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详解翻译(完整版二)

《宿王昌龄隐居》

作者: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惟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注解】:

1、宿:比喻夜静花影如眠。

2、谢时:辞去世俗之累。

3、鸾鹤:古常指仙人的禽鸟。

4、群:与……为伍。

【韵译】:

清溪之水深不可测,

隐居之处只有孤云。

松林中间明月微露,

洒下清辉似为郎君。

茅亭花影睡意正浓,

芍药园圃滋生苔纹。

我也想要谢绝世俗,

来与西山鸾鹤合群。

【评析】:

这是一首写山水的隐逸诗。开头两句写王昌龄隐居之所在、乃隐居佳境,别有洞

天。中间四句写夜宿此地之后,顿生常住之情,即景生情,一目了然。最后两句写自

己的归志,决心跃然。

全诗善于在平易的写景中,蕴含深长的比兴寄喻,形象明朗,诗旨含蓄,而意向

显豁,发人联想。“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可见炼字功深,又可作对仗效法。

=============================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作者:岑参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凑如朝东。

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注解】:

1、突兀:高耸。

2、鬼工:非人力所能。

3、宫馆:宫阙。

4、净理:佛理。

5、胜因:善缘。

6、挂冠:辞官。

7、觉道:佛道。

【韵译】:

大雁塔的气势宛如平地涌出,

孤傲高峻耸立好象直接天宫。

登上雁塔绝顶仿佛离开尘世,

沿阶盘旋攀登有如升越太空。

高耸宏伟似乎压盖神州大地,

峥嵘崔嵬简直胜过鬼斧神工。

四角挺拔顶天遮住太阳光辉,

塔高七层紧紧地接连着苍穹。

站在塔顶鸟瞰指点翱翔飞鸟,

俯身向下倾听阵阵怒吼狂风。

山连着山好比波涛汹涌起伏,

奔走如百川归海来朝见帝京。

两行青槐夹着天子所行道路,

宫阙楼台变得多么精巧玲珑。

悲凉秋色打从关西弥漫而来,

苍苍茫茫已经布满秦关之中。

再看看长安城北汉代的五陵,

历经万古千秋依然青青

清净寂来的佛理我完全领悟。

行善施道素来是我做人信奉。

我发誓回去后行将辞官归隐,

我觉得佛道的确能济世无穷。

【评析】:

此诗是写登佛塔回望景物,望而生发,忽悟佛理,决意辞官学佛,以求济世,暗

寓对国是无可奈何的情怀。

首二句写未登之前仰望全塔;三、四句写登塔;五至八句写塔之高耸雄峻。九、

十句写由上俯看;十一至十八句,写在塔顶向东南西北各方所见的景物。最后四句写

忽悟“净理”,甚至想“挂冠”而去。

诗在描摹大雁塔的巍峨高大方面,可谓匠心独运。“如涌出”、“耸天宫”、

“碍白日”、“摩苍穹”等等,语语惊人,令人有亲临其境之感,不禁为之惊叹。

=============================

《贼退示官吏·并序》

作者:元结

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州,焚烧杀掠,几尽而去。

明年,贼又攻永州破邵,不犯此州边鄙而退。

岂力能制敌欤?盖蒙其伤怜而已。

诸使何为忍苦征敛,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

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

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

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

今来典斯郡,山夷又纷然。

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

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

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

令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

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

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

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

【注解】:

1、井:即“井田”;

2、井税:这里指赋税。

3、戎旃:军帐。

4、典:治理。

5、委:率。

6、刺船:撑船。

【韵译】:

唐代宗广德元年,

西原的贼人攻入道州城,

焚烧杀戮掠夺,

几乎扫光全城才走。

第二年,

贼人又攻打永州并占领邵州,

却不侵犯道州边境而去。

难道道州官兵能有力制敌吗?

只是受到贼人哀怜而巳。

诸官吏为何如此残忍苦征赋敛?

因此作诗一篇给官吏们看看。

我早年遇到了太平世道,

在山林中隐居了二十年。

清澈的源泉就在家门口,

洞穴沟壑横卧在家门前。

田租赋税有个固定期限,

日上三竿依然安稳酣眠。

忽然间遭遇到世道突变,

数年来亲自从军上前线。

如今我来治理这个郡县,

山中的夷贼又常来扰边。

县城太小夷贼不再屠掠,

人民贫穷他们也觉可怜。

因此他们攻陷邻县境界,

这个道州才能独自保全。

使臣们奉皇命来收租税,

难道还不如盗贼的心肝?

