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详解翻译(完整版十 一)

《旅宿》

作者: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注解】:

1、悄然:这里是忧郁的意思。

2、断雁:失群之雁。

3、远梦句:意谓做梦做到侵晓时,才是归家之梦,家远梦亦远,恨梦归之时也甚短

暂,与下句家书隔年方到,恨时间之久,相对而益增客愁。

【韵译】:

住在旅馆中并无好的旅伴;

忧郁的心情恰似凝固一般。

对着寒灯回忆起故乡往事;

就象失群的孤雁警醒愁眠。

家乡太远归梦到破晓未成;

家书寄到旅馆已时隔一年。

我真羡慕门外沧江的烟月; 

渔人船只就系在自家门前。

【评析】:

这是羁旅怀乡之作。离家久远,目睹旅馆门外的渔船即加以艳羡。幽恨乡愁、委

实凄绝。颈联“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意思曲折多层,实乃千锤百炼的警句。

=============================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作者: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解】:

1、长亭:常用作饯别处,后泛指路旁亭舍。

2、太华:华山。

3、中条:山名,在山西永济县。

4、迥:远。

5、帝乡:指都城。

【韵译】:

秋天傍晚枫树随风飒飒作响;

夜宿潼关驿楼自有瓢酒飘香。

几朵残云聚集在高耸的华山;

稀疏的秋雨洒落到中条山上。

遥看树色随着潼关山势延伸;

黄河奔流入海涛声回旋激荡。

明天就可到达繁华京城长安;

我仍自在逍遥做着渔樵梦想!

【评析】:

这是一首由潼关到都城,夜宿驿站而题壁的诗。诗中虽无“宿”字,然而字句中

却明显表露夜宿驿楼,秋晚雨过,四望风物而触景生情。颔联写潼关山川气势,泻宏

苍茫。颈联写所见所闻,由近及远,无际无垠。两联对仗工整自然。末联点出赴京并

非所愿之意,含蓄委婉。

=============================

《早秋》

作者:许浑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注解】:

1、泛:弹,犹流荡。

2、还密:尚未凋零。

3、淮南两句:用《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暮”和《楚辞·九歌·湘夫

人》“洞庭波兮木叶下”意。

【韵译】:

漫漫长夜中泛流着琴瑟的清音;

青萝轻拂好象有西风飕飕而生。

白露凝珠的野草栖留几只残萤;

秋之晨雁群掠过银河向南飞腾。

高大的树木拂晓看来尚未凋零,

阳光下遥望远山层次格外分明。

淮南子有一叶落而知岁暮之句;

我悟到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情。

【评析】:

这是咏早秋景物的咏物诗。题目是“早秋”,因而处处落在“早”字。“残

萤”、“早雁”、“晓还密”、“一叶下”、“洞庭波”都扣紧“早”字。俯察、仰

视、近看、远望,从高低远近来描绘早秋景物,真是神清气足,悠然不尽。

=============================

《蝉》

作者: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注解】:

1、本以两句:古人误以为蝉是餐风饮露的。这里是说,既欲栖高处,自难以饱腹,

虽带恨声,实也徒然。

2、一树句:意谓蝉虽哀鸣,树却自呈苍润,像是无情相待。实是隐喻受人冷落。

3、薄宦:官卑职微。

4、梗犹泛:这里是自伤沦落意。

5、芜已平:荒芜到了没胫地步。

【韵译】:

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

你虽含恨哀鸣徒然白费神劲。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

大树依然苍翠却无丝毫同情,

我官职卑下象桃梗漂流不定,

家园早已荒芜杂草埋没脚胫。

烦劳你的鸣叫我得借以自警,

我也举家操守象你高洁不佞。

【评析】:

这首诗借咏蝉以喻自身的高洁。前半首闻蝉而兴,重在咏蝉;它餐风饮露,居高

清雅,然而声嘶力竭地鸣叫,却难求一饱。后半首直抒己意,他乡薄宦,梗枝漂流,

故园荒芜,胡不归去?因而闻蝉以自警,同病相怜。全诗层层深入阐发主题:“高难

饱”,鸣“徒劳”,声“欲断”,树“无情”,怨之深,恨之重,一目了然。实属

“咏物”佳绝。

=============================

《风雨》

作者: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又几千。

【注解】:

1、宝剑篇:唐将郭震(元振),少有大志。武则天曾召见,索其文章,震乃上《宝

剑篇》。

2、羁泊句:意谓终年漂泊。

3、心断句:马周西游长安时,宿新丰旅店,店主人很冷淡,马周便要酒一斗八升,

悠然独酌。后来唐太宗召与语,授监察御史。这里意思是说,不可能会象马周那

样得到知遇了。心断:犹绝望。新丰:故址在今陕西临潼县东。

【韵译】:

