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消灭张灵甫,华野一司令阵亡,粟裕为何下令严格保密?

1946年10月,国民党5大主力军之首,张灵甫率领的整编74师,声势浩大地杀向了苏中解放区的重镇涟水当时粟裕虽在苏中地区打了多场大胜仗,但我军并非全线占优。张灵甫所率的整编74师,就一路攻城拔寨,显得分外嚣张。

国民党74师拥有最先进的美式装备,并且战术精良,号称蒋介石的御林军。为了遏制74师的攻势,粟裕立即组织兵力支援涟水。时任华中野战军第10纵队的司令员谢祥军,便率部投入了这场激烈的战斗。

最终我军虽取得了涟水战役的胜利,狠狠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对派的主力军,但粟裕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谢祥军在这场战斗中英勇牺牲了。谢祥军是我军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最高级别的将领。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谢祥军作为一个从红军时期历练出来的老将,他的牺牲无疑是我军的巨大损失。可令人不解的是,粟裕竟在谢祥军牺牲之后,下令要严格保密这一消息,甚至连追悼会也不让开。

那么粟裕是出于什么原因,才下达了这个看上去有些不近人情的命令?谢祥军作为第10纵队的司令员,又为何会在我军最终获胜的情况下,在战场上英勇牺牲了呢?

本期馆长带大家好好聊聊这个事儿,感兴趣的观众朋友们不妨点个关注,这样既方便回顾往期精彩,也不会错过最新内容。

红军出身,舍命杀敌

谢祥军是一个自红军时期就投身革命的老革命战士,本来他将会成为一个璀璨的将才。但可怜天妒英才,谢祥军牺牲的时候年仅32岁。

他出生于1914年的湖北省大悟县,那是一个动乱的年代,无论是国家还是人民,都处于水深火热的危难之中。在这种大环境背景下,谢祥军从小就在心里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后来到了1930年,年仅16岁的谢祥军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并在次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红军的条件十分艰难,但谢祥军没有丝毫的怨言。加入红军投身革命事业,一直都是谢祥军坚定的梦想。

在部队中,他吃苦耐劳,并且不畏生死,往往会在战场上冲在最前面,任凶险的枪林弹雨从身旁呼啸而过,谢祥军都没有丝毫的恐惧,眼中只有胜利和前方。并且谢祥军不仅作战勇猛,有过教育基础的他还很爱学习。

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中,谢祥军总能在闲暇时保持冷静,投入学习。凭借自身勇猛的作战意志、以及优秀的心理素质,谢祥军很快得到了组织的重视,一路从新兵升至师长,几乎参与了红军时期所有的重大战役。

但战场上枪炮无眼,因为总是冲在最前面,谢祥军身上曾多次负伤。其中最严重的是一次腿伤。当时红军的医疗条件十分落后,消炎药供给严重不足。谢祥军的腿伤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导致伤口感染溃烂,一度危及到了生命。医生们在经过慎重考虑之后,决定锯掉谢祥军的那条伤腿,以此保全他的性命。

但谢祥军在听到这个消息后,第一时间就找到了当时的军长罗炳辉,并苦苦哀求道:“我是一个战士,没有腿就不能上战场。我宁可不要生命,也不能不上战场。”

谢祥军的坚持打动了所有人,这种宁死也要上阵杀敌的魄力,更是展现出了我中国军人的勇武军魂。中国有谢祥军这种铁血硬汉,又怎会亡国呢?

最后谢祥军的坚定意志终于打动了上天,在医生们的不懈努力下,谢祥军的伤腿保住了,他也得以重返战场。之后谢祥军依旧保持着最初的勇猛,腿伤的打击丝毫没能影响他上阵杀敌的步伐。

或许在谢祥军心中,上战场痛击侵略日军,是一个有热血的中国男儿最该做的事情。但与其他众多红军战士相比,谢祥军有良好的教育基础,并且脑子也聪明,喜欢学习。以相比于上战场,谢祥军如果从事教育事业,能为革命做出更多贡献。

鉴于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党红四军战士的作战素质参差不齐。组织便安排谢祥军前往抗大学习深造,学成后从事教育工作,为红四军多输送一些高素质的军政干部。

尽管谢祥军更希望能在战场上挥洒热血,但为了整个中国的革命事业,谢祥军最终选择服从组织的安排前往抗大,开始了他的学习和教学生涯。

培养人才,勇斗敌人

谢祥军没有辜负组织对他的信任。从抗日军政大学学成归来后,谢祥军便快马加鞭地赶到了皖南,担任了新四军军部教导总队科长。接着谢祥军便把学校当做“战场”,开始了为组织输送人才的革命事业。

在学校谢祥军能发挥比战场上更大的作用。一个又一个没有上过战场的学生,被谢祥军培养成了优秀的军政干部,并在战场上发光发热,为民族抗日事业做出了诸多贡献。

同时谢祥军的职位也一升再升,从最初的教导科长,一路升至抗大第5分校校长。期间谢祥军不仅要承担为组织输送人才的重任,还要想方设法地对付敌人的围攻。

当时丧心病狂的日军在我国土地上无恶不作,他们不仅将枪口对准了我国军人,甚至连我国的百姓和学生也不放过。

但面对凶残的日军,和叛国投敌的无耻日伪军,谢祥军没有丝毫的恐惧。他当时虽然是拿着笔杆子的老师,但同时也是从战场上杀出来的铁血军人。谢祥军有着充分的抗击敌人的经验和勇气,很好地保护了学校里的学生们。

有一次日军带着日伪军,突然对谢祥军所在地区进行了一次大扫荡。谢祥军刚刚得知这个消息时,敌人的部队便已经把学校围了起来。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学校上下一片惶恐。因为学校里面大多都是没有参与过实战的学生,并且他们的武装力量也落后敌人一大截。

