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教授逆风而上“俄罗斯必败”观点被指不合理

俄乌冲突已持续两年多,俄罗斯并未如美国所愿被击垮,反而愈战愈勇

俄罗斯不仅抵挡住了乌克兰去年 5 月发起的“大反攻”,还相继完全控制了巴赫穆特、阿夫杰耶夫卡等战略重镇,在战场上取得显著优势。

在军事上不断获胜的同时,俄罗斯经济也表现出色。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 16500 多项制裁,但俄罗斯经济不仅挺住了,还恢复良好。

2023 年,俄罗斯经济重回增长轨道,GDP 增长 3.6%,远高于西方主要经济体。预计 2024 年经济增长 2.6%左右,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另一方面,乌克兰在失去巴赫穆特、阿夫杰耶夫卡等军事重镇后,战场上节节败退,几乎处处被动挨打。

两年下来,乌克兰损失了超过 60 万兵力,适龄男性几乎打光,60 岁以上的老人和妇女都被送上前线作战。

如今,乌克兰财政濒临崩溃,兵员严重短缺,弹药不足,前线不时传出成建制投降的消息,军心动摇。

面对乌克兰的困境,客观观察俄乌战争局势的人都对乌克兰的前景感到悲观,挑起乌克兰危机的美西方国家也开始怀疑乌克兰是否还能撑下去。

乌克兰的形势有多严峻,从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的话中可见一斑。

博雷利表示:“我知道如何停止战争,只要停止供应武器就行。若停止武器供应,乌克兰可能会在两周内投降。但我不想让战争以这种方式结束。”

就连一直态度强硬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罕见地表示,乌克兰快撑不下去了。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杰克·沙利文则称,尽管美国批准了新的援助计划,但这并不能阻止俄罗斯在未来一段时间取得突破。

然而,中国的所谓俄罗斯问题学者冯玉军‘教授’却不这么看。

4 月 11 日,冯玉军‘教授’在《经济学人》杂志发表文章,列举了四个理由说明俄罗斯必败。

1. 乌克兰人的顽强抵抗和民族凝聚力;2. 国际社会对乌克兰的支持;3. 俄罗斯的工业实力以及指挥、控制、通信、情报系统跟不上现代战争发展的要求;4. 普京的决策受到“信息茧房”的限制,缺乏有效的纠错机制。

关于冯玉军‘教授’所说的论据是否站得住脚,很多人进行了批驳,这里就不逐条展开论述。

但如果是一个治学严谨、客观看待问题的人,仅凭这些论据很难武断地得出“俄罗斯必败无疑”的结论。

更重要的是,在作者发表这种观点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关注俄乌战争局势的人都知道,俄乌双方在战场上的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非常有利于俄罗斯的转变。人们关注的重点不是俄罗斯会不会输,而是乌克兰还能撑多久,这也是连泽连斯基都不得不发出哀叹的原因。

对于乌克兰的局势,全世界都看得很清楚,冯玉军‘教授’却无视实际情况的变化,在一个非常不合适的时间点,抛出非常不切实际的论点,只能说这是基于主观立场偏见,拼凑片面论据而成的文章,与客观性研究无关。

冯玉军在《经济学人》杂志上宣称“俄罗斯必败无疑”,这件事意外地惊动了俄罗斯一些有影响力的人。

近日,被西方媒体称为“普京大脑”的俄罗斯著名政治学者及理论家亚历山大·杜金专门为此开通了中国社交媒体账号。

在杜金看来,在中国这个与俄罗斯关系亲密到“合作无上限”的国家,居然还有研究俄罗斯的学者不太了解俄罗斯,这可能是双方交流沟通不够造成的,他有责任弥补这一不足。

但杜金可能搞错了,其实不是因为我们的冯玉军‘教授’对俄罗斯不够了解,而是杜金不了解像冯玉军这样的‘中国’人。

冯玉军‘教授’在《经济学人》杂志上宣称“俄罗斯必败无疑”,只是说了拜登和泽连斯基最喜欢听的话,但这未必是拜登和泽连斯基现在需要的,因为这既不切实际,也不合时宜,没有人会相信,最多只能起到个人表忠心的作用。那最终,这个人注定会成为一个笑话,被人铭记。

对此,各位怎么看呢?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