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杀:《我爱我家》里什么最好吃?

最近,94版经典情景喜剧《我爱我家》的那些演员们又再次聚首,那些照片被无限刷屏,引发了无限的童年回忆,特别是几位主演最后合影的时候,还给已故的爷爷傅明老人空出一个位子,实在是泪奔了。《我爱我家》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欢乐,作为一枚吃货,现在再回看这部经典剧,也每每被内中的各色好吃的所吸引,当然,关于《我爱我家》里的美食,在本号过去的很多稿子中都有所提及,鉴于今天又泪奔了一次,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爱我家》里的美食之最。

傅明老人的美食之最

按家庭成员的长幼,我们首先要说说爷爷傅明老人。按老傅在《老有所为》里说的,他是个革命军人出身,烟抽的很勤,这在《健康老人》一集里已经有过充分表现,不过说到吃,爷爷曾发过这样的话:“不要跟人比吃比穿,要跟人比思想境界!”貌似对于美食是无动于衷的。不过,就在《一仆二主》里,老傅同志因为保姆小桂在自己家给老胡做过大虾而发脾气,再看《饭局》里,为了蹭上志新那3000块钱的饭,不惜跟儿子说软化,对其大夸特夸,到现在我还深深地记得傅明同志在点菜的时候,郑重其事地呲着牙跟服务员说“龙虾”!

其实与傅明老人相关的美食桥段还是挺多的,比如在《原则问题》中,他曾提到他的女同学文怡,吃包子的时候,只爱吃包子馅儿,不爱吃包子皮;再比如在《请让你来帮助我》中,老傅还夸奖“小李同志”的炒疙瘩做的特别好。若论傅明老人自己最喜欢吃什么?我想在《真真假假》一集里给出了答案,那就是红烧肉。在这集里,家里人以外老傅得了肝癌,还是晚期,大家都想瞒着他,又都想尽可能地对他好,所以在伙食上、服侍上都做到了极限。当时爷爷摆驾用膳的时候,小桂专门给他做了红烧肉,老傅在吃了之后夸道:“嗯~嗯~嗯~这个红烧肉,我吃着竟很受用。”当然,这个句型其实是出自《红楼梦》里贾母之口,不过,在重病期间,家里一定都是紧着他爱吃的菜来做,而从老傅吃后的表现来看,这红烧肉也一定是他最爱吃的。

和平大姐的美食之最

要说家里的第二号人物,非和平大姐莫属,薛小桂在竞聘家庭服务员的岗位时就跟和平说过,这家里虽然是爷爷当家,但做主还是大姐,所以毅然决然地投靠了和平,也因此而PK掉了小兰。和平大姐出生于一个底层劳动人民家庭,自幼学习大鼓这门曲艺艺术,家庭条件还远不如傅家,虽然在《潇洒走一回》里挣过几天“大钱”,但也不是个吃过见过的主儿,要不也不会搬出有钱人用香油漱口的理论。从剧情中看,对于美食而言,和平大姐其实一直痴迷于各种小吃。比如就在她走穴挣大钱的时候,为了跟老傅装穷,而向其要那10块钱的时候,在外面吃饭无非就是买个煎饼,喝碗馄饨,从思路上还是小吃路线。当然她对小吃的爱也是没有国界的,比如在《恩怨》一集里,老胡搬到对门,招待搬家工人吃点心和各色小吃,和平大姐也被请去品尝,据她说,她吃了有:

也没尝什么,就尝了点布丁,有提子布丁,猪肝布丁,香蕉布丁,咖啡奶油都市茶,还吃了两勺虾仁,一碗沙拉,一大盘子空心儿面。

和平大姐确实痴迷于各种小吃,不过说到之最,大概当属老北京小吃,要说老北京小吃里,那又非“炒疙瘩”莫属了。《名门之后》这一集中,当志国对和平说,她妈刚刚来电话,让她中午回家吃炒疙瘩的时候,和平大姐的眼睛突然亮了,正在吃早饭的她,放下碗,就要往娘家跑,还跟志国说“你怎么不早说啊,害的我喝了这大半碗破豆浆”。炒疙瘩,其实就是用手揪出来的面啾啾,俏上点肉末、黄瓜丁、胡萝卜丁炒出来的主食类小吃,以筋道著称。为了这么一顿中午饭,早饭都不吃了,就为留出肚子来,而且刚刚她还在抱怨早点没她的油条,没她的豆浆,听到炒疙瘩三个字,瞬间状态就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后面的剧情表述中,和平是晚饭后才回的家,大概是在娘家吃了一天的炒疙瘩吧。老傅同志其实也喜欢吃炒疙瘩,不过李大妈连做了几天,他也扛不住了,但对比和平大姐,这炒疙瘩可就体现了完全不同的魅力。