现在那横征暴敛的官吏。

催赋逼税恰如火烧火煎。

谁愿意断绝人民的生路,

去做时世所称赞的忠贤?

我想辞去道州刺史官职,

拿起竹篙自己动手撑船。

带领家小去到鱼米之乡,

归隐老死在那江湖之边。

【评析】:

这是斥责统治者横征暴敛的诗。诗序交代了历史背景,然后在诗中表现了官吏不

顾人民死活,与“夷贼”比较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全诗共分四段。前六句为第一段,写昔岁太平日子,生活的安适。七至十四句为

第二段,写“今”,写“贼”。对“贼”褒扬。十五至廿句,为第三段,写“今”,

写“官”。抨击官吏,不顾丧乱人民之苦,横征暴敛。最后四句为第四段,写自己的

心志:宁愿弃官,也不愿做所谓“忠臣、贤臣”。宁愿归隐江湖,洁身自好,也不愿

作为帮凶,坑害人民。

诗直陈事实,直抒胸臆,不雕琢矫饰,感情真挚。不染污泥、芳洁自好。

=============================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作者:韦应物

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强。

【注解】:

1、燕:通“宴”,意为休息。

2、海上:东南近海。

3、烦疴:烦燥。

4、幸:希望,这里是谦词。

5、金玉章:指客人们的诗篇。

6、吴中:指苏州地区。

7、藩:这里指大郡。

【韵译】:

官邸门前画戟林立兵卫森严,

休息室内凝聚着焚檀的清香。

东南近海层层风雨吹进住所,

逍遥自在池阁之间阵阵风凉。

心里头的烦躁苦闷将要消散、

嘉宾贵客重新聚集济济一堂。

自己惭愧所处地位太过高贵,

未能顾及平民百姓有无安康。

如能领悟事理是非自然消释,

性情达观世俗礼节就可淡忘。

鲜鱼肥肉是夏令禁食的荤腥,

蔬菜水果希望大家尽管品尝。

大家躬身饮下一杯醇清美酒,

抬头聆听各人吟诵金玉诗章。

精神愉快身体自然轻松舒畅,

心里真想临风飘举奋力翱翔。

吴中不愧为文史鼎盛的所在,

文人学士简直多如大海汪洋。

现在才知道大州大郡的地方,

哪里是仅以财物丰阜而称强?

【评析】:

这是一首写与文士宴集并抒发个人胸怀的诗。诗人自惭居处高崇,不见黎民疾

苦。全诗议论风情人物,大有长官胸襟。叙事,抒情,议论相间,结构井然有序。

=============================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作者:韦应物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为此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注解】:

1、亲爱:指好友。

2、残钟句:意渭回望广陵,只听得晓钟的残音传自林间。

3、沿洄:指处境的顺逆。

【韵译】:

凄怆地离别了亲爱的朋友,

船只泛泛地驶入茫茫烟雾。

轻快地摇桨向着洛阳归去,

晓钟残音还远绕广陵树木。

今日在此我与你依依作别,

何时何地我们能再次相遇?

人情世事犹如波上的小船,

顺流洄旋岂能由自己作主?

【评析】:

这是离别时写给好友抒发离情的一首诗。开头两句写别离之“初发”。三、四句

写友人乘舟归去。五、六句写期望重逢。最后两句以舟行不定,喻世事之顺逆翻复,

难以自主。

全诗即景抒情,寓情于景。眼前景,意中情,口头语,世间理,如水乳交融,似

蛛网交织,牵人心绪,动人心弦。

=============================

《寄全椒山中道士》

作者: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恃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注解】:

1、郡斋:指滁州刺史官署中的斋舍。

2、白石:这里借喻全椒道士,说他生活的清苦。

【韵译】:

今天在官邸斋舍中觉得冷清,

忽然想起隐居全椒山的友人。

他或许正在山涧底捆绑柴荆,

回到家里点火熬煮白石充饥。

我本想捧持一瓢醇香的美洒,

在这风凉雨冷的秋夜去拜访。

然而满山遍野尽是纷纷落叶。

到何处去找寻老朋友的足迹?

