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YOUNG好青年丨弘扬五四精神 凝聚青春力量——记“甘肃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获得者甘肃科技馆

来源:中国新闻网(记者 武文宣 见习记者 王斌强)

4月28日,第28届“甘肃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揭晓,甘肃科技馆荣膺“甘肃青年五四奖章”集
面对这份来之不易的殊荣,甘肃科技馆馆长赵金惠说:“近年来,甘肃科技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五位一体’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打造高质量科普公共服务核心阵地。今后,我们将稳步推进传统科普与新媒体深度融合,持续加大优质展览展品数字化转型和配套网络资源开发力度,创新组建流动科技馆服务团队,实现校内外科学教育有效对接。”
记者了解到,在这支160人的科普工作团队中,35周岁以下青年占比74%。7年以来,甘肃科技馆以打造高质量科普公共服务核心阵地为己任,累计接待公众320万余人次、团队3200余支。策划开展主题科普教育活动1000余场次。
党建引领,品牌赛事育才成效显著
舞台再大,不上台永远是观众;平台再好,不参与永远是局外人。青年人要建功成才,下基层是最好的路子,党建活动是能力提升最好的途径。“用人之法,百炼成钢。”近年来,甘肃科技馆在科普“阵地”上筑起先锋“堡垒”,让青年党员干部走上科普服务的“大舞台”。在为群众细心服务的过程中把党的关怀送到群众的心坎上,全力打造了甘肃科技馆科普服务工作的这张金色名片。
如何打造赛事品牌建立后备人才培育长效机制?成了摆在甘肃科技馆领导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近年来,甘肃科技馆通过高水平、高品质举办甘肃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高校科学营、中学生英才计划等青少年科技竞赛教育活动,累计参与人数达150余万人,斩获各类奖项280项。通过实施“英才计划”,已培养近500名优秀中学生,90%被“双一流”高校录取,创新后备人才基础不断夯实。

聚焦“双减”,推动科普宣传融合发展
怎样将科普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让孩子们在学习文化课程的过程中了解科学?甘肃科技馆给出了答案。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建立“馆校合作”长效机制,推动“双进”服务“双减”。
作为“‘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科普行动”试点单位,甘肃科技馆围绕“科教资源共建共享”“科技活动进校园”等五大科普行动开展试点工作,开展了“科技教育乡村行”“送培进基层”等活动。开发了“科技馆里的科学课”特色课程300余节,开展“送课进校园”“同上一堂科学课”等科普教育活动100余场次……
截至目前,甘肃科技馆在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发布的系列科普文章、科普视频作品总阅览量达900余万次。在《2023抖音科技馆数据报告》中,甘肃科技馆在“2023抖音成长势能榜”“2023最吸引小孩哥的科技馆”“2023最受用户喜爱的科技馆”中分别位列第5名、第4名、第10名。如何扩大活动影响力?甘肃科技馆积极对接各级新闻媒体对重点科普活动进行宣传报道,在报纸、电台等媒体开设专栏,引入活动直播,真正做到了科普不掉线。
近年来,甘肃科技馆依托甘肃科协科普大讲堂,围绕青少年等重点人群深入开展科普“五进”活动。线上线下同步发力,结合场馆展教资源,以报告、宣讲、展览等形式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策划开展主题科普教育活动1000余场次;引进《创新决胜未来》《王淦昌生平事迹展》等主题展15期;开展多学科、多领域科普大讲堂活动220余期,受众300多万人次。承办科技与人文书画作品展,推出弘扬科学家精神思政课,联合甘肃广播电视总台录制的“两弹元勋”郭永怀、“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科教报国的感人事迹在全省中小学引起强烈反响。

以人为本,科普服务实现零距离
近年来,甘肃科技馆在如何最大化释放流动科普动能,推动科普资源普惠方面百谋千计,实现了科普服务零距离,为我省公民科学素质提升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科普答卷。
截至目前,甘肃科技馆争取到了中国流动科技馆常规巡展33套,落地21套,巡展492站,服务公众1883.7万人次,通过巡展将优质科普教育资源送达全省14个市(州)、86个县(区),实现了巡展活动全覆盖。科普大篷车总行驶里程11.3万公里,累计服务公众252万人次。由于成绩突出,甘肃省流动科技馆服务团队入选“典赞·科普中国”2022年度十大科普人物。
“我们要凝心聚力,共同营造家的温暖,让每位职工都有归属感。对游客,我们要用心服务,提供丰富的科普体验,让每位游客都有满满的获得感。”甘肃科技馆副馆长康春燕说。
通过采取对外开放地下停车场、不断完善母婴室配套设施、设立图书流通站、在暑期参观高峰期延长对外开馆时长并增加活动频次、在场馆设置志愿服务岗和党员先锋岗等有力举措,以高质量服务不断提升公众满意度。积极谋划成立工会、团委,组织参加各类文体、评先树优活动。举办假期托管班,为公众提供儿童托管照看、普及科学知识、学业文体辅导等服务,累计开设寒暑假托管班课程560余节。

回顾过去,科普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甘肃科技馆青年的奋斗,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合作。放眼未来,甘肃科技馆将以这次表彰为新起点,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心,立足岗位,奉献青春,勇建新功,为全省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各位同学

今天周三啦!
让我们一起学习
青年大学习2024年第6期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系列特辑

第四期“民主法治

快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甘肃青年”对话框
回复“2024年青年大学习第6期”

或 “阅读原文”

一起学习吧~


来源丨中国甘肃网
编辑 | 徐陇源
校对 | 徐晶晶 范玉波
校审 | 李钰洁

投稿邮箱丨1287749141@qq.com







都看到这儿了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