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公帮康熙平定三藩立下战功,为何仍被处死?

兔死狗烹真的是铁律吗?
201回答·386万阅读
农民工说古道今

2018年11月12日·三甲医院病理科主治医师

周培公被处死?从何说起?电视剧中没有,真实历史上更没有。不知道提问者是怎么想起这个问题的……



说起周培公这个人,很多人都被电视剧《康熙王朝》给忽悠了。这部电视剧绝对可谓天雷滚滚!活着的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一口一个我孝庄、内务府包衣出身的魏东亭(这人压根儿不存在)被册封为毅亲王等等就不说了。图海和周培公的关系也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翻转,周培公不过是大将军图海手下的幕僚而已,一转身,成了图海的上级了,还成了平定三藩的首功……就连在西方传教士们技术指导下绘制的全国地图都成了周培公画的了,一个人有能力绘制全国地图?全国性的测量这一关就无法解决。哥也是醉了……



下面就来简单说说这个周培公。周培公,名周昌,字培公。在准正史《清史稿》中无单独列传,附于《图海传》之下,可见其地位并不显赫。此人一辈子唯一出彩的一件事就是平定三藩之乱时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劝降了首鼠两端的陕西提督王辅臣。 周昌生于明末清楚的乱世,自幼丧父,由寡母抚养长大,后寡母命丧李自成叛军之手。孤独无依且身逢乱世的周昌并没有走科举之路,也没法走。从州县小吏干起,因为却又才能,后来依附高官入京,担任了内阁供奉,一个地位不高却可以接触高层的职位。之后一段时期记载很少,大概是在苦巴巴熬资格吧。



康熙十五年,大将军图海出征陕甘,周昌作为幕僚或者属官,随军出征。大军遭遇在朝廷和吴三桂之间首鼠两端、拥兵自重的陕西提督王辅臣。周昌因与王辅臣手下一些将领、属官有同乡之宜,便与之秘密联络,掌握了王辅臣的动向,之后请命冒死只身前往劝降。不战而屈人之兵,正合清圣祖之意,于是便提升熬资格的周昌为道员(算是介于现在的副省级与正厅级之间吧),赏穿黄马褂,以钦差身份,入平凉城劝降王辅臣。因为有内应,周昌掌握了王辅臣的动向和要求,劝降时得心应手,很快便将这位拥兵自重、首鼠两端的将领拿下。不战而屈人之兵,解决了朝廷的后顾之忧,也剪除了吴三桂在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臂膀。



此后,周昌受图海举荐,因功被授予山东登莱道。其已故父母也跟着水涨船高,被予以追赠官位、命妇。之后,周昌为已故的多年父母重新丁忧守制三年,期满后赴任。 可能由于以功臣自居,也可能因为恃才傲物,周昌到任后与驻防当地的绿营总兵关系不甚融洽。在任三年便辞官归隐,是否自愿很难说。直到康熙二十九年,噶尔丹反叛,赋闲在家将近十年的周昌闻讯后责任心再起,赶写平叛策略,以“条呈”形式送到北京,被清圣祖采纳。之后,已经被清圣祖忘在脑后多年的周昌被重新启用。可能是因为处理同僚关系的短板,又或许是因为行政能力确实不行,周昌此次由文职转任武职,被任命为盛京提督。但是,终究并没能再上西北战场。在满洲故地担任绿营主帅,发挥空间可想而知,非常有限。周昌在赴任之后并没有太多作为,最终于康熙四十年病逝于任上。



这就是真实的周培公,一生除了劝降王辅臣,并没有其他什么出彩的事情,甚至在正史上连单独的列传都没有。可在三百年多后,确因为一部电视剧火遍了大江南北,不能不说是一个异数!

葛大小姐说剧

2019年07月01日

周培公帮康熙平定三藩立下战功,为何仍被处死?(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自古以来,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看过电视剧《康熙王朝》的朋友们,对其中一个剧情印象特别深刻,一代名臣周培公为康熙出谋划策,平定了三藩之乱,为平乱治国做出了贡献,但仍免不了发配边疆、客死异乡的结果,但周培公死后,一代皇帝康熙竟又为其守灵,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周培公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呢?事情原来是这样的。

周培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周培公,本名昌,字培公,生于1632年,湖北荆门人。幼年丧父,十岁时,李自成进攻荆郢间,其母孙夫人殉难而死,周培公落魄无依,成为州卒小吏,不久依附显赫者进入京城,担任内阁供奉。其智商超群,情商高配,人情练达,谈吐儒雅,不卑不亢。是康熙帝身边的重要谋臣之一,官至参议道台、山东登莱道、盛京提督。三藩之乱时,曾劝降割据平凉的王辅臣。

