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青岛消失的5家商场 电商为百货唱挽歌

原佳世客市北店现为青岛装饰城

掌上青岛/青网讯据爆料,万达将关闭10家严重亏损百货,并压缩25家经营不善百货楼层。涉及青岛的有李沧万达广场和万达CBD,此信息得到了部分品牌商户的证实。回首青岛商场的十几年风雨,不少外资或民营商场都因各种原因关门。在一轮又一轮跑马圈地过程中,有的因定位不准或资金链断裂经历辉煌后败退,也有的因本土化程度不够或线上冲击明显愤然离场。

2004:佳世客选址失误导致关门

2004年10月25日,青岛永旺东泰商业有限公司下属的佳世客市北店(又称佳世客二号店)成为青岛中外合资商业零售项目第一家停业的店铺。据悉市北佳世客早在半年前就透露出关门的消息,并于一个月前正式向社会发布。此后,多次举行感恩日,回报消费者。对于以前商店发出的积分卡以及供货商回款,乃至员工去向等问题,也都作出了周到安排。

中日合资青岛永旺东泰商业有限公司在青岛市区东部的佳世客开业获得巨大成功,为了扩大经营,2000年“永旺东泰”在市北区租赁辽宁路原新潮家具广场,将其改造成该区域档次最高的购物中心。该地段虽然地处人口密集区,但周边多为老城区居民,购买能力较弱。且与该区实际的商业中心台东三路尚有距离,消费带动并没有预期那么高。

市北佳世客开业后,虽然引入了先进管理模式,并采取了灵活促销手段,仍然没能达到销售预期。在商业运营中,20%左右的关店率是正常的。市北佳世客停业后,“永旺东泰”在青岛东部的佳世客购物中心仍保持强劲发展。其店面扩建继续进行,在青岛开发区等地的店面扩张也没有改变,现今看来其他几家发展势头都不错。

发达商厦现已变身写字楼

2005:发达商厦引发中山路地震

9月15日,发达商厦这家盘踞中山路最南端的大型商厦悄悄停业了,他是中山路上倒掉的第一个大型商场,曾经辉煌的中山路走上了没落的道路。发达商厦是青岛首家由外地民营资本投资的大型综合性商场,其建筑群位于青岛市中山路最为显眼的位置,建设者是来自高密的农民企业家高方明。

公开资料显示,发达商厦位于中山路商业街南端,1996年12月31日开业。大厦由山东大发达集团投资兴建,距前海栈桥仅68米。商厦总高32层,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其中,发达商厦经营面积2万平方米,开业时经营7层商场。32层的大厦仅用了8个月就竣工;开业首日销售额即突破200万元,令当地各大商场艳慕不已。

但随着青岛城市发展重心的东移,有消费实力的群体纷纷东迁,中山路商圈周围人群老龄化严重,人气骤然下降。发达商厦的主要购物对象为中老年消费者,以至于到最后留给当地人们的印象就是不停地搞“清仓处理”。发达商厦也试图转型都等候中山路的复兴,但显然失败的结果导致低调停业,这给其他商家带来的冲击也很巨大。

东方贸易大厦已改名东方之恋婚庆产业基地

2013:东方关门歇业变婚纱基地

东方贸易大厦从2013年3月20号就关门了,对外宣称是内部装修,但其实从年初开始每层楼就剩十户左右商家,比原先一层四五十个商家少了很多。现在的消费市场供大于求,可东方一直沿用上世纪短缺经济时期的经营模式,势必与时代脱节。而且当年重组‘东方’的浙江横店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本质上就是‘借壳上市’,在后期经营上没有什么作为。

东方贸易大厦于1992年建成开业,最初是由青岛供销合作社投资,在建成以后的十几年中一直发展迅速。但随着青岛商业中心的转移,台东商圈和东部商圈的崛起,中山路商业街逐渐走向没落,身处其中的东方贸易大厦经营业绩呈下滑态势。2001年青岛供销合作社与浙江横店集团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横店集团成为东方贸易大厦的第一大股东。