【评析】:

这首寄赠诗,是透露对山中道士的忆念之情。首句既写出郡斋之“冷”,更是写

诗人心头之“冷”。再写道士在山中苦炼修行,想送一瓢酒去,好让老友在秋风冷雨

的夜中,得以安慰,又怕落叶满山,寻不到他。

全诗语言平淡无奇,然感情跳荡反复,形象鲜明自然。“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

迹”句,也确是诗中绝唱。宋苏东坡颇爱此诗,并刻意学之,步其韵为之“寄语庵中

人,飞空本无迹”。然终不如韦应物之句。《许彦周诗话》评“此非才不逮,盖绝唱

之不当和也。”

=============================

《长安遇冯著》

作者:韦应物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扬扬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注解】:

1、灞陵:即霸陵。

2、冥冥:形容雨貌。

3、燕新乳:意谓燕初生。

【韵译】:

你从东方回到长安来,

衣裳沾满灞陵的春雨。

请问你来此为了何故?

你说为开山辟地买斧。

冥冥春雨百花淋雨开,

习习和风燕子新孵雏。

去年一别如今又逢春,

双鬓银丝添生了几缕?

【评析】:

这首赠诗,以亲切诙谐的笔调,对失意沉沦的冯著深表理解、同情、体贴和慰

勉。

开头写冯著从长安以东而来,一派名流兼隐士风度。接着以诙谐打趣形式劝导冯

著对前途要有信心。再进一步劝导他要相信自己,正如春花乳燕焕发才华,会有人关

切爱护的。最后勉励他“昨日才分别,如今已经是春天了,你的鬓发并没有白几缕,

还不算老呀!”盛年未逾,大有可为。

全诗情意深长,生动活泼。它的感人之处,首先在于诗人的心胸坦荡,思想开

朗,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前途充满希望,对朋友充满热情。因此,他能对一位邂逅的

失意朋友,充分理解,真诚同情,体贴入微,而积极勉励。诗在叙事中写景,借写景

以寄托寓意。情调和风格,犹如小河流水,清新明快,委曲宛转,读来一览无余,品

尝则又回味不尽。

=============================

《夕次盱眙县》

作者: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注解】:

1、落帆:卸帆。

2、人归句:意谓日落城暗,人也回到休息处所去了。

3、芦洲:芦苇丛生的水泽。

4、秦:今陕西一带。

【韵译】:

卸帆留宿淮水岸边的小镇,

小舫停靠着孤零零的旅驿。

大风突起江上的波浪浩荡,

太阳沉落大地的夜色苍黑。

山昏城暗人们都回家安憩,

月照芦洲雁群也落下栖息。

夜晚孤独我不禁想起长安,

听到岸上钟声我怎能入睡?

【评析】:

这是一首写楫旅风波,泊岸停宿,客居不眠,顿生乡思的诗。诗的前四句为第一

段,是写傍晚因路途风波,不得不停舫孤驿。后四句为第二段,是写人雁归宿、夜幕

降临,自夜到晓不能入眠而生乡思客愁。

全诗富有生活气息,侃侃诉说,淡淡抒情,看是写景,景中寓情,情由景生,景

令动情。读来颇为动人。

=============================

《东郊》

作者:韦应物

吏舍局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终罢斯结庐,慕陶真可庶。

【注解】:

1、:拘束。

2、旷清曙:在清幽的曙色中得以精神舒畅。

3、澹:澄静;

4、虑:思绪。

5、霭:迷蒙貌。

6、庶:庶几,差不多。

【韵译】:

整年拘束官署之中实在烦闷,

清晨出去郊游顿觉精神欢愉。

嫩绿的杨柳伴随着春风荡漾,

苍翠的山峰淡化了我的思虑。

靠着灌木丛自由自在地憩息,

沿着涧流旁任凭意愿地徘徊。

芳香的原野落着迷蒙的细雨,

宁静的大地到处是春鸠鸣啼。

本爱长处清幽屡次不得如愿,

只因公务缠身行迹十分匆促。

终有一日罢官归隐在此结庐,

羡慕陶潜差不多能得到乐趣。

【评析】:

