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后,全世界对志愿军的评价是对中国军人最好的注解

朝鲜战争后,全世界掀起了一股研究志愿军的热潮。在这些研究志愿军的国家中,包括美国、英国、苏联等当时世界一流强国以及第三世界的国家,在这些评价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军人在朝鲜战场上创造了一个奇迹。

美军作为志愿军最重要的敌人,从第一次战役开始一直与志愿军鏖战至停战协议签订,他们深刻体会到志愿军的战力。美军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曾经评价志愿军:“谁想跟中国陆军打仗,他一定是发疯了。

之所以有这样的评价,正是朝鲜战争前三次战役中,志愿军将麦克阿瑟统帅的机械化联合国军打的狼狈不堪,从中朝边境直接退回了“三八线”附近,促使了麦克阿瑟被剥夺指挥权。

麦克阿瑟的继任者,李奇微将军对志愿军的评价为:“敌人通常在夜间行军,而且比我们熟悉地形情况。他们习惯于这里的气候条件和清苦生活,可以自己解决口粮问题。他们利用在这里所能获得的一切运输手段如牛车,骡马甚至骆驼等运送所需要的武器和补给品。敌人以东方人特有的顽强精神奋力加固他们在山上的工事。中国人是勇士,他们常常不顾伤亡地发起进攻。

在李奇微指挥的第五次战役中,李奇微针对志愿军的战术发明了“磁吸战术”,让依靠双腿机动的志愿军吃了很大的亏。随后李奇微发动“绞杀战”,对志愿军的后勤补给线路进行全面轰炸,企图以90天的行动,完全摧毁志愿军的补给线。面对李奇微的杀招,志愿军积极调整了战术和战法,创新开创了夜汽车兵与防空兵协同的夜间运输战术,全面粉碎了李奇微的战术。

作为创造“范弗利特当量”的美军第八军指挥官范弗利特对于志愿军的评价为:“以个人而论,中国士兵是一个顽强的敌人。他们没有防弹背心,没有钢盔。他们只穿上军服,戴上军帽,踏着一双帆布鞋。他们携着步枪,腰上皮带配有二百粒子弹。他们所携带的数枚制造粗劣的手榴弹,粮食是用米和杂粮磨成粉状而成的,装在一条长管形布袋里,必要时可维持十几天。中国军队医疗设备简陋,万不能和我们的医疗队、前线救护站、以及完善的后方医院相比拟。但是,他们永远是向前作战,奋不顾身的,有时甚至渗透到我们防线后方,令我们束手无策”

美军将这次在朝鲜战争中的失利做了充分的研究,为此还在美国军校成立了专门研究中国军队战术战法的研究室。在中美建交后的蜜月期,美军多次邀请解放军将领前往美国专门讲解中国军队的战法。

相较于美军被志愿军打服,苏联的评价更多是震惊。因为在发动朝鲜战争前,斯大林已经做好了准备,他不相信中国军队可以打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他只等中国向苏联求助时提出他的条件。只是让斯大林没想到的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表现让他震惊,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竟然被志愿军打的一溃千里,就连南韩的都城都一度被志愿军占领。

斯大林知道自己的愿望无法实现,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不能再坐视中国和朝鲜面对联合国军的进攻没有任何动作。于是便亲自下场,为中国和朝鲜提供武器和空军的援助。

第三世界国家,也通过朝鲜战争坚定了反抗帝国主义霸权的决心。他们被新中国军人的英勇和顽强所感染,就像毛主席曾经说过:一切帝国主义皆是纸老虎!埃及更是拿中国作为榜样,不但与中国建交,而且坚定了他们要从帝国列强手中夺回苏伊士运河的决心。

1956年埃及从英国手中彻底夺回了苏伊士运河的主权。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