1、周培公劝降王辅臣,凭三寸不烂之舌拿下平凉。

康熙十三年(1674年)腊月,吴三桂发动三藩之乱,策动陕西提督王辅臣在北方反叛呼应。在耿精忠、王辅臣先后发动叛变后,吴三桂曾试图应援、打通与耿、王的联络,使叛乱地区联成一片,迅速压缩对清军的包围圈。康熙十五年(1676年),康熙帝任命图海为大将军,统辖陕甘征讨大军。王辅臣拥兵自重,以骁勇善战闻名,清将都有点怕他,不敢轻易进兵,他也没把清兵放在眼里,对10万清军围困毫无惧色,目空一切。

周培公向图海上取平凉策,被召为幕僚,他认真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陕西关中地区是天下脊梁,吴三桂这次造反不及时从云南取道四川进取陕西,而盘踞在湘鄂之间与荆襄官兵对峙,实在太不会算计。现在,王辅臣起来造反,举足轻重,但他的反叛,是情势所逼和舍不得高官厚禄,这好比白内障患者渴望重见光明,又恰似半身不遂者企求站立行走。如果朝廷派个能说会道的人前去劝诫,王辅臣必然会悬崖勒马,投降朝廷。这样也就用不着兴师动众与他们硬碰硬了。图海闻周培公之言,正中下怀,可是眼前并无合适的人可派。

周培公与辅臣手下参将黄九畴、布政使龚荣遇(周培公奶娘龚嬷嬷的儿子)均是同乡,曾屡劝王辅臣归降,王举棋不定。他们设法将内部情况写成文字,用蜡丸封闭,密送周培公。周培公利用这一有利条件,自告奋勇,主动请缨,愿冒死进城劝降,说:“如果前去说服了王辅臣,那是大学士的福份;如果遭到不测,自己则死而无怨。”

图海闻听此事后十分高兴,星夜赶写奏本送至京城。康熙皇帝当即传谕周昌进京,并亲自在乾清宫召见。听完周培公的设想后,康熙帝嘉封周培公为参议道台、衔一品,赐穿黄马褂,携带谕降诏书,前往平凉招抚。

图海命周培公携带康熙帝赦诏,再次进城抚慰。王辅臣派龚荣遇率士民代表出城,向图海献平凉名册,其子王吉贞及总兵等上缴吴三桂投递的函札及“平远大将军印”、“陕西东路总管将军印”各一颗,接受清廷招抚。

2、周沛公被委以重任,意见不合辞官归家。

平定王辅臣陕甘叛乱后,朝廷对参战的汉将分别论功行赏,委以重任。周培公对奖赏只有一个要求:母亲孙氏以父死殉节,望皇上能为母请旌。图海奏请康熙皇帝升任周培公为山东登莱道,并对周培公母亲孙氏予以嘉封。

康熙十五年(1676年),朝廷诰封其母孙氏为贞烈恭人,加赠夫人衔。其父封赠为朝烈大夫,加赠中奉大夫衔。康熙皇帝还亲自御笔为孙氏撰写祭文,规定了祭祀规格,命布政司堂上官分守武昌道参政吴毓珍办理。周培公在家守孝三年,后到山东任职,因与总兵官意见不合,难以继续共事,仅在任三年,便辞官回到荆门家乡。

3、周培公被贬盛京,死于苦寒之地。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西北蒙古族首领噶尔丹率众反清。赋闲在家的周培公仍不时关注朝廷政事,希望复起,闻讯后连忙赶写平叛“条呈”送到京城,亦被康熙帝采纳,任命周培公为盛京(今沈阳)提督,负责戍边。

后来葛尔丹叛乱,周培公又写平叛条陈,康熙帝采纳后,封周培公为盛京提督。盛京就是今天的沈阳,当年可是绝对的苦寒之地。周培公被贬盛京11年,这11年周培公尽忠职守,守护边疆安宁,并且在这11年间收集史料,绘制了一幅大清全舆图,临死前周培公不仅向康熙推荐了姚启圣,还把这幅大清图上呈给康熙,正因为有了周培公的大清图,康熙才知道了葛尔丹觊觎清朝国土的野心,也就有了后来康熙三征葛尔丹,平定准噶尔叛乱;也知道了台湾虽然只是弹丸之地对清朝来说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国土,所以在施琅成功收复台湾后将其纳入福建省来管辖。1701年,周培公死于任上。

4、周培公多次立下战功,为何仍被处死?

