在3月上市,价格比较高。

正是因为生长速度较快,同一片土地上的红苋菜在一年里可以实现多次出产,价格跨度也越来越大。武汉市农业农村部门透露,汉产苋菜种植6万亩左右,各大蔬菜基地设施技术种菜效率越来越高,实现四季种植,较填补淡季叶菜市场品类的不足。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