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军女俘享受特殊待遇,人人发雪花膏,武元甲大将致信感谢

作者:枪骑兵

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

对越自卫还击战中,长久以来有一个热门而敏感的话题,就是双方战俘。由于两国相似的传统和价值导向,都以被俘为耻,所以相较于几十万人参战的比例,双方在战争中被俘的人员都不是很多。

我军如果不是50军150师448团2营最后在撤军途中,被越军伏击突袭而一次性出现数量较多的被俘人员外,整个战争就只有两位数的被俘人员。而越军连同民兵、公安人员在内约3000多人被俘,也不算太多。

越军俘虏受到非常优越的善待,我方在物质条件并不富裕的情况下,给予越军俘虏高于我军官兵日常生活标准的待遇,肉蛋奶充足供应,把越南俘虏给一个个吃得膘肥体壮、白白胖胖。很多俘虏甚至回国后,并没有做俘虏的羞愧,反而与国内吃糠咽菜的同胞还多出几分优越感!

越军的元老大将武元甲,还因此写信给我方,真诚感谢我方对越军被俘人员无微不至的关爱。这在两国剑拔弩张的形势下,是非常需要勇气的,越发显得武大将的诚意。

关于越军俘虏,还有一个广受关注的群体:越军女俘。

众所周知,越南经历几十年战火,在中越战争期间是一个女多男少的国家,青壮男性越发稀少,越军中女兵的比例就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并且还有许多成建制的女兵部队。在很多国家的女兵还难以担负直接作战任务的时代,越南女兵就率先担任起了战斗任务,甚至冲锋陷阵。

因此,被俘越军中,女性战俘也相应不少,共有117名越南女兵被俘虏,她们大部分是女民军,也有部分越军正规部队的女兵。我方对这些越军女俘格外关照,在没有我方女兵在场的情况下,不对她们搜身,只是让她们撩开外衣,翻出衣兜,看看有没有隐藏的武器。

在我方的战俘管理所,越军女俘的生活待遇比同时期我军女兵高出许多,当然也比越军部队女兵高。不仅吃得好,而且还有让她们格外惊喜的待遇:管理所特意从上海采购了一些实用耐用的日用品和日化品,这都是越南国内市面见不到的“奢侈品”。这些小梳妆镜、小梳子、牙膏牙刷、润肤霜、雪花膏,竟比枪炮还具有“杀伤力”,一下子让她们彻底松懈,对我方知无不言,这也是我方瓦解越军俘虏的一个策略。

吃得好,玩得开心,再加上每天精心“捯饬打扮”,这些越军女兵个个前所未有地漂亮起来(当然自己跟自己过去比)。漂亮了,想法就多了,本来就热辣奔放的越南民俗,很多女俘纷纷展现自己的魅力,想在我国找个对象。

战俘营给越南女兵办起了识字扫盲班,许多大字不识的女俘后来也能读书看报了

管理这些女俘的,也是我军女兵,少部分男性管理人员,并不能单独与女俘共处,这些做法引发女俘的遗憾不满。每当我方男管理员过来,女俘就分外主动热情。不时还有惹人的举动,这些在越南倒是很寻常,但在我方看来就非常尴尬。不得不进行善意的引导,约束越南女俘的行为,但又不能伤害她们的自尊心。

中国小伙子撩不到,女俘把眼光投向自己的男同胞。男女战俘的营房相距不远,越军男女战俘就通过他们特有的“对情歌”(与我少数民族对山歌相似)方式,相互调笑。管理所放风、组织集体活动以及自由洗漱的时间,有不少越军的男战俘与女战俘成双成对在一起。

这样的做法当然是不允许的,但我方又不好粗暴干涉。于是,我方就请年龄大、作风正的女俘,出面担任女俘管理工作,由她们出面阻止,规劝青年女俘不要违反管理所规定。

在越南民间,是非常尊重上岁数的老妇的(有些母系社会的遗风),所以这一招很奏效,管理所秩序趋于正常。

战俘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女俘玩得很嗨

到了双方交换遣返战俘的时候,越军俘虏大多依依不舍,尤其是这些女俘,更加留连忘返。有的女俘就表示,自己长这么大,最开心、最舒心的日子,竟然是在战俘管理所度过的。对她们来说,在中国当俘虏是最幸福的事!

离别的时候,越军女战俘抹泪与我方人员惜别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