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开工!这座增速全国第一的地级市终于迎来了高铁!
12月16日,兰州至张掖高铁武威至张掖段正式开工建设,经过多年的等待和忍耐,全国经济增速第一的金昌也将迎来高铁时代。
据相关报道,兰张高铁武张段经武威市、金昌市、张掖市,正线全长约244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建设工期3年。全线共设武威东、金昌南、山丹北、张掖西4个车站,其中金昌南、山丹北站为新建车站,武威东、张掖西站为既有车站。

靴子终于落地,兰张高铁落地一路曲折,时间刻度从“十二五”一直拨到“十四五”。此次,兰张高铁武张段开工建设,让金昌人民憧憬多年的高铁梦越来越近。
01
自古以来,河西走廊就是进疆的主要通道,但是由于兰新高铁选择了西宁,导致河西走廊的武威和金昌迟迟无法接入全国的高铁网,让这两座城市发展搭不上高铁的机遇。
今年6月,兰张高铁中武段通车,让武威接入了高铁网,而给武威带来了肉眼可见的便利,对于高铁,金昌的急与无奈,周边高铁的开通,导致大量的普通客运车次停运,给金昌出行带来了巨大的不便。

而金昌地处河西走廊中部,是河西走廊主要城市之一、重要镍钴产业基地,早年因镍矿而兴,却是目前河西走廊地市州中唯一不通高铁的城市。
从地理位置上看,金昌与兰州、西宁在甘青区域构成了一个“黄金三角”,每条边长约200公里,三地均是区域内重要的工业城市,且在新能源和材料领域存在巨大的互补,此前获批的金白兰武有色金属集群就是区域合作的重要成果。
区域协同,交通先行。如果兰张高铁彻底打通,沿线总人口超过1000万,相当于一个超大城市规模,兰西城市群之间的联系也将更加紧密。
如今,设计时速250公里的兰张高铁打通了连接新疆的另一条路径,从速度上来说,这对甘青片区乃至整个西部片区高铁网的完善程度,都是一个非常好的补充。

待兰张高铁全线正式开通运营,金昌至兰州列车最快旅行时间将压缩至2个小时左右,金昌通过兰张高铁接入兰新高铁和京兰高铁后,将实现与全国高铁网互联互通。
02
“高铁一响,黄金万两”,但实话实说,金昌高铁的到来或许稍微晚了一些。隔壁的武威就是最明显的例子,武威东站以繁忙而有序的姿态,见证了过去半年城市与高铁的携手向前,正深刻改变着武威的城市面貌和发展轨迹。
眼下,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西部非省会城市,开始逐渐进入大众视野,而金昌就是甘肃表现最好的地级市。
过去的几年,金昌的GDP增速一直位于全国前列,今年前三季度,金昌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9.3%,增速排名全国第一,从目前的增速来看,金昌全年的增速也将保持全国第一,这对于甘肃来说是史无前例的。

公开消息显示,兰张高铁武张段预计2027年年底通车。到时候将意味着,兰张高铁正式全线贯通。至此,兰州高铁“朋友圈”实现扩容,不仅多了一条入疆通道,河西走廊的高铁通道也将彻底实现贯通。
时空距离收缩,将给沿线城市带来极为可观的经济效应。对这条线路的积极意义:「兰张高铁」开通后,将与兰新、京兰、宝兰等高铁以及在建的兰合高铁连通,成为新疆连接华北、华东的交通大动脉和经济大通道。
高铁的便捷性,可以让金昌的企业更加便捷地与周边城市的企业进行合作与交流。有助于金昌企业拓展市场、提升技术水平、增强竞争力。随着高铁网络的不断完善,金昌与周边城市的联系将更加紧密,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将更加频繁。这将为金昌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金昌在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
从新兴的工业城市一路走来,随着高铁的建设,金昌将阔步迈向高铁时代、航空时代,一跃成为河西地区交通网格上的重要支点。让兰白都市圈与金武都市圈往来更高效,进一步促进都市圈的要素流动、进一步完善甘肃的高铁网络,提升交通运输能力。
03
随着高铁的建设,金昌的工业旅游也将迈上新的台阶,文旅产业也有可能成为金昌发展的新支柱。高铁时代,同城效应率先在高铁沿线发挥出来,当省内诸多兄弟城市先后加入高铁大家庭,漫长的行程,却将金昌屏蔽在“周末城铁旅游圈”之外。
相信高铁的开通,将使得金昌抢抓新机遇、抢占新赛道,金昌也可以培育具有引领性的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科研教育、电商物流等产业项目,高铁将为金昌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底座,释放着无限的发展潜力。

作为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金昌以工业立市,尤其是1992年以来,金昌紧抓西部大开发有利时机,积极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发展壮大有色金属、化工、新能源三大支柱产业,成为全省工业排头兵。
而金昌“工业立市”的高效推进离不开工业政策体系的构建,金昌全省率先实现了产业链招商,通过完善产业链招商图谱,金昌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产业链招商,按图索骥寻找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了精准招商。
同时,金昌从企业融资、土地、产业、规划布局、招商引资、创新驱动等领域制定配套政策,利用财政手段将更多的资源投至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在一系列工业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工业成为了金昌经济的第一推动力。
在传统产业方面,除了已有的有色金属产业以外,金昌聚焦打造西北新型化工产业基地,围绕氯碱化工、硫磷化工、煤化工、氟化工、精细化工等5个细分产业链,采取分化、派生、新生和融合等方式,持续延链补链强链,着力构建“横向耦合、纵向闭合、产业共生、吃干榨尽”的循环经济新模式。
在新兴产业培育方面,金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金拓锂电、金宏翔0.8GWh18650型三元动力电池产品实现量产,晶科10GW单晶切片、10万吨动力电池用硫酸镍、7万吨三元前驱体一期等项目建成投产,鑫金源3万吨负极材料、深圳致信2.5GWh磷酸铁锂电池及1GWh储能系统集成、18GWh磷酸铁锂电池等项目加快推进,新能源电池生产能力达到50万只/天......一个涵盖全链条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生态在金昌逐渐形成,金昌已成为西北最大的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供应基地。
兰武高铁高铁半年年,属于武威的高铁故事正持续上演,金昌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相信未来随着兰张高铁的全线开通,高铁将发挥积极的带动作用,推动金昌与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与交流。

金昌也将与周边的城市共同打造更加紧密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不断提升金昌的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为金昌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
金昌,正在跑步进入高铁时代!
兰新三四线武张段开工,金昌的河西堡被抛弃,河西堡的交通优势向市区转移,河西堡的大洗牌第一次是金昌市成立时未划入市区,也就是金川区管理,在1981年之前属金川镇河西堡工业区。现成了永昌县的拐杖,时刻离不了,永昌全靠河西堡。第二次大洗牌把金昌经开区河西堡工业园降为永昌工业区河西堡工业园,本来可享受国家经开区的政策,降为享受省级开发区的政策,地位降低,一群县级官吏们管工业,有能力在县城办一个象样的园区,才算本势,别在霍霍河西堡的企业。第三就是今时,全市的人民再不到河西堡坐车,河西堡坐火车漫漫变也一种记意。
金昌南站
希望金昌今年GDP能追上武威,2025年追上白银,为“十五五”实现跨越式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