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莲华学园九年级四班 孙慕晴 习作·松

清晨东望,一场毫无征兆的雪席卷过了大半座小城。漫天的狂雪停息后,留下的却有一种别样的安详。房梁屋瓦莫不披上一层晶莹的冬装,显露出一种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萧瑟苍茫之感。 我见到过那样一棵松,四处伸展的琼枝肆无忌惮地霸占着余下不多的空间,只留下窄窄的一道红瓦小道延伸开来,路过的行人莫不弯腰低头而行,似乎无人会顾暇它是否在努力地活着,直到偶然间我往上轻瞥,所看到的却经久难忘。 那是向阳的一面,层层叠叠的松针中包裹着厚厚的网,银白色的蛛丝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悄然透过几缕不接续的光,映射在红瓦小砖上,形成一个个微弱的光圈,晕染上几抹霞光,倒显得灵动俏皮了几分。清晨刚下的初雪已微溶,滴滴答答的轻落在地上,溅起层层的水花,伴着水声还有枝叶晃动的沙沙声,青灰的松针互相抚弄,竟无意中相应相和,显示出朝气与青春。这是松的本色。 灿烂夺目的背后,却似一道幽深的峡谷,一望望不到边。阴冷与昏暗是他的常客,刺骨的风时时漫游而过,没有人好奇过他是否愿意这样,在狭小的角落中自顾自的默默生长。时间久到他自己也许都忘了为什么要活在这儿,无人注目、备受冷落,阴晦与落寞潜滋暗长,充斥了整个躯干。然而,阳光似乎并不眷恋这里的一分一毫,不肯交之于一抹斜阳。寂寥中只有几只喜暗的小虫为之唱和,从而得以短暂的机械的晃动。这里充斥着冷漠,但那不经意掠过的一抹微光,却能够深深牵动他的警惕。他无数次努力的想要去绽放,去迎接那抹属于他自己的光。尽管一次次的落空,但他仍然没有忘,没有忘记好好的活下去,没有忘记史铁生的母亲曾经说过的“好好活”,没有忘记一株植物也有尊严——因为每个在泥沼中奋斗过的人都值得被尊重,他也一样。 这确实是一棵松的陈述。他不似李白的“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那样伟岸高大,也不像陈毅的“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那样清冷,更不和曹松的“古甲磨云拆,孤根捉地坚”一样坚毅挺拔。它追逐过阳光的脚步,也有不为人知的痛。他会把光鲜亮丽的形象展露在外,而一点点磨掉自己的卑微。它只是一棵松,一棵普通却顽强、坚毅而脆弱的松。 世界上也许会有许多不美好,不是事事都像童话故事中那样会有好的结局,不是所有的愿望都会实现,也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幸福美满。现实是残酷冷漠的,不会因为一个人而改变。但我们要学会去接受,去释然,正如一棵松也有它的两面。不论结果如何,坚持过就是最问心无愧的选择。 (指导教师:李丹)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