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市西董街道鹤伴中学 张凤娟 习作·冰窗花

“窗花!”我惊奇地看着车窗,思绪不禁飘回了邈远的童年时代。 小时候的冬天真冷啊。天被冻住了,地被冻住了,整个村庄也被冻住了。数九寒天,天蒙蒙亮的时候,我躲在暖和的被窝里不肯起床。勤劳的母亲却毫不迟疑,穿好衣服,习惯地从床头上拿起对折成三角形的方巾,往头上一铺,胳膊举在后脑勺上方,一手捏一个角,熟练地一交叉,一系,再用手指把两角塞在系扣下面,简单又结实,戴在头上一天都不会变样。这种方巾的戴法,是我国北方农村妇女特有的一种保护头部的方法——田间劳作时可以很好地保护头发不被各种农作物纠扯到凌乱,也能保护头发不被风沙侵袭,冬天还可以保暖,真是一举多得。 收拾妥当,母亲先把炉子里的炉灰倒出去,顺便从院里塑料布底下拿来十几根玉米核和一两个苞米皮,先用火柴引燃苞米皮,塞进炉膛,待苞米皮充分燃烧,再把干燥的玉米核一个一个塞进灶膛,盖上炉盖,一会便听到炉膛里发出“轰轰”的声音,炉盖缝里透出的光亮一闪一闪地映着母亲的脸,我呆呆地望着母亲,而母亲一刻不得闲,一手拿钩子,一手把不大不小的煤块用煤铲放进去,立刻盖上盖,双手配合如行云流水般,动作慢了,屋内便会浓烟滚滚,是很呛人的。而我就在被窝里,看着窗外屋檐下的烟囱里浓烟直冒,母亲接着出门,清扫院子,喂家里的鸡鸭鹅去了。 院里传来了家禽的鸣叫,叫声唤醒了整个村庄。 我穿上母亲做的花棉袄,花棉裤,红棉鞋,来到窗前,直直地凝视着窗棂上的窗花,真好看呀!有的独自绽放,有的则连结成片,重叠覆盖着,薄厚不匀;有的呢,似仙宫舞女,摇曳舒展。细细端详,这冰窗花以雪花样的六角形居多,中心为点,向周边发散,棱角分明,精致得有点像“瘦金体”字样,图案精致如画,宛如玉树,好似琼花,更像晶莹剔透的孔雀羽毛,大自然真是一位神奇的微雕大师。 我用手轻轻摸上去,凉凉的,滑滑的,小心地用手在玻璃上作画。在寒冷的冬天,在那个物质极为贫乏的年代,这些神奇的冰窗花,曾给我儿时的冬天带来简单的快乐。 那时的冬天,家人终于可以整日在一起,围炉团坐。冬天的活计便是脱玉米粒,把秋天丰收的玉米棒子放在笸箩里,用上特有的工具——椽子,整天一大笸箩一大笸箩的脱粒,除此,母亲还要织布,一个人去那间冰冷的放置织布机的屋子里,忙活一个多月的时间。 那时,日子虽苦,我们却无忧无虑,悠然着静谧的时光,守护着岁月的静好。 好多年没有见着冰窗花了,童年也永远地逝去了。 在那些清苦的日子里,盛开在窗棂上的冰花,曾装饰了我的梦。在父母温暖安适的庇护下,我和弟弟幸福地享受着这美丽的冰窗花一样的,一个又一个寒冷的早晨。我想,如果能把贫寒织绣成花朵,童年的那段岁月总能温暖如初,丰盈着我的人生。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