不久前横店集团与天津的一家公司就东方贸易大厦的股权签订转让协议,这意味着东方贸易大厦已经再度易主。东方贸易大厦歇业后准备以岛城最大婚纱摄影基地的身份“重生”,大厦正在向有关部门报批,将动工建一处集蜜月酒店、礼服定制、婚纱摄影等于一体的婚纱摄影基地,但2015年1月为止此项目还未开门纳客。

青岛乐购四方店人去楼空

2013:乐购水土不服折戟青岛

6月2日,位于人民路上与四方利群“隔路相望”的四方乐都汇商场内乐购超市开始清仓,内部其他门店也早已在4月份封闭。四方乐都汇是英国TESCO(乐购)在青岛开设的商场,内设乐购超市。“外来的和尚不一定会念经”,竞争失利、定位不准、水土不服是业内人士对这个外来巨头败北原因的总结。

乐都汇总建筑面积达7.6万平方米,超市区达1.4万平米,拥有752个停车位的大型停车场和开阔的门前广场;为了吸引客源,商场还曾经开辟了13个线路的免费购物班车。开业之初乐购超市曾经发起了近年来青岛最热闹的价格战,多次拼出全城最低价,比农贸市场还便宜。但长久以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却让乐购元气大伤。

在消费大众化的原四方老城区,招商环节屡出问题,高档的进不来,部分如地摊货的摊位流动频繁。外资零售商的优势不再,也没有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只靠低价吸引的消费群并不稳定。TESCO除了四方店之外,位于宁夏路的项目推迟了两年还未开业,而城阳的项目也没了下文。有传闻华润要收购乐购,但最终没能谈妥,至今乐都汇都是一片空城。

山东路春天广场闭门谢客

2014:山东路春天广场无限期"闭店"

山东路9号的春天广场见证了青岛高端百货业的发源,8月31日,作为青岛高端百货业肇始之地的春天广场门店将无限期“闭店”。从海信广场、到巴黎春天广场,到春天广场,这家店几乎是一直在走下坡路,从品牌到商品吸引力越来越低。网购时代让市民的购物形式发生根本变化,什么样的高档品牌都能通过网购买到,顾客流失是在所难免。

1997年7月1日,山东省第一家高级百货店——海信广场在这里开业,引导着青岛乃至整个山东的高端消费市场。2006年10月,春天百货收购了位于山东路9号的“海信广场”,并于2007年2月9日正式更名为青岛中山巴黎春天百货有限公司。2013年12月,北京王府井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春天百货集团,整合春天百货旗下在各大城市的百货店,并一一调整。

阳光百货已经在东部商圈树起了高端百货业的新旗帜,而海信广场随后强势回归青岛市场,占据了山东高端消费市场70%的市场份额,山东路的巴黎春天广场在青岛商业版图上已经不再重要。虽然春天广场给出的回复是公司正常的经营性调整,但闭店装修却没有再开店的日期,表明未来的调整方向还没有确定。

独家解析:

传统百货商场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窘境,高房价、高人工的背景下让经营成本不断攀高,电商网购对传统百货的挤压汹涌而来。业内人士透露,目前百货行业的净利润行业平均水平仅有2%-3%。传统百货正在步入微利微增长的时期,电商的崛起是否是压垮“脆弱百货”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个商场要有活力免不了接连不断的活动,这虽然对冲业绩有帮助,但带来的人员成本和物资成本也很高。加之现在地价、电价和刷卡费用攀升,运营一个大型商业体的利润空间不断被挤压。近几年电商等外部业态对传统百货的冲击与挑战也更为加剧和显现化,一些传统商店被迫沦落为人们只看不买的“试衣间”。

青岛如今经营良好的商场都开始走自己的电商之路,利群的网上商城,佳世客、麦凯乐和阳光百货的微信推广以及台东利群的会员内购等活动都带来了商场新活力。线上活动需要的人力和物力较少但得到的利益拉动也很明显,而且对于爱“逛店”的消费者也提供了更多便利。百货要消亡还言之尚早,期待线上线下结合的商场新业态。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