周培公虽然多次立下大功,但其终究是汉人,在当时的朝廷中,满人和汉人势如水火,毕竟清朝是满人的江山。当时的满清大臣嫉妒周培公的功绩和才能,况且周培公又是汉人,没有背景,再加上周培公掌控几十万大军,达到了功高震主、拥兵自重的地步。有人向康熙谏言,说周培公有可能成为第二个吴三桂。即便是英明的康熙皇帝也不得不顺水推舟,贬谪周培公,将周培公发配盛京任提督。这是一个一石二鸟的安排,一方面可以利用周培公的才干对抗罗刹国,另一方面盛京是康熙的老家、大清龙兴之地,可以牢牢地监视周培公。使得无论是满族大臣还是康熙自己都觉得合情合理,不过周培公就悲剧了!周培公被调往东北,因是南方人水土不服,身患重病。被康熙发配到盛京11年,周培公受不了那里的严寒的天气,半年没有下过炕,就病死了。

可怜一代名臣就这样死在了酷寒之地,小编认为:周培公的死也是康熙皇帝所不愿看到的。康熙表面上是发配周培公到盛京,实则是为堵满臣之口,暗中重用周培公。在清朝历史上,盛京提督都是八旗将军承担,而周培公作为一个汉人能够得此重任,可见康熙的信任。这个重要的职位能够委任的人,首先得是放心的自己人,其次要有统兵之能才行。所以周培公担任此职位,表明了康熙对其能力和忠诚的绝对信任。另外,盛京虽属苦寒之地,却是清朝的大后方和龙兴之地,康熙将盛京留给周培公,是将自己的命脉起源放到周培公手中,所以罢黜、流放一说子虚乌有,晋升、提拔、重用才是真,康熙为其守灵就是最好的证明。可能是因为其年老体衰,水土不服而最终死于任。




遗产君

2019年03月01日·历史古迹研究者

清朝康熙年间,周培公文武兼备、刚正毅勇、才智过人,他深谙治世之策,深知为人之道,是康熙身边重要的谋士,然而这样的一个人,在官场上如此知进退,如此为自己保身,但还是落得了贬谪的下场,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周培公是湖北荆门人,生于公元1632年,他自幼丧父,随母亲一起生活,虽家境贫寒,但也能勉强度日,但好景不长,在周培公十岁时,母亲在李自成作乱时丧命,自此周培公无依无靠,在衙门中做一名小吏。

后来周培公依附进入京城,结识了康熙的老师伍次友,伍次友很赏识周培公的才华,就把周培公引荐给了康熙。


康熙实行削藩引发了吴三桂起兵反清,吴三桂策动陕西总督王辅臣在北方反叛呼应,康熙认为陕甘地区为西北边防重地又近京师,对朝廷构成直接威胁,因此康熙把主要精力放在西部战场。

康熙十五年,康熙帝任命图海为大将军,统辖陕甘征讨大军,,王辅臣拥兵自重,以骁勇善战闻名,清将都有点怕他,不敢轻易出兵,王辅臣也没把清兵放在眼里,对10万清军围困毫无惧色,没当一回事。


图海一到平凉,诸将勇气顿增,纷纷请命攻城,周培公是图海的副手,还是重要的幕僚,他挺身而出向图海提出“说降”之策,由图海上奏康熙,并因此得到了康熙的召见。

周培公看准了王辅臣反叛乃形式所逼和被利所诱,他凭自己三寸不乱之舌单枪匹马孤身入敌境,最终劝降首鼠两端陕西总督王辅臣,王辅臣一投降,清廷西北大患消除,局势转危为安。


平定王辅臣陕甘叛乱,不仅解除了朝廷的重大威胁,还剪除了吴三桂在西北的羽翼,朝廷对有功将士论功行赏,委以重任,周培公对奖赏只有一个要求,希望皇上能为母亲请旌,其父母亲都得到了朝廷的追封。

周培公就回家为亡父亡墓守孝三年,期满后到山东任职,在山东任职期间与山东总兵意见不合,只干了三年,就辞职归隐。


公元1690年闲赋在家的周培公仍不忘朝中大事,他得知西北蒙古噶尔丹反叛,便主动向康熙提出镇守边疆的任务,其实他还是最想到前线战场上效力,康熙同意了太多请求,只是封他为盛京提督,调到东北去任个闲职,盛京也就是满清的老巢,连他满清的将领都不愿意去的地方,肯定是条件相当差的地方,周培公心灰意冷,硬着头皮就去了。

由于水土不服,又身患重病,周培公在那里苦苦支撑了十一年,于1701年病逝,享年69岁。


周培公之所以不被康熙重用,这样的原因就是周培公是个汉人,周培公很有才华,有勇有谋,本来是一个很好的谋臣,但康熙还是对汉人有不相信的原因,因此周培公在立了大功之后就弃用了他。