志国的美食之最

志国作为家里的大儿子,“家有长子,国有大臣”,他也一直在“吃的是草,挤的是奶”的循环作用中,向来清贫惯了的他,以至于在和平大姐建议志国是不是可以穿的再简朴一点的时候,他愤怒地说“我穿的再简朴点?我穿的还怎么再简朴?”这样的情况下,大概他也没什么美食享受。虽说谈不上美食,不过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独特饮食偏好,早上的一杯牛奶,大概就是他一天当中最好的美食了吧。《再也不能这样活》里,志国为了表示他要奋发图强地再活一遍,郑重地宣布他“断奶了”,也可见牛奶对他的意义有多大。

志新的美食之最

志新和孟朝阳的人设其实有点像,都是城市里的那种“后进青年”,没工作,但还担任着什么“宇宙公司”、“银河公司”的总经理,吃过几回好馆子,但常年还都是靠蹭饭过日子。90年代初的时候,刚刚市场经济化,各种新奇的美食不断涌入北京,那个时候的主流人群,其实对美食的要求,还是新鲜、时髦,看贾志新在剧中的表现,还都是什么时尚就吃什么,香港美食城、粤菜馆的生猛海鲜,再有就是3000块一顿的那种饭局,他肯定是家里人美食吃过最多的,按价格来说,他吃过的好吃的,也一定是最贵的。不过,贵与不贵,并不代表就一定好吃,也看不出他对美食有什么样的要求,不过就是随大流,但志新的美食之最,在价格上一定是领先的。

贾圆圆的美食之最

我跟贾圆圆大概是同龄人,当年放这个剧的时候,我也正在经历小升初,跟《新的一页》里所表现的都差不多。那个年代,其实各家的经济情况没那么大的悬殊,圆圆作为局长的孙女,她的生活跟我们其实也没什么差距,见着面包、香肠,也得直呼“你们的夜宵可真高级”。作为那个年代的80后,美食对于我们而言,无非也就是美式的快餐,新桥的西餐,以及麦丽素、虾条、果丹皮等这些小零食,现在网上有很多回忆性的文章都在向大家展示这些,不需我在此多言。不过,我倒是很想尝尝贾圆圆代言的“猫不理”奶糖,看看这奶糖是怎么“一块儿一块儿吃不够”的。

家庭服务员的美食之最

由于傅明同志官居局长之职,按高干待遇,局里是给配发保姆费的,所以老傅家里也都有一个人物,这就是家庭服务员。第一位家庭服务员小张,后来跟志新去海南做生意,最终混成了张总。第二位家庭服务员小桂,通过竞聘,后来一直在家里辛勤耕耘。围绕着两位小保姆,也多有故事发生,而且在美食方面也都各有表现。

小张,也就是张凤姑最爱吃什么?我想家迷们一定会异口同声地喊出“油条”,没错,在《既然曾经爱过》里,小张爱上了胡同口炸油条的油脂麻花的黑胖子刘建军,家里的早点大大改善,一根油条半斤,真不是闹着玩的,可惜后来因为小刘儿其实是有妇之夫,两人最终没能牵手。即便是后来小张变成了张总,大概她最爱吃的还是当年小刘儿炸的油条吧。

小桂之于美食,在剧中表现的并不是很多,但在《饭局》一集中却因为一种饮料,可着实逗坏了我。3000块一顿的好吃的,在一家子点菜的时候,在龙虾、油焖大虾、甲鱼的声音不绝于耳时,小桂突然冒出来一句“俺~俺要俩冰葫”,这包袱真是又脆又响。冰葫是一种塑料软饮,我小时候可没少喝,那都是小孩儿在小脏摊儿上买的便宜货,虽然很有挤兑小桂眼界太过有限之嫌,但是每当想起这个桥段的时候,还是忍不住乐出声来。

《我爱我家》实在是一部太过经典的戏,囊括了当时的各种社会元素,对人性、对文化都有很多深刻的挖掘,所以到现在看,都不过时,每每再重新享受这部喜剧的时候,总是能不断地发出会心的笑,而且明明知道包袱在哪儿,却依然忍俊不禁。当然,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我爱我家》里的美食,其实美食并不重要,只是在剧组主要演员再聚首的时候,我按照吃饭的场景对经典再回顾一遍,再看一遍这些脑海中的老熟人,以作纪念,不知道大家与我是否有所共鸣?也希望大家能喜欢。

举报
评论 0