这是写春日郊游情景的诗。诗先写拘束于公务,因而案牍劳形。次写春日郊游,

快乐无限。再写归隐不遂,越发慕陶。

诗以真情实感诉说了官场生活的繁忙乏味,抒发了回归自然的清静快乐。人世

哲,经验谈,话真情真,读之教益非浅。“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可谓风景陶

冶情怀的绝唱。

=============================

《送杨氏女》

作者:韦应物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

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注解】:

1、永日:整天。

2、悠悠:遥远貌。

3、行:指出嫁。

4、无恃:无母。

5、令门:对其夫家的尊称。

6、容止:这里是一举一动的意思。

7、居闲:平日。

【韵译】:

我整日忧郁而悲悲戚戚,

女儿就要出嫁遥远地方。

今天她要远行去做新娘,

乘坐轻舟沿江逆流而上。

你姐妹自幼尝尽失母苦,

念此我就加倍慈柔抚养。

妹妹从小全靠姐姐养育,

今日两人作别泪泣成行。

面对此情景我内心郁结,

女大当嫁你也难得再留。

你自小缺少慈母的教训,

侍奉婆婆的事令我担忧。

幸好依仗你夫家好门第,

信任怜恤不挑剔你过失。

安贫乐俭是我一贯崇尚,

嫁妆岂能做到周全丰厚。

望你孝敬长辈遵守妇道,

仪容举止都要符合潮流。

今晨我们父女就要离别,

再见到你不知什么时候。

闲居时忧伤能自我排遣,

临别感伤情绪一发难收。

回到家中看到孤单小女,

悲哀泪水沿着帽带长流。

【评析】:

这是一首送女出嫁的好诗。送女出行,万千叮咛;怜其无恃,反复诫训。诗人早

年丧妻,留下两女自小相依为命,感情颇为深厚。因为对亡妻的思念,对二女自然更

加怜爱。在大女儿出嫁之时,自然临别而生感伤之情。

全诗情真语挚,至性至诚。慈父爱,骨肉情,跃然纸上。“贫俭诚所尚,资从岂

待周”。可作红衣千秋楷模。

=============================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作者:柳宗元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日出雾露余,青松如膏沐。

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注解】:

1、贝叶书:古印度人多用贝多罗树的叶子写佛经,也称贝叶经。

2、冥:暗合;

3、缮:修持。

4、膏沐:本指润发的油脂。

5、澹然:宁静状。

【韵译】:

汲来清凉井水漱口刷牙,

心清了再拂去衣上尘土。

悠闲地捧起佛门贝叶经,

信步走出东斋吟咏朗读。

佛经真谛世人并无领悟,

荒诞之事却为人们追逐。

佛儒精义原也可望暗合,

但修养本性我何以精熟。

道人禅院多么幽雅清静,

绿色鲜苔连接竹林深处。

太阳出来照着晨雾余露,

苍翠松树宛若沐后涂脂。

清静使我恬淡难以言说,

悟出佛理内心畅快满足。

【评析】:

这是一首抒写感想的抒情诗。诗的内容是抒发了诗人的哲学见解。前半部写他到

禅院读经,指责世人追逐的乃是那些荒诞的事情,而不去了解佛经的真正含义。后半

部写他认为佛家的精义与儒家之道有相通之处,但如何修养本性,却难以精熟。然

而,他对禅院的清静幽雅却流连玩赏。

=============================

《溪居》

作者: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解】:

1、簪组:这里是做官的意思。

2、南夷:这里指当时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

3、滴:流放。

4、夜榜:夜航。

5、楚天:永州古属楚地。

【韵译】:

长久被官职所缚不得自由,

有幸这次被贬谪来到南夷。

闲时常常与农田菜圃为邻,

偶然间象个隐居山中的人。

清晨我去耕作翻除带露杂草,

傍晚乘船沿着溪石哗哗前进。

独往独来碰不到那庸俗之辈,

仰望楚天的碧空而高歌自娱。

【评析】:

这首诗是柳宗元贬官永州居处冉溪之畔时的作品。全诗写谪居佳境,苟得自由,

独往独来,偷安自幸。前四句叙述到这里的原因和自己的行径。后四句叙述自己早晚

的行动。首尾四句隐含有牢骚之意。

“闲依农圃邻”、有“采菊东篱下”之概;“晓耕翻露草”,有“晨兴理荒废”