其实在电视剧《康熙王朝》里,夸大了周培公的功劳,在征讨王辅臣的过程中,图海本来就是抚远大将军,而周培公是图海的副手,在七进七出招降王辅臣的过程中,周培公确实有功,全国的地图也不是周培公所绘,康熙就是一个满人,对汉人就是不信任。


周培公一生劳苦功高,在大清风雨飘摇的时候,挽救大清于危难之际,在清朝的历史上留下了绚烂的一页,只可惜锋芒过盛,兔死狗烹,最后被打发到寒冷的盛京,而周培公一心为了满清就这样死在了寒冷的边疆,一个贤臣间接地死在了一个贤君之手,确实叫人哀叹不已。


谈古论金

2017年12月02日·文史专栏作者

周培公的下场肯定谈不上是兔死狗烹。

首先一点,历史上周培公与二月河笔下的小说人物形象不是一回事:二月河的著作有各种传统民间演义那种传承,喜欢夸饰一个运筹帷幄的书生当帝王师,周培公被选上了充当这个角色。

在《康熙王朝》中,周培公消灭了察哈尔叛军,劝降了王辅臣。因朝中满洲亲贵重臣忌惮周培公开始排挤他,康熙帝无奈之下,只好任命周培公为盛京提督。南方人周培公在冰天雪地之地,难以承受恶劣的天气,最终病倒。康熙来到盛京之后,见到了重病已久的周培公,周培公向康熙献上他花费十年之久绘制的大清疆域图。康熙悔不当初,在周培公死后,辍朝一日,为其守灵。

真实的周培公其功勋劳绩差相仿佛,但总体不是这么一回事。

《清史稿》本传记载:

昌,字培公,荆门诸生。好奇计。佐振武将军吴丹有劳,以七品官录用。图海次潼关,以策干之,客诸幕。辅臣所署置总兵黄九畴、布政使龚荣遇皆昌乡人,屡劝辅臣反正,以蜡丸告昌,昌白图海。图海即令昌入城谕降,辅臣遣其将从昌出谒,图海闻上,上许之。乃假昌参议道,赉诏往抚。辅臣使荣遇上军民册,子继贞缴三桂所授敕印,顾犹观望,复命昌偕兄子保定谕之,乃薙发降。因令吴丹入城抚定。

《清圣祖实录》记载:

差去招抚王辅臣之周昌乃七品录用职官,随振武将军吴丹、来在潼关。臣知其人才能、带至平凉军前。臣与参赞军务诸臣会商、欲遣周昌前往招抚,而周昌欣然应命、并无难色,遂给以参议道衔。临行之时、周昌诉伊父亡时,母孙氏剜目破面、触棺尽节而死,未蒙旌表。今情愿为国捐躯、表扬母氏。语毕。遂冒矢石、挺身入城。将皇上浩荡之恩、与招抚之意、尽行宣布。往来数次。实获成功。伏乞皇上俯念周昌为母舍身之孝、为国忘躯之忠,敕谕该部、旌表周昌之母。优加恩恤、以酬周昌之功。则人知鼓励、远近咸服矣。得上谕曰:周昌之母孙氏、著遣官致祭,给银建坊旌表。  

简单的说,周昌(也就是周培公)本来是所谓“诸生”,等同于普通老百姓,因为“好奇计”,最初是参谋型人才,也只是一个非实职的县处级干部(以七品官录用),后来能够升官,最主要是招降王辅臣成功。

这个功劳固然和智谋筹划有关,但最主要是有胆量豁得出去——周培公正是用“如果前去说服了王辅臣,那是大学士(指图海)的福份;如果遭到不测,自己则死而无怨”这个姿态,得到了图海的赏识,事平论功,为了招降王辅臣给予周培公的道台职务落实,从官场职位升迁角度,最早康熙十三年(1674)42岁的周培公才以七品官录用,康熙十五年(1676)就当到道台——最多3年时间就从老百姓变成地市级干部(四品道台),冒死所立功劳固然大,康熙帝对他也不错。

后来周培公在家守孝三年期满到山东任登莱道,因与总兵官意见不合,难以继续共事,仅在任三年,便辞官回乡——这固然是官场矛盾,但并不说明其根源是满汉矛盾,康熙帝也谈不上打压他。

其次,到盛京当提督某种意义上是他自己设法求来的。

赋闲在家的周培公仍不忘关注时事,希望复起,康熙二十九年(1690),准噶尔首领噶尔丹反清,周培公闻讯后连忙赶写平叛条陈送到京城,被康熙帝采纳之后,周培公被任命为盛京(今沈阳)提督,负责戍边。

康熙四十年(1701),周培公卒于任上。一个湖北人年近古稀在北国病故,也许不无气候寒冷工作劳累等因素的影响,但这绝谈不上是康熙帝打压他,更谈不上是“发配”——要知道盛京提督官居武职从一品,是一省最高军事长官,这不是重用什么是重用?

