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汉系列之16:武汉酒厂、黄鹤楼酒厂及其酒缸巨阵

【编者按】在中国的历史上,只有武汉和上海两个城市曾经在城市名字前面冠以“大”字,“大武汉”以及“大汉口”曾经声名远播。而如今,随着城市改造的快速推进,一栋栋优秀历史建筑被推倒,一片片著名里分(里弄)被夷平,一处处具有保护价值的工业建筑被拆除,取而代之的几乎是清一色的高档楼盘。地产经济正在左右城市的发展。历史正在离我们远去,文化正在离我们远去,记忆正在离我们远去。若干年后,我们的子孙后代还能记得大武汉曾经如此辉煌的历史吗?若干年后,我们的子孙后代到哪里去找寻历史上的大武汉、大汉口的踪迹?

周国献

2017年7月于武汉

原黄鹤楼酒厂大门(周国献2012年3月24日拍摄)

武汉黄鹤楼酒厂前身是老天成槽坊,1952年,在原“天成糟坊”等基础上成立了武汉酒厂,主要生产“汉酚酒”。1984年,武汉酒厂更名为武汉黄鹤楼酒厂。1992年,黄鹤楼酒厂改制为武汉黄鹤楼酒业集团。2003年,黄鹤楼酒业集团搬迁。武汉酒厂/黄鹤楼酒厂没有列入武汉市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厂房已悉数拆除。

原黄鹤楼酒厂拆除后曾用作驾校训练场地(周国献2012年3月24日拍摄)

据《武汉市志·工业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记载,武汉酒厂由原中南酒类实验厂和武汉市第三酒厂于1953年3月合并而成。原中南酒类实验厂的前身是老天成槽坊,1952年8月由中南专卖事业公司买下开办。1954年10月,武汉酒厂从武昌区民主路迁至汉口太平洋路143号的原太平洋肥皂厂厂址。

原黄鹤楼酒厂(周国献2012年3月24日拍摄)

武汉酒厂建厂初期是一家仅有100人左右、年产700吨白酒的小厂,酿酒设备简陋,多为人工操作。1974年建成液态法酿酒车间,从投料、拌料、蒸煮、糖化、发酵、蒸馏形成一条自动线,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增加了产量。上世纪80年代,该厂又兴建1000吨名酒车间,在汉阳建港设立分厂,使该厂生产能力逐步扩大到2万吨。(《武汉市志·工业志》)

原黄鹤楼酒厂(周国献2012年3月24日拍摄)

建国后,国家先后对该厂投资1481万元,其中上世纪80年代投资793万元。该厂1949年到1985年实现利税19035万元,上缴利税18570万元。该厂生产的黄鹤楼牌特制黄鹤楼酒,曾是全国13大名酒之一。(《武汉市志·工业志》)

原黄鹤楼酒厂(周国献2012年3月24日拍摄)

武汉酒厂全厂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1985年有职工1012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4人,固定资产1044万元。(《武汉市志·工业志》)

1984年,武汉酒厂更名为武汉黄鹤楼酒厂。1992年,黄鹤楼酒厂改制为武汉黄鹤楼酒业集团。

原黄鹤楼酒厂(周国献2012年3月24日拍摄)

2012年3月24日作者第一次探访黄鹤楼酒厂时,厂房已拆除,原厂址成为驾校训练场地。在原厂址上,竖立着一座黄鹤楼的缩微版,十分醒目。周围陈列着大量废弃的酒缸,煞是壮观。

原黄鹤楼酒厂(周国献2012年3月24日拍摄)

原黄鹤楼酒厂(周国献2012年3月24日拍摄)

原黄鹤楼酒厂紧挨着铁路,时不时有列车通过,成为另一道景观。

原黄鹤楼酒厂(周国献2012年3月24日拍摄)

原黄鹤楼酒厂(周国献2012年3月24日拍摄)

原黄鹤楼酒厂(周国献2012年3月24日拍摄)