我读了宝剑篇后心里凄楚悲凉;

羁旅中不得志想必漂泊到终年。

我象风雨中的黄叶依然在飘落;

别人成日在青楼作乐歌舞管弦。

纵有新交遇到薄俗也难得持久;

旧交老友因为久疏而断了良缘。

我不企望喝新丰酒能有新际遇;

为消愁姑且沽饮不惜耗费几千。

【评析】:

这是作者自伤沦落漂泊无所建树的诗,是一曲慷慨不平的悲歌。

诗起句写理想与际遇的矛盾,虽怀有郭震般的抱负,却没有他那样的际遇。颔联

抒写羁旅漂泊的人生感受。颈联写在现实生活中孤立无援的悲凉。末联写想借酒浇

愁,但却不能象唐初的马周,落拓时在新丰酒店受到冷遇,然而后来他却得到皇帝的

赏识,拔居高位。

诗以“风雨”为题,“凄凉”开首,是表露羁泊异乡,因目接凄风苦雨而引起的

身世之感。

=============================

《落花》

作者: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注解】:

1、参差:指花影的迷离,承上句乱飞意。

2、芳心:指花,也指自己看花的心意。

3、沾衣:指流泪。

【韵译】:

高阁上的游客们已经竞相离去;

小园的春花随风凋零纷纷乱飞。

花影参差迷离接连着弯弯小径;

远望落花回舞映着斜阳的余晖。

我的肝肠欲断不忍把落红扫去;

望眼欲穿盼来春天却匆匆回归。

爱花惜花自然要怨春去得太早;

春尽花谢所得的只是落泪沾衣。

【评析】:

这是一首专咏落花的诗。首联写落花与人的心情,含蓄蕴籍耐人寻味。颔联从不

同角度描写落花“乱飞”的具体情状。颈联直接抒发情感,巴望花不再落而不能。末

联写花为装点春天而开,却落得飘零沾衣的结局。表达了素怀壮志,不见用于世的凄

婉和感慨。全诗洋溢着伤春惜花之感,情思如痴,委婉动人。

=============================

《凉思》

作者:李商隐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注解】:

1、永怀:长思。

2、倚立句:意谓今日重立槛前,时节已由春而秋。

3、北斗:指客所在之地。

4、南陵:今安徽东南。

5、占梦:卜问梦境。

【韵译】:

当初你离去时春潮漫平栏杆;

如今秋蝉不鸣露水挂满树枝。

我永远怀念当时那美好时节;

今日重倚槛前不觉时光流逝。

你北方的住处象春天般遥远;

我在南陵嫌送信人来得太迟。

远隔天涯我屡次占卜着美梦;

疑心你有新交而把老友忘记。

【评析】:

这是一首因时光流逝,对凉秋而怀旧的诗。流露作者盼望友人来信,却大失所望

之心情,最终竟怀疑对方已有新交,唯恐为人所弃。

诗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语言风格爽朗清淡,不雕饰,不造作。细细吟来,一种

悲思绵绵的悲凉情味随之而生。或以为此诗是写女子怀念情人,并疑心他有了新欢,

而把自己抛弃。此乃解人自解,不足为训。

=============================

《北青萝》

作者:李商隐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注解】:

1、崦:指日没的地方。

2、宁:为什么。

【韵译】:

西边残阳已经落入崦嵫山岭;

我到山中茅屋寻访一位高僧。

只见风吹落叶不知人在何处;

冒着寒云寻找翻过山路几层?

黄昏才见到他独自敲打钟磬;

看他多么自得手上柱着枯藤。

我想世界万物俱在微尘之中,

既然一切皆空我又何言爱憎?

【评析】:

诗是写访僧忽悟禅理之意。首联点出造访的时间;颔联写寻访孤僧的过程;颈联

写黄昏时才寻到;末联是抒发感慨。访的是孤僧,因而以“独敲”、“一枝”、“人

何在”等点出“孤”字来。最后两句,以“微尘”照应“僧”字,处处紧扣题意,表

现了诗人在苦闷彷徨之时,不满现实,而向往佛家的消极情绪。

=============================

《送人东游》

作者:温庭筠

荒戌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注解】:

1、荒戌:荒废的防地营垒。

2、浩然句:指远游之志甚坚。

3、郢门山:即荆门山。

4、樽酒:犹杯洒。

【韵译】:

在荒凉的古垒,在落叶的时分;

你怀浩气东去,离别久居乡关。

高风正好挂帆,直达古渡汉阳;

待到日出之时,便到了郢门山。

你在汉阳那边,还有几个友人?

孤舟漂泊天涯,盼你早日归还!