之风。沈德潜评说:“愚溪诸咏,处连蹇困厄之境,发清夷淡泊之音,不怨而怨,怨

而不怨,行间言外,时或遇之。”(《唐诗别裁集》卷四)这是很有见地的。

卷二、五言乐府

=============================

《塞下曲·其一》

作者: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注解】:

1、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

2、游侠儿:指恃武勇、逞意气而轻视性命的人。

3、矜:自鸣不凡。

【韵译】:

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

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

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

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

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豪杰,

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

莫学那自恃勇武游侠儿,

自鸣不凡地把骏马夸耀。

【评析】:

这首乐府歌曲是写非战的。诗由征戍边塞庶几不回,而告诫少年莫夸武力,抒发

非战之情。写边塞秋景,无限萧煞悲凉,写戍边征人,寄寓深切同情;劝世上少年、

声声实在,句句真情。“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谓英雄所见,异曲同工,感人至深。

=============================

《塞下曲·其二》

作者: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注解】:

1、黯黯:同“暗暗”;

2、临洮:今甘肃岷县一带,是长城起点。

3、咸:都。

【韵译】:

牵马饮水渡过了那大河,

水寒刺骨秋风如剑如刀。

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

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

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

都说戍边战士的意气高。

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

遍地白骨零乱夹着野草。

【评析】:

这首乐府曲是以长城为背景,描绘战争的悲惨残酷。诗的前四句写塞外晚秋时

节,平沙日落的荒凉景象;后四句写长城一带,历来是战场,白骨成丘,景象荒凉。

全诗写得触目惊心,表达了非战思想。

=============================

《关山月》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解】:

1、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

2、胡:这里指吐蕃。

3、高楼:指住在高楼中的戍客之妻。

【韵译】:

皎洁的月亮从祁连山升起,

轻轻漂浮在迷茫的云海里。

长风掀起尘沙席卷几万里,

玉门关早被风沙层层封闭。

白登道那里汉军旌旗林立,

青海湾却是胡人窥视之地。

自古来这征战厮杀的场所,

参战者从来不见有生还的。

守卫边陲的征夫面对现实,

哪个不愁眉苦脸思归故里?

今夜高楼上思夫的妻子们,

又该是当窗不眠叹息不已。

【评析】:

这首诗在内容上仍继承古乐府,但诗人笔力浑宏,又有很大的提高。

诗的开头四句,主要写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从而表现出

征人怀乡的情绪;中间四句,具体写到战争的景象,战场悲惨残酷;后四句写征人望

边地而思念家乡,进而推想妻子月夜高楼叹息不止。这末了四句与诗人《春思》中的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同一笔调。而“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又与王昌龄

的“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同步。

=============================

《子夜秋歌》

作者: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注解】:

1、捣衣:将洗过的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捣去碱质。这里指人们准备寒衣。

2、玉关:即玉门关。

3、虏:对敌方的蔑称。

4、良人:丈夫。

【韵译】:

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

家家户户传来捣衣的声音。

砧声任凭秋风吹也吹不尽,

声声总是牵系玉关的情人。

什么时候才能把胡虏平定,

丈夫就可以不再当兵远征。

【评析】:

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

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真挚情意;虽无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

意,皆不脱边塞诗的风韵。

=============================

《长干行》

作者:李白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预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注解】:

1、床:这里指坐具。

2、抱柱信:《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

而死。”

3、不道远:不会嫌远。

4、长风沙:地名,在今安徽安庆市东的长江边上。地极湍险。

【韵译】:

记得我刘海初盖前额的时候,

常常折一枝花朵在门前嬉戏。

郎君总是跨着竹竿当马骑来,

手持青梅绕着交椅争夺紧追。

长期来我俩一起住在长干里,

咱俩天真无邪相互从不猜疑。

十四岁那年作了你结发妻子,

成婚时羞得我不敢把脸抬起。

自己低头面向昏暗的墙角落,

任你千呼万唤我也不把头回。

十五岁才高兴地笑开了双眉,

誓与你白头偕老到化为尘灰。

你常存尾生抱柱般坚守信约,

我就怎么也不会登上望夫台。

十六岁那年你离我出外远去,

要经过瞿塘峡可怕的滟堆。

五月水涨滟难辨担心触礁,

猿猴在两岸山头嘶鸣更悲凄。

门前那些你缓步离去的足印,

日子久了一个个都长满青苔。

苔藓长得太厚怎么也扫不了,

秋风早到落叶纷纷把它覆盖。

八月秋高粉黄蝴蝶多么轻狂,

双双飞过西园在草丛中戏爱。

此情此景怎不叫我伤心痛绝,

终日忧愁太甚红颜自然早衰。

迟早有一天你若离开了三巴,

应该写封信报告我寄到家来。

为了迎接你我不说路途遥远,

哪怕赶到长风沙要走七百里!

