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降息”!央行等量续做MLF

5月15日,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人民银行开展2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和125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1.8%、2.5%,与前期持平


Wind数据显示,当日有20亿元逆回购及1250亿元MLF到期,本月MLF实现等量平价续做


随着超长期特别国债开闸进入倒计时,货币政策将如何与财政政策协同发力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从本次MLF操作来看,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本月MLF等量续做有助于平稳资金面,支持超长期特别国债平稳发行

流动性充裕 MLF等量续做


从量上看,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5月以来,市场对流动性的最大担忧在于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集中供给带来的冲击,并认为人民银行或将通过降准来予以对冲。但根据财政部近期公布的一般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安排,今年20年、30年和50年3个品种的特别国债将分别发行7次、12次和3次,发行日期分散在5月—11月,呈平滑发行、节奏拉长的特点,减弱了对流动性的集中冲击。叠加银行系统防范资金沉淀空转的需求,当前银行对于MLF的需求量不高,因此本月MLF仅在结束缩量后维持了等量续做。


市场流动性方面,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介绍,4月1年期商业银行(AAA级)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均值降至2.11%,已明显低于2.50%的MLF利率;截至5月14日,该指标均值为2.09%,依然维持在政策利率下方。这说明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较为充裕,MLF加量必要性减弱。


从价上看,本月MLF利率维持前值不变,符合市场预期


“从国内形势看,当前多项经济指标企稳向好,短期内降息的紧迫性不高。”温彬介绍,从国外形势看,当前美元指数延续高位运行,人民币仍存在一定贬值压力。在货币政策“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均衡”的考量下,短期内维持政策利率水平稳定或是最优选择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也认为,目前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处于合理区间,同时全球市场波动剧烈,考虑到我国货币政策需要兼顾内外均衡,当前MLF利率“按兵不动”符合预期。


灵活运用政策工具 降准降息依然可期


4月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灵活运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尽管5月MLF利率不变,但结合经济发展需要,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降息、降准仍在工具箱之内


从预估的政府债净融资额来看,温彬认为,今年5月—10月流动性压力尚可,11月—12月因国债到期量较低,流动性压力相对变大,同时考虑到后两月MLF到期量相对更高,届时人民银行可能实施降准以“呵护”市场流动性


从金融统计数据情况来看,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以及住户部门贷款出现单月波动,反映出市场信心和预期仍有待提振。二季度可考虑通过降准来满足政府债券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对中长期流动性的需求,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营造出更加适宜的流动性环境。同时,可考虑通过降低MLF利率等政策性利率,引导银行降低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进一步减轻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的利息支出,激发企业和居民投资、消费需求,促进宏观经济加快恢复回升。

记者 许予朋

编辑 韩业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