不知要到何时,你我才能重见;

还是多饮几杯,暂慰别离愁颜。

【评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起调太高,地傍荒凉古垒,时值萧瑟金秋。此时此地送友远

行,别绪离愁,将何以堪?!二句话思陡然转迭,写友人远行心怀浩气而有远志,气

象格调,可谓不凡。颔联两句互文,意即:“初日高风汉阳渡,高风初日郢山门。”

汉阳、郢门相去千里,岂可同时尽取眼中?只是统指荆山楚水,展示辽阔雄奇境界而

已。颈联对友人远去前程深表关怀,并寄托对他的怀念。末联当此送别之际,开怀畅

饮,设想他日重逢,更见惜别之情。但结句无甚深意。虽文饰脱去温李(商隐)之纤

丽艳作风,起调亦高,但情弱味淡。由此可见晚唐诗不及盛唐诗之一斑。

=============================

《灞上秋居》

作者: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注解】:

1、郊扉:犹郊居。

2、致此身:意即以此身为国君尽力。

【韵译】:

灞原上的秋风细雨初定,

傍晚看见雁群南去不停。

面对他乡树木落叶纷纷,

寒夜的孤灯独照我一人。

空园里白露频频地下滴,

单门独户只与野僧为邻。

寄卧荒凉郊居为时已久,

何时才能为国致力献身?

【评析】:

诗写客居霸上而感秋来寂寞,情景萧瑟。首联写灞原上空萧森的秋气,秋风秋雨

已定,雁群频飞。颔联写在他乡异土见落叶和寒夜独处的悲凄。颈联写秋夜寂静,卧

听滴露,孤单无依,与僧为邻,更进一步写出孤独的心境。末联抒发诗人的感慨,表

达怀才不遇,进身渺茫的悲愤。写景朴实无华,写情真切感人。

=============================

《楚江怀古》

作者:马戴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注解】:

1、木兰舟:此因楚江而用《楚辞》中的木兰舟。木兰:小乔木。

2、云中君:本《楚辞·九歌》篇名,为祭祀云神之作,此也因楚江而想到《九

歌》。

【韵译】:

雾露团团凝聚寒气侵人,

夕阳已落下楚地的山丘。

猿在洞庭湖畔树上啼叫,

人乘木兰舟在湖中泛游。

明月从广漠的湖上升起,

两岸青山夹着滔滔乱流。

云中仙君怎么都不见了?

我竟通宵达旦独自悲秋。

【评析】:

唐宣宗大中初年,诗人由山西太原幕府掌书记。被贬为龙阳尉,自江北来江南,

行于洞庭湖畔,触景生情,追慕先贤,感伤身世,而写下了《楚江怀古》五津三章,

这是第一首。

第一首虽题“怀古”,却泛咏洞庭景致。诗人履楚江而临晚秋,时值晚唐,不免

“发思古之幽情”,感伤自身不遇。首联先点明薄暮时分;颔联上句承接“暮”字,

下句才点出人来,颈联就山水两方面写夜景,“夹”字犹见凝练;尾联才写出“怀

古”的主旨,为后两首开题,而以悲愁作结。

全诗风格清丽婉约,感情细腻低徊。李元洛评曰:“在艺术上清超而不质实,深

微而不粗放,词华淡远而不艳抹浓妆,含蓄蕴籍而不直露奔迸。”

=============================

《书边事》

作者:张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戌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注解】:

1、调角:犹吹角。

2、梁州:当时指凉州,在今甘肃境内。

【韵译】:

号角划断宁静清秋,

征人独自凭倚城楼。

昭君青冢春风吹拂,

夕阳西沉边城梁州。

广袤荒漠无兵阻扰,

边疆重地有人旅游。

蕃民之情长如此水,

千秋万代永向南流。

【评析】:

此诗是写作者游历边塞的所见所闻。首联写边塞军旅生活和安宁,征人安闲无

事;颔联虚写昭君墓秋来依然春风吹拂,梁州边城一派日丽平和,再次伸述民族团

结,边防安定;颈联极言广漠边塞无蕃兵阻扰,游客到这里观光,反复渲染和平景

象。尾联抒写作者“蕃情似此水,”“长向南流”,民族团结的心愿。全诗意境高阔

而深远,气韵直贯而又抑扬顿挫,读来回肠荡气,韵味无穷。

=============================

《除夜有怀》

作者:崔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

【注解】:

1、羁危:指漂泊于三巴的艰险之地。

2、岁华:年华。

【韵译】:

巴郡巴东巴西,离家多么遥远;

漂泊在这艰险之地,真难容身。

山峦错落,大雪下到更残漏尽;

孤烛一支,彻夜伴我异乡客人。

我与骨肉亲眷,不觉渐离渐远;

只有身边僮仆,跟我越来越亲。

漂泊生涯之苦,怎么经受得了?