这时候唯有谢祥军保持着绝对的冷静,他深知日本人有多么残忍,如果学生们被敌人抓获,那么迎接他们的要么是死亡,要么是暗无天日的地狱。

经过短暂的思考之后,谢祥军立即将全部人员召集了起来,并下达命令道:所有学生做好突围的准备!日本鬼子想包饺子,也得看他们的锅够不够大!接着谢祥军组织学生们尽可能地武装起来,并分成几个小编队,由他亲自指挥接下来的突围行动。

谢祥军在这次突围过程中,展现出了超强的指挥能力和作战素质。他在经过对局势的观察之后,很快找到了敌人兵力最薄弱的点,并以此为方向展开了闪电般迅速的突围作战。最后在夜色的掩护中,谢祥军成功带领学生们完成了突围,避免了这次灭顶之灾。

不过突围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期间一个由女学生组成的小队,因为误判了突围的方向,导致她们没有严格按照谢祥军的指挥行动,意外地被日伪军抓获。

谢祥军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带人前去营救。谢祥军依旧保持着红军时期的勇猛,他在将女学生们一个不少地救回来的同时,还沉重地打击了日伪军队伍。

可以说在中华民族8年的艰难抗战中,谢祥军虽然没有亲自上阵、赶赴前线战场,但他仍然为民族抗战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因为谢祥军为组织培养出了众多优秀的军政干部。这些干部们不仅在抗日战争中勇猛地抗击了日军,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他们继续为革命事业发光发热,用自己的汗水、鲜血、甚至是生命促成了伟大新中国的成立。

谢祥军就是众多为国牺牲的烈士中,那耀眼而璀璨的一个。

抗击敌人,英雄陨落

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解放战争打响。

谢祥军离开学校再次奔赴战场,担任了华中野战军第10纵队的司令员。可以说组织需要谢祥军去哪里,他就会在哪里贡献自己的力量。已经多年没有上过前线的谢祥军,仍然保持着一个高级将领应有的作战水准。

他带领第10纵队的战士们勇猛抗击国民党反动派,连战连捷,歼灭了敌军5万余人。同时粟裕也率部在苏中地区连连打了多个大胜仗,给国民党军队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但我军也并非是全线占优,毕竟国民党军队的武器更加先进,人数更多。特别是张灵甫率领的整编74师,凭借先进的美式装备一路势不可挡,眼看着就要打到了苏中重镇涟水。

涟水是我军重要的战略地点,一旦失守将面临十分严重的后果。

粟裕在仔细分析过战局之后,决定增派兵力死守涟水。谢祥军所率领的第10纵队,便在粟裕的组织下飞速赶到了涟水。当时张灵甫仗着74师先进的装备,一路攻城拔寨、表现得极为张狂。

他不顾国民党政府先行修整军队的意见,执意要打下涟水,气焰十分嚣张。

不过张灵甫的确是有嚣张的资本,国民党74师装备着全套美制现代化武器,飞机、大炮、坦克应有尽有,自然不会把只有轻装武器的第10纵队放在眼里。

武器装备人数来看,谢祥军所率部队胜利的希望极其渺茫。但谢祥军司令没有丝毫的惧意,他有着充分的以弱胜强的经验和信心。1946年10月19日,张灵甫率领74师兵分三路向涟水进军,企图一举攻下涟水。

此时解放军的装备虽然不如74师,但我军凭借灵活多变的战术,仍是有效阻击了张灵甫派出的3路大军。谢祥军司令利用黄河两岸的有利地形,组织打响了涟水保卫战。

紧接着谢祥军亲自率领3个团的兵力,沿着顺河集,茭菱一带布置了固若金汤的防御,打退了74师数次进攻。在前期的激烈战斗中,嚣张跋扈的张灵甫没有占到任何便宜。

战斗进行到第15天时,恼羞成怒的张灵甫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派重兵对我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谢祥军司令为了第一时间掌握战场上的局势,亲自前往前沿阵地指挥所观察敌情。

可就当谢祥军拿着望眼镜,观察黄河对岸的敌情时,一颗来自敌军狙击手的子弹,打中了谢祥军司令的腹部。

尽管第一时间,谢祥军的手下就紧急将他送往后方的医院。但因为伤势过重,谢祥军终究没有挺到医院,于前往医院的途中停止了呼吸。一代将才,就此陨落。

顾全大局,封锁消息

谢祥军牺牲的消息传到粟裕耳中时,粟裕感到十分震惊、且悲痛不已。要知道谢祥军司令是从红军时期历练出来的将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啊!

谢祥军的牺牲无疑是我军的巨大损失。悲痛的粟裕强行保持着理智,为了顾全大局,他下达了一个有些不近人情的命令:那就是封锁谢祥军司令牺牲的消息,更不准开追悼会。谢祥军的遗体就这样被手下就地掩埋,悲壮而伟大。

当时涟水战役还没有结束,如果让国民党反对派知道了谢祥军牺牲的消息,他们势必会趁虚而入,大肆宣扬乱我军心。为了顾全大局,粟裕只能忍痛下令,将消息暂时瞒下来。

后来直到1959年,谢祥军牺牲的消息才被公开。组织将他的棺椁迁到了芦蒲烈士陵园,并为他补办了一场迟到了13年的追悼会。

此后谢祥军司令的英勇事迹,将永远被历史铭记。

本期到这里就结束了,不知道各位观众朋友们在了解到谢祥军的英勇事迹之后,内心有没有什么感触呢?欢迎大家来到评论区进行留言讨论,喜欢本期内容的朋友们不要忘了关注转发,我们下期精彩内容再见。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