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江苏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积极探索多元化、绿色低碳发展转型道路

荔枝新闻北京工作部记者/刘辛

5月15日,2024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在江苏常州举办。江苏省政协副主席胡刚出席活动并致辞。

胡刚表示,江苏省是全国的经济大省,产业大省,2023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达12.82万亿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均居全国首位。今年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万亿元,同比增长6.2%。与此同时,江苏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的价值取向,积极探索多元化、绿色低碳转型道路。

他介绍,十年来江苏生态环境持续改善,PM2.5浓度下降56.2%,降至每立方米33微克;断面水质U3比例提升47.6%,长江干流江苏段水质保持二类,太湖连续15年实现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水质黑臭目标;林木覆盖率、自然湿地保护率分别提升至24.06%和64.3%。

稳步推进双碳任务,单位GDP能耗、碳排放强度分别下降38%、43%,全省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6029万千瓦,占全省发电装机总量的40.8%。

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209家发电行业重点单位上线交易履约率99.92%,二氧化碳配额约3500万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不断壮大绿色产业,现代环保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8000亿元,总量居全国第一;硅片、晶硅电池及晶硅组件等产量约占全国40%;风电整机制造业占全国的30%;新能源与清洁能源公交车总数占比达到71.7%;累计建成绿色建筑面积11.7亿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8.8亿平方米,规模长期居全国第一。

胡刚介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鲜明导向,已经成为江苏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取向。活动举办地常州,近年来因地制宜探索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换路径,以新能源、新生活、新城市为引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先后启动实施了新能源之都建设,长江大保护、太湖治理,圩污乱散地综合整治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示范项目。“十三五”时期,常州以年均1.59%的碳排放增速支撑了年均8.16%的GDP增速。在近三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22.5%的情况下,常州成为2023年全国人口最少,地域面积较小,人均水平较高的GDP万亿之城。

胡刚表示,江苏将坚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协同推进减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城乡建设发展绿色低碳转型,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