除夕一过,明日又是新年新春。

【评析】:

这首诗写除夕之夜旅居之感怀。首联即对,起句点地,次句点人,气象阔大。颔

联写除夕客居异地的孤独,颈联写亲眷远离,僮仆成了至亲。再烘托“独”字。末联

点出时逢除夕,更不堪漂泊。离愁乡思,发泄无余。

=============================

《孤雁》

作者: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注解】:

1、之:往。

2、失:失群。

3、渚:水中的小洲。

【韵译】:

几阵齐飞的旅伴,全部回到了塞上,

只有你这孤雁,不知独自飞向何方。

暮雨中,你悲凄地呼唤丢失的伙伴,

你想栖息,却又迟疑畏惧不下寒塘。

渚上低暗,你孤独地穿越过了云层;

只有关山的冷月,伴随你孤苦凄凉。

虽然你未必会遭暗算,把生命葬丧,

只是失群孤飞,毕竟叫人疑惧恐慌。

【评析】:

这是一首咏孤雁的诗,作者借此以喻自己孤栖忧虑的羁旅之情。一联写同伴归

尽,唯尔独去,写“离群”切题。二联写孤雁神态,先写失群原因,再写失群后的仓

皇。三联写失群之苦楚。尽管振羽奋飞,仍然是只影无依,凄凉寂寞。四联写疑虑受

箭丧生,表达诗人的良好愿望和矛盾心情。今人徐培均以为此诗“字字珠玑,没有一

处是闲笔;而且余音袅袅,令人回味无穷,可称五律诗中的上品。”

=============================

《春宫怨》

作者:杜荀鹤

早被婵娟误,欲归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注解】:

1、婵娟:形态美好貌。

2、若为容:又教我怎样饰容取宠呢。

3、越溪女:指西施浣纱时的女伴。

【韵译】:

早年我被容貌美丽所误,落入宫中;

我懒得对镜梳妆打扮,是没有受宠。

蒙恩受幸,其实不在于俏丽的颜面;

到底为取悦谁,叫我梳妆修饰仪容。

鸟儿啼声繁碎,是为有和暖的春风;

太阳到了正午,花影才会显得浓重。

我真想念,年年在越溪浣纱的女伴;

欢歌笑语,自由自在地采撷着芙蓉。

【评析】:

这首诗是代宫女抒怨的代言诗,其实也含有自叹无人赏识之意。首联写因貌美而

入宫,受尽孤寂,不愿梳妆,颔联写取宠不在容貌,因而不必妆扮了。颈联写景,春

风骀荡,风和日丽,鸟语花香,借以烘托春心受残,寂寞空虚的情感。末联写往日之

悲苦,更露其怨情。“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是历来为人所推崇的名句。

关于此诗作者,历来有所争议。欧阳修和吴聿以为周仆所为,而胡仔《苕溪渔隐

丛话》却断为杜荀鹤所作,且云:“故谚云:杜诗三百首,惟在一联中,‘风暖鸟声

碎,日高花影重’是也。”孰是孰非,有待行家考证。

=============================

《章台夜思》

作者: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注解】:

1、殊:绝。

2、乡书:指家书。

【韵译】:

长夜中清彻的琴瑟撩人幽怨;

好象风雨绕弦无尽凄楚悲哀。

孤灯之下听到楚地号角凄怆;

西边一钩残月巳经落下章台。

韶花宛若芳草经秋业已衰落;

当年深交老友也都绝迹不来。

寄给亲眷家书正愁难以发出,

尽管传书秋雁又从北塞南回!

【评析】:

这首诗是怀人思乡之作,在概是寄给越中家属的。诗以“夜思”为题,开篇却不

写思,而写夜听瑟声,接着写听到悲凉的楚角,勾动了游客怀“思”。诗的后半,即

为所“思”的内容:芳草已暮,韶华已逝,故人不来,乡思难寄。最后点出时当秋

节,更令人秋思不断。诗中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恨,读来不胜悲凉凄楚,叫人肠

断。

=============================

《寻陆鸿渐不遇》

作者:僧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解】:

1、扣门:叩门。

【韵译】:

他把家迁徙到了城郭一带,

乡间小路通向桑麻的地方。

近处篱笆边都种上了菊花,

秋天到了却尚未见它开放。

敲门竟连一声犬吠都没有,

要去向西家邻居打听情况。

邻人报说他是到山里去了,

回来时总要西山映着斜阳。

【评析】:

诗是写访寻友人陆鸿渐不遇,大有乘兴而来,扫兴而归的感慨;但吐属自然,毫

不装点做作。层次分明,有条不紊;虽不讲对仗,其音调却合诗律,仍然算作律诗。

唐诗中此种律诗亦有所见,如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一首,便是一例。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