原黄鹤楼酒厂(周国献2012年3月24日拍摄)

原黄鹤楼酒厂(周国献2012年3月24日拍摄)

2014年3月16日,时隔一年,作者第二次探访黄鹤楼酒厂,黄鹤楼景观建筑和酒缸依然,开发商正在平整土地。

原黄鹤楼酒厂(周国献2014年3月16日拍摄)

原黄鹤楼酒厂(周国献2014年3月16日拍摄)

原黄鹤楼酒厂(周国献2014年3月16日拍摄)

原黄鹤楼酒厂(周国献2014年3月16日拍摄)

原黄鹤楼酒厂(周国献2014年3月16日拍摄)

黄鹤楼景观建筑旁新竖了一个高大的手机基站。

原黄鹤楼酒厂(周国献2014年3月16日拍摄)

原黄鹤楼酒厂(周国献2014年3月16日拍摄)

原黄鹤楼酒厂(周国献2014年3月16日拍摄)

原黄鹤楼酒厂(周国献2014年3月16日拍摄)

原黄鹤楼酒厂(周国献2014年3月16日拍摄)

2015年6月20日作者第三次探访黄鹤楼酒厂,酒缸巨阵已不见踪影。黄鹤楼景观建筑仍在。后来该建筑也被拆除了。

原黄鹤楼酒厂(周国献2015年6月20日拍摄)

原黄鹤楼酒厂(周国献2015年6月20日拍摄)

原黄鹤楼酒厂(周国献2015年6月20日拍摄)

原黄鹤楼酒厂(周国献2015年6月20日拍摄)

原黄鹤楼酒厂(周国献2015年6月20日拍摄)

原黄鹤楼酒厂(周国献2015年6月20日拍摄)

原黄鹤楼酒厂(周国献2015年6月20日拍摄)

黄鹤楼景观建筑基座(周国献2015年6月20日拍摄)

黄鹤楼景观建筑基座(周国献2015年6月20日拍摄)

黄鹤楼景观建筑基座(周国献2015年6月20日拍摄)

黄鹤楼景观建筑细部(周国献2015年6月20日拍摄)

黄鹤楼景观建筑细部(周国献2015年6月20日拍摄)

黄鹤楼景观建筑细部(周国献2015年6月20日拍摄)

黄鹤楼景观建筑细部(周国献2015年6月20日拍摄)

最后5幅全景图均拍摄于2014年3月16日。

请横屏观看(手机请关闭自动旋转屏幕)

【周国献大武汉系列链接】

0、周国献摄影作品集《大武汉》翻书视频

1、大武汉系列之15:武汉市第一针织厂

2、大武汉系列之14:武昌裕华纱厂、武汉国棉四厂

3、大武汉系列之13:武汉申新第四纺纱厂、武汉市国棉三厂

4、大武汉系列之12:武汉锅炉厂

5、大武汉系列之11:武汉重型机床厂

6、大武汉系列之10:武汉汽车齿轮厂

7、大武汉系列之9:江岸火车站、江岸车辆厂和转车楼

8、大武汉系列之8:平和打包厂

9、大武汉系列之7:周恒顺机器厂寻踪

10、大武汉系列之6:从扬子机器厂声名鹊起,到武汉冶炼厂黯然退场,一声叹息

11、大武汉系列之5:武汉国棉一厂续篇——珍贵老照片及布机车间火灾现场

12、大武汉系列之4:武汉国棉一厂

13、大武汉系列之3:汉口隆茂打包厂的最后遗照

14、大武汉系列之2:探访鲜为人知小角落——武昌粤汉码头遗址,上世纪初火车如何渡江

15、大武汉系列之1:消失的影像——汉口交通路

特别声明:本头条号发布的图片,除非特别注明,均为周国献原创作品,转发请注明出处。

我无力阻挡城市改造的步伐,但我至少可以用我的镜头记录下这一切,为日后巡回失去的城市影像和情感记忆提供参照。

谢谢关注!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