总之,我个人意见,从清朝臣子的角度,周培公不但不是兔死狗烹,而且堪称求仁得仁,至于值得不值得,大家可以各自保留意见。

华英雄说历史

2020年07月01日·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周培公(1632年-1701年),名昌,字培公,湖北荆门人,生于1632年,卒于1701年。他是康熙皇帝的重要谋臣之一,官至参议道台、山东登莱道、盛京提督。三藩之乱时,曾劝降王辅臣,协助图海平息吴三桂叛乱,立下大功。康熙四十年(1701年),卒于盛京提督任上。

首先要说明的是,周培公并不是被处死的,而是因为身体原因,病逝在盛京提督任上。既然康熙皇帝如此赏识周培公的才干,为什么不把他留用在身边,反而把他派到了冰天雪地的盛京,直至病逝也未能回京呢?

自古帝王最无情,皇帝心思最难猜。康熙皇帝一方面欣赏周培公,一方面又忌讳周培公。用之则高官厚禄、皇恩浩荡,弃之则让他赋闲十多年、不管不问。直到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噶尔丹叛乱,赋闲在家的周培公写了平叛"条呈"被康熙帝采纳,而康熙却没让他参与平叛,反而任命周培公为盛京提督,让一个文官担任武职,让一个能臣远离中枢。这又是什么缘故呢?怎么如此让人匪夷所思呢?这里面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周培公身为汉臣,被满族权贵排挤。

周培公原本是一个落魄书生,在伍次友的举荐下,为康熙赏识,从此步入官场快车道,成为康熙特别倚重的心腹大臣。从康熙筹备裁撤三藩开始,到平定察哈尔叛乱,到劝降王辅臣,屡建奇功。正当他率军赴洞庭湖与吴三桂决战之际,康熙却解除了他的兵权,调回北京,雪藏了起来。

原来,权倾朝野的大学士明珠在背后开始捅刀子了。他对康熙说:周培公拥兵三十万,本事远在三藩之上,若有异心,足可驰骋天下。要防止下一个吴三桂的崛起呀?对于明珠排挤周培公,康熙心如明镜,他知道周培公与明珠政见不同,根本不是一条道上的人。但是明珠却拿出了最“莫须有”的理由,让康熙不得不解除周培公兵权。

第二:周培公太聪明太直接,多次看破康熙的心思。

由于缺乏基层历练,周培公处事不够圆滑老到,加上他性格耿直,快人快语,得罪了很多人。但是周培公聪明,看问题总能切中要害,所提的建议和办法很符合康熙的心意。最开始的时候,康熙还是十分赏识的,可是日子久了,康熙开始忌惮了。

皇帝的心思,天机难测。康熙皇帝的心思,自然也不允许被大臣们看破。这一点上,周培公在政治上的确不够成熟。他屡屡看破康熙的心思,却不懂得迂回和掩饰,反而快言快语直接道破,让康熙心里极度不爽。

周培公哪里知道,康熙作为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重用你时那就是君臣同心,忌惮你时那就是揣度圣意。所以,在周培公赋闲在家时,康熙马上就提拔重用了李光地。

第三:让周培公任盛京提督,康熙也想借机鞭策八旗。

在平定三藩时,康熙已经看清了八旗腐化堕落、战力低下。清军入关不到四十年,八旗军队就已经不复当年之勇,这让康熙产生了深深的恐惧心理。八旗军队是满清的国本,如果任其衰败,任其腐化,后果将不堪设想。

而问题就恰恰在于八旗将领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反而自恃劳苦功高、狂妄自大。特别是在满清龙兴之地的东北,八旗将领和八旗子弟更是顽固不化、腐化堕落,他们歧视汉人,歧视汉文化,完全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

所以康熙让周培公担任盛京提督,就是想打破铁板一块,让周培公去改造这一批八旗将士,让他们尊重汉人,尊重汉文化,接受学习,接受改变。同时,也让周培公磨一磨性子。

就这样,周培公一干就是十年。在康熙想要收复台湾时,他想起了周培公。此时,周培公已经病入膏肓,无法再替康熙带兵打仗了。于是,他向康熙推荐了姚启圣。

结论:康熙并未处死周培公,只是让周培公赋闲了一段时间,然后调任盛京提督,直至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