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这场地展博览会不一般 451个小麦新品田间“打擂”

  “中麦69株型较紧凑,抗倒性较好”“豫农912矮秆大穗,兼抗赤霉病和条锈病”“周麦49抗寒耐旱耐高温,丰产性好”……

  5月16日上午,荥阳市城关乡丰德康育种站旁,第七届黄淮麦区小麦地展博览会在此举办。300多名种业专家、种粮大户和种子经销商等齐聚于此,聚焦小麦长势、性状进行观摩探讨、看禾选种。

  这里的麦子不一般。272亩连片试验田中,种植了来自河南、河北、陕西、江苏、安徽等5省451个小麦新品,179家企业和科研单位拿出各自“拳头”种子在此成长“中试”、集中“比拼”。

  这个博览会很亮眼。黄淮麦区国家小麦新品种展示示范,是品种审定后大面积应用前的重要环节,也是融通种业“创新攻关行动”和“企业扶优行动”的重要支点,多年来,一大批优质、抗逆、高产的新品种从这里走向更广袤的田野,成为各地种植的“当家”品种。

  “此次小麦地展博览会,集中展示了黄淮麦区近年新审定和进入国家、河南省区试的品种,代表当前黄淮麦区小麦品种创新的最高水平和发展方向,不仅为科研单位提供育种新成果展示平台,也为农民选种用种提供最直观的‘窗口’。 ” 全国农技中心区试处农艺师张笑晴说。

  当天一早,来自新郑的种子经销商张苗苗专门驱车来此,对田间这场“新品发布会”很是期待,“经过河南农大、河南农科院等单位专家现场观察,评审筛选出郑麦33、存麦29等46个表现更优异的小麦新品种。我还专门对照田间表现,粗略测了下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表现真是不赖!下一步打算更广泛推荐给种粮群众。”

  良种一粒重千钧。黄淮麦区小麦地展博览会也是郑州聚焦种子“芯片”提速发力的缩影。近年来,郑州市加快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目前全市共有99家种子企业,其中上市企业1家,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企业7家,种子企业总销售额达45亿元,全省占比35%左右。

  “攥紧种子,就是端稳饭碗。郑州着力打造‘小麦、玉米、蔬菜’地展博览会3个种业展会品牌,从2015年以来,‘三个地展’累计向全国示范展示3.1万多个优良农作物品种,有力带动了全省农业产业价值链纵深发展。”郑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

  如此重要的行业盛会,缘何连续七届在荥阳举办?

  “荥阳地处黄河中下游分界处,黄河流域与淮河流域在此共聚,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成为观察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生长品状的绝佳场所。”荥阳市长石玉说,作为全省知名的粮食高产县、有名的优质小麦种子基地,近年荥阳建设繁种基地4万余亩,年产优质粮种2000万公斤,全面促进种子产业“育、繁、推”与粮食产业“产、加、销”一体化协同发展。

  风吹麦香千重浪。“三夏”将近,从一株株麦子看“种业振兴”,看品种、品品种、论品种,这个盛会确实不一般。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祁道鹏 通讯员 付志华

河南日报客户端

kk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