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手艺沉淀新时尚!梳篦做足养生功夫,剪纸创新东方时尚美学

近日,江苏省文旅厅与省委网信办共同开展“水韵江苏 精彩非遗”进社区暨网络安全进社区活动,来自常州梳篦、常州大麻糕制作技艺、常州萝卜干腌制技艺、江南八宝菜粥制作技艺、石龙嘴黄酒酿造技艺、常州剪纸、香牌制作技艺、天宁风筝扎制技艺、卜弋鱼圆制作技艺、吹糖人十个项目的非遗传承人走进位于常州市北环社区的景仁公园,带去了最新非遗成果与大家展开交流,既好看好吃又好用,受到欢迎。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守住传统的非遗传承人在当下不断打造爆款,让老手艺新时尚更好地“飞入寻常百姓家”。

常州梳篦做足养生功夫,

成就直播间里的爆款

“非遗进社区”,好吃的还真不少。常州萝卜干是一种独具常州地方风味的传统土特产品,也是全国最为著名的萝卜干之一。常州江南八宝菜粥传承腊八粥的制作技艺,选用江南八样以上谷米蔬果杂粮地方特色食品熬煮而成。“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黄酒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最古老酒种。常州酿造酒(石龙嘴黄酒)属苏式黄酒系列,是苏式老酒的典型代表,许多市民现场开启地方特色美食的体验之旅,畅享城市的烟火气。

体验非遗融入日常的生活之美,与时俱进的常州梳篦、常州剪纸活在许多常州人的生活记忆里。“扬州胭脂苏州花,常州梳篦第一家”。常州梳篦是江苏省常州市传统美术,常州三宝之首。制作技艺形成于魏晋时期,迄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其制作工艺在明代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生产的梳篦被选为宫廷贡品,享有“宫梳名篦”的美誉。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银质奖,1926年,在美国费城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赢得“常州梳篦甲天下”之盛誉。

常州梳篦传承人董玥彤带去的荷花经络按摩梳,可是他们直播间里的爆款。天然绵羊角做成梳齿,不仅适用于头部经络不通,进行头部按摩,还可以按摩肩颈、经络刮痧,可谓搞定全身按摩。非遗传承更在细小处下足功夫,球头梳齿不仅按摩舒适,微凹设计贴合头皮。此外,还有紫檀木南瓜按摩梳、按摩头部、面部、肩颈的多功能鱼骨按摩梳等。既保留常州梳篦的传统工艺,又在当下养生潮流方面做足功夫。董玥彤说,“做出一把舒适的梳子,要不断调整到最舒适的弧度和贴合度,我因为注重养生,所以非常关注细节方面。”

偶然接触到梳篦,一把把梳篦上手工雕刻的画面,勾起了董玥彤儿时的绘画记忆。后来她辞去工作,拜常州梳篦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邢粮为师,一做就是20多年。要传承梳篦制作,做好一把梳篦并不容易。做一把篦箕,除雕花、描花、刻花、烫花、嵌花5种工艺,还需经篦篾、骨档、制漆、楂子等6个工种42道工序,并要进行胶工、打磨、镶头等6个工种30道工序,最后进行复查整理半道工序,共计72道半工序。木梳从选材、拉舵到打屯头、切片,再到煮梳坯、划线、开齿直至上光,需经28道工序才能成品。董玥彤告诉记者,虽然做梳篦的门槛不是特别高,但是十分考验年轻人是否耐得住寂寞,耐心打磨出一把好用的梳子。“我有的徒弟跟我做了好多年,但这样的年轻人不容易遇到,包括电商人才我们也求贤若渴。”

从非遗进校园,到直播间里分享梳篦文化,董玥彤希望通过静心坚守,传承好常州梳篦文化,让宫梳名篦在保护与传承中创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常州地域特色。“做直播3年来,感觉许多年轻人从不了解,到买来自己用,或者送给长辈,这让我们特别欣慰。”

将常州剪纸推向市场,

创新东方时尚美学

常州剪纸传承、延续了常州民间剪纸的艺术精华,拓宽了剪纸的表现手法和题材内容。大量吸收中国画、版画等创作手法,黑白、线面、疏密、曲直的对比十分强烈,刀法流畅,节奏鲜明,使作品更具装饰性、想像力和审美韵味。聚集了浓郁的江南老房子、古村落——门窗、厅堂、园林、桥、街巷、庭院、水乡人家等多个系列。不仅在各类艺术大展中多次获得金、银奖项,斩获国家级民间文艺最高奖项―“山花奖”,还被国内外艺术馆、博物馆大量收藏。比如2004年有100件剪纸作品《忆江南》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当下在年轻传承人的手中,常州剪纸变得更加时尚。南京青奥会纯银(剪纸纪念)电话卡采用科技激光技术首次突破纯银镂空技术与剪纸相结合;联合法国品牌策划公司NEWTON21集团,与爱马仕设计师团队合作,将剪纸元素融入法国时尚进行丝巾研发,在国际航空上进行销售;【岁】系列福佑金饰深入挖掘非遗剪纸艺术与金饰珠宝的创新融合,创新东方时尚美学;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第十届法国中国电影节当地时间5月13日在巴黎拉开帷幕,电影节上专门安排了题为“纸上艺术:中法文化的绚丽对话”的剪纸作品展,推出包括《封神第一部》中的多个经典场景、《长安三万里》中的李白对酒当歌、《流浪地球2》中的航天员仰望星空、《我们一起摇太阳》里的相濡以沫……很多电影中非常熟悉的画面,借由传统手工艺术表达出来,获得了广泛好评和赞誉。

听常州剪纸第三代传承人孙丹丹如数家珍,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艺的革新,现代剪纸逐渐打破桎梏,摆脱传统的剪纸形式,在保护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从剪纸的材质、图案、主题、市场、销售渠道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改进,给古老的剪纸艺术注入新的活力。

据主办方江苏省文旅厅工作人员介绍,通过举办“非遗进社区”活动,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让社区老百姓进一步了解非遗、感受非遗,从而增强参与非遗保护的意识和责任;同时也为非遗传承人搭建展示交流销售平台,推动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盛媛媛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