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出身的老板,掌管年产值3亿元的企业,却常年穿工作服,招工也爱招农民

在不熟悉的人眼里,曾宪友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肤色黝黑、短发斑白,身上常年穿着那套绿色工作服。他怎么看都不像一位执掌年加工农产品3万余吨、年产销值超过3亿元的重点龙头企业的领头人。

曾宪友(左一)

曾宪友是昌黎县靖安镇人,小学只读到三年级,就开始在村里种地。这地一种就是4年,人晒黑了,手磨厚了,虽然年龄不大,个子不高,但从外形看,已然活脱脱一个北方标准的农民了。后来他流落黑龙江林场谋生。

1977年恢复高考,曾宪友的心动了。他找到当地的一所学校,想要安下心来系统复习。负责招生的老师问了他几个最基础的数学公式,吭哧吭哧地憋了半天,弄得脸红脖子粗,一个也没有答上来。最后老师乐了:“基础太差,复习也白搭,回去吧。”正当他低头灰溜溜往外走的时候,旁边另一位和蔼的老师拦住他问:“小伙子,你有啥特长啊?”

“俺会种地!”曾宪友脱口而出。

噗嗤,两个老师都乐了。就这样,他被留了下来,而且居然破天荒地当上了班里的生活委员。因为学校里正好有一块地。

事实证明曾宪友不光会种地。“那一段时间,除了洗澡和换衣服,当然,还有带领大家种地,我几乎一天24小时我都呆在教室里学习,包里放一摞煎饼,饿了就吃,困了就趴会……”就这样复习了一年半,参加高考,居然考上了。

大学读的是牡丹江商业学校,毕业后分配到黑龙江商业厅成为一名国家干部。好不容易脱掉农民的身份了,可老曾非要到机关下面的企业里当经理,而且,他这个经理和别人不一样,招工专招家乡昌黎的农民。

“虽然出来久了,但总是忘不了根,能帮一把,就拉扯家乡的兄弟一把。”可时间久了,老曾又发现一个问题——相比在家种地,这些农民兄弟收入是提高了不少,但他们长期背井离乡,并不能轻松融入城市,住房、结婚及子女就学成了老大难。

“如果把企业开到他们家门口呢?”老曾是个有了想法就要见结果的主,回乡考察,发现这两年家乡变化也挺大,优质红薯和马铃薯的种植很有优势,那就开一家食品加工企业吧。

当时正赶上中国大地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遍地开花的热潮。“第一座厂房,就建在靖安镇张各庄村的一片废弃韭菜地里。”这一次,曾宪友又彻底把自己打回了农民身份,大半年时间,吃住都在简陋的工棚里。

创业之初,公司主要涉足的是膨化休闲食品加工领域,最初几年,业务发展也算顺风顺水。“但我总隐隐觉得膨化食品是夕阳产品。”曾宪友说。他的这一危机感在2008年达到了顶点。金融危机外加休闲食品市场急剧下滑的叠加效应,公司面临创业以来第一次真正的危机。

面对上百号跟了自己10年的大学生和几百号指着企业养家糊口的农民,曾宪友语句铿锵地宣布,公司要转型做非油炸健康速食品。原来,他早就开始关注“速食小吃”这一小众市场,正好家乡一带盛产优质红薯和马铃薯,可不可以将家乡特色农产品和粉丝、凉皮等传统小吃,来一场工业化的约会呢?

说干就干。现在,公司生产的方便粉丝、米线、凉皮、热汤面皮这些产品,在市场上随处可见。曾宪友自豪地介绍,经过将近5年的精耕细作,公司的非油炸健康系列食品在长江以北的主销区市场占有率已经由原来的15%提高到75%,牢牢占据了市场老大的位置。

曾宪友


家乡的农民也跟着尝到了甜头。仅以马铃薯种植为例,过去农民种植一亩收入仅为400元。引进公司薯种和技术后,每亩纯收入就能达到1000元以上,每年单此一项就增加农民收入9800元。这还不算,毛淀粉按公司标准进行精加工后,每吨仍可以为农民增收1200多元。

不仅帮致富,曾宪友还帮农民扶志。他的公司采用大学生和农民结对子的形式,近年来已经有2万多当地农民接受了系统的工业文明教育,这其中200多名成为集团业务骨干,800多名离开公司后成为社会管理精英。

■文/改编自《奋斗者之歌——庆祝改革开放40年·秦皇岛民营企业家的创业故事》(郭猛 主编 燕山大学出版社出版)

■编辑/贾立芳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