【评析】:

这是一首写商妇的爱情和离别的诗。诗以商妇的自白,用缠绵婉转的笔调,抒写

了她对远出经商丈夫的真挚的爱和深深的思念。

诗的开头六句是回忆与丈夫孩提时“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情景,为读者塑了

一对少年儿童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形象。“十四为君妇”四句,是细腻地刻划初婚

的羞涩,重现了新婚的甜蜜醉人。“十五始展眉”四句,写婚后的热恋和恩爱,山盟

海誓,如胶似漆。“十六君远行”四句,写遥思丈夫远行经商,并为之担心受怕,缠

绵悱恻,深沉无限。“门前迟行迹”八句,写触景生情,忧思不断,颜容憔悴。最后

四句,写寄语亲人,望其早归。把思念之情更推进一步。

全诗形象完整明丽,活泼动人。感情细腻,缠绵婉转;语言坦白,音节和谐;格

调清新隽永,是诗歌艺术上品。“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已成描摹幼男幼女天真

无邪情谊的佳语。

=============================

《列女操》

作者:孟郊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贞妇贵殉夫,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妾心井中水。

【注解】:

1、梧桐:传说梧为雄树,桐为雌树,其实梧桐树是雌雄同株。

2、殉:以死相从。

【韵译】:

雄梧雌桐枝叶覆盖相守终老,

鸳鸯水鸟成双成对至死相随。

贞洁的妇女贵在为丈夫殉节,

为此舍生才称得上至善至美。

对天发誓我心永远忠贞不渝,

就象清净不起波澜的古井水!

【评析】:

这是一首颂扬贞妇烈女的诗。

以梧桐偕老,鸳鸯双死,比喻贞妇殉夫。同时以古井水作比,称颂妇女的守节不

嫁。此诗内容或以为有所寄托,借赞颂贞妇烈女,表达诗人坚守节操,不肯与权贵同

流合污之品行。然而,就全诗看,从题目到内容的全部,都是为了明确的主题的。就

诗论诗,不能节外生枝,因此,不能不说它是维护封建礼教道德的,是属于封建糟粕

的,应予批判。

=============================

《游子吟》

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解】: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

阳光。

【韵译】: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

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

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评析】: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

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

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

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

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

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卷三、七言古诗

=============================

《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注解】:

1、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

2、悠悠:渺远的样子。

3、怆然:悲伤凄凉。

4、泪:眼泪。

【韵译】:

先代的圣君,我见也没见到,

后代的明主,要等到什么时候?

想到宇宙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短暂,

独自凭吊,我涕泪纵横凄恻悲愁!

【评析】:

诗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直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所采纳,屡受打

击,心情郁郁悲愤。

诗写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

己“生不逢辰”的哀叹。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在艺术表现上,前两句是俯仰古

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

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句式长短参错,音节前紧后舒,这样抑扬变

化,互相配合,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

《古意》

作者:李颀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能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注解】:

1、古意:犹“拟古”。

2、轻七尺:犹轻生甘死。

3、解:擅长。

【韵译】:

好男儿远去从军戍边,

他们从小就游历幽燕。

个个爱在疆场上逞能,

为取胜不把生命依恋。

厮杀时顽敌不敢上前,

胡须象猬毛直竖满面。

陇山黄云笼罩白云纷飞,

不曾立过战功怎想回归?

有个辽东少妇妙龄十五,

一向善弹琵琶又善歌舞。

她用羌笛吹奏出塞歌曲,

吹得三军将士泪挥如雨。

【评析】:

诗题为“古意”,标明是一首拟古诗。首六句写戍边豪侠的风流潇洒,勇猛刚

烈。后六句写见得白云,闻得羌笛,顿觉故乡渺远,不免怀思落泪。离别之情,征战

之苦,跃然纸上。语言含蓄顿挫,血脉豁然贯通,跌宕起伏,情韵并茂。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