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艾丽丝·门罗92岁去世,50岁时访华并在广州庆生

当地时间5月13日晚,加拿大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于安大略省去世,享年92岁。2013年,时年82岁的门罗获得诺贝尔奖,诺贝尔颁奖词只有短短的几个字,却分量千钧: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门罗的离世在文学界内外引发广泛关注。1981年,她曾应中国作家协会邀请到访中国,并在广州庆祝了自己的50岁生日。

加拿大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图源:诺贝尔奖官网

健康状况:

患癌症和阿尔茨海默症治疗多年

据出版公司加拿大企鹅兰登书屋表示,门罗在多伦多东部安大略湖的霍普港去世。此前,门罗因罹患癌症和阿尔茨海默症治疗多年。据报道,自2009年以来,门罗的健康状况一直在恶化,她接受了癌症治疗,但仍在坚持写作。

门罗的大部分作品在国内也都有中文版出版。其中,《逃离》是门罗的代表作,也是第一部被译介到中国的门罗的作品。至今仍然畅销不衰,很多读者知道门罗就是从《逃离》开始。

听到门罗去世的消息,读者纷纷表示不舍与悼念,“前几天才看完《逃离》,真的好可惜,会把其他几本门罗的书读完的”“优雅温和的力量”“她的文字真好啊,越看越好”“她总是书写女性,平凡的女性,真的很喜欢她”。

2013年10月10日,门罗获得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加拿大籍女性诺贝尔奖得主,也是第13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时年82岁的门罗因健康原因未能赴瑞典出席颁奖典礼,她的女儿出席了颁奖典礼并代她领奖。当年门罗在接受《卫报》采访时表示她“一生都在写个人的故事”。

早期经历:

童年经历过大萧条 做过家庭主妇

1931年7月10日,门罗在安大略省的温格姆出生。这个小镇后来成了她众多短篇小说的故事发生地。其婚前名字为艾丽丝·安·莱德劳,童年时期家庭在经济大萧条中艰难求生。

门罗17岁高中毕业后,应聘当教师。幸好,西安大略大学的奖学金及时到来,门罗得以进入该校的新闻学专业。

1951年,门罗获得奖学金进入大学学习了两年,在校期间做过餐厅服务员,烟草采摘工和图书馆员,后与第一任丈夫詹姆斯·门罗从加拿大东部迁居到几乎在加拿大最西边的温哥华市。

婚后,三个女儿西拉、凯瑟琳和詹妮相继出生。门罗一下子变成了繁忙的母亲和家庭主妇,但她利用孩子午睡或家务间歇时,悄悄地构思、练笔。她写作的篇幅都很短,因为很难有长时间可以集中精力。

门罗起初在杂志上发表短篇小说,并逐渐汇集为一部小说集《快乐影子之舞》,这本生动再现小镇风情和少男少女感情生活的短篇小说集,一鸣惊人,为她赢回了第一个总督奖——加拿大的最高文学奖。

《纽约时报》称赞这部小说集证明了“短篇小说在加拿大欣欣向荣”,并“与居住在那里的人们产生了深刻的共鸣”,也夸赞了门罗令人耳目一新的、“提供更多的问题而不是答案”的写作策略,门罗成为了文坛上冉冉升起的新星。

此后,她以每三四年出一本短篇小说集的速度,稳健地创作了14本书,文笔朴素、精准、传神,摘取了一连串国际国内的文学大奖,获得了各种荣誉,在世界文坛上享有“我们时代的契诃夫”、“加拿大的契诃夫”之美誉。

结缘中国:

在广州庆生 “我一生中最棒的生日”

门罗1972年与詹姆斯·门罗离婚,1976年与地理学杰拉德·弗莱林结婚,但此后出版作品仍然使用艾丽丝·门罗的名字。

1981年6月至7月,应中国作家协会邀请,7位加拿大作家到访中国,包括门罗、杰里·葛德士、罗伯特·克劳耶奇、艾黛儿·怀斯曼、帕特里克·莱恩、苏珊娜·帕拉第斯、杰奥弗里·汉考克。

他们和当时的中国作协副主席、作家丁玲见了面,参观了北京、西安、广州等地并和当地作家交流。门罗还在广州庆祝了自己的50岁生日——“我一生中最棒的生日”。

回国后,他们合写了一本书《加华大:七人帮中国印象》,出版后引起读者关注。门罗所写的章节篇名为《透过玉帘》。

2001年门罗接受了心脏手术,一年后公开了自己已罹患癌症。2004年,门罗的代表作《逃离》出版,夺得当年加拿大吉勒文学奖,并入选《纽约时报》年度图书。2009年5月,门罗荣获第3届布克国际文学奖。2012年,在出版最新小说集《亲爱的生活》(Dear Life)后,门罗宣布封笔。在《亲爱的生活》中收录了4篇自传体作品,她称这些作品是“我对自己的生活要说的第一件和最后一件事,也是最接近的一件事”。

作品特点:

擅写平凡女性心灵深处的大小波澜

门罗的短篇小说多以描写加拿大小镇的生活为主,尤其擅长描写平凡的女性,她们有老有少,来自各行各业,或者像门罗一样,一辈子都在做家庭主妇。乍看,她们的生活平静、平淡,乃至平庸,但门罗却善于撷取她们与众不同的地方,以X光式的眼睛洞察她们心灵深处的大小波澜。

她笔下的故事大多以乡间小镇及其邻里为背景,故事人物和现实中人并无二致,亦经历出生与死亡、结婚与离异。但泥土芳香的文字背后,却是对成长疼痛与生老病死等严肃话题浓墨重彩的描写。

门罗的写作被认为是女性主义文学书写的典范,借由女性角色的视角展现丰富而幽微的女性处境。同时,她的作品又兼具时空的广度,折射普通人生活的意义。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曾称她为“当代英文小说的主要作家之一”,萨尔曼·拉什迪赞许她是“形式大师”,乔纳森·弗兰岑曾直言门罗是“小说的信仰之一”。

作家路内认为,门罗从来没有在她的小说中,要找到什么生命的答案。她不去追求人生观的通达,她追求的就是人生的复杂。

整合:史明磊

来源:中国作家网、澎湃新闻、中新网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