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到平原开创根据地,为何宋时轮受挫撤回,陈再道成绩惊人?

在抗日战争的燎原大火中,平原地区无疑是一片硝烟弥漫的战场。在这里,许多英勇的抗日将领们都曾留下过自己的足迹。然而,同样是在平原地区开创根据地,宋时轮和陈再道却遭遇了天壤之别的命运。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巨大差异?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令人深思的话题。


一场失利引发的反思

1938年春,在毛泽东主席的部署下,120师宋时轮支队和晋察冀军区邓华支队被抽调组成八路军第四纵队,奔赴冀东地区开展敌后游击战。与此同时,中央北方局也在冀东酝酿大规模暴动,为第四纵队的进驻做好准备工作。

7月6日,第四纵队一到,冀东便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暴动浪潮。短短数月,冀东抗联便迅速壮大到39个总队,兵力达10万余人。但就是这股迅猛发展的浪潮,最终也被日伪军的疯狂反扑给彻底击溃,导致第四纵队元气大伤,只剩4000余人西撤平西。

这场惨痛的失利,引发了中央和第四纵队的深刻反思。中央指出他们“没有尽可能保持并发展这一胜利,没有很好地团结地方党及军队,没有很镇静地应付那里的局面“。而作为主要领导人,宋时轮和邓华也在这次行动中暴露出了自己思想上的顽疾。

根深蒂固的“山地情结


在进军冀东之初,中央就明确指示第四纵队“以主要的力量在白河以东“坚持发展,但宋时轮等人仍然对这一决策存有疑虑。他们习惯了靠山吃饭的游击战方式,对于在开阔平原搞游击战争确实缺乏经验和信心。

最终在内部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宋时轮一意孤行,率领纵队主力北上都山,企图在那里建立根据地。然而,都山地区敌人戒备森严,地形环境又不佳,他们的这一尝试很快就遭到了失败。

此后,尽管中央多次示意不同意主力西撤,但宋时轮等人仍坚持己见,最终导致了部队在转移途中伤亡惨重。可以说,他们根深蒂固的“山地情结“是导致冀东失利的最大祸根。相比之下,徐向前等人就有更长远的战略眼光,明白要在“广大人民“这座“人山“中谋求胜利。

与时俱进的战略布局 


相较于宋时轮等人的保守作风,陈再道在冀南地区的表现就让人刮目相看了。作为徐向前的亲密战友,陈再道深受徐元帅“冀南平原造人山“理念的影响,做到了与时俱进的战略部署。

在陈再道的指挥下,冀南抗日根据地迅速在平原兴起,并与民众结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1944年,冀南的抗日武装就已发展到58个营,146个中队,人数达11万之多。在广大民众的全力支持下,陈再道麾下终于在平原上攻守自如,最终建立起了覆盖51个县、800余万人口的坚强根据地。

透过宋陈两人的成败对比,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要在平原地区取得游击战争的最终胜利,单单依靠地形已经不够,必须紧紧依托人民这座最牢固的“人山“。革命胜利的道路终归来自于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在平原作战。


总的来说,宋时轮等人在冀东的失利固然让人扼腕叹息,但它也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战略课——革命战争没有一劳永逸的老路可循,我们必须以开放包容的胸怀,与时俱进地调整自己的战略战术,才能最终取得全面的胜利。这正是陈再道等人所做到的